漢語歷史方言研究

漢語歷史方言研究

《漢語歷史方言研究》是“江山語言學叢書”之一。《漢語歷史方言研究》從宋代文士用韻與宋代通語及方言,朱熹與宋代方音,宋代福建文士用韻中韻陰入通押現象,宋代閩音次濁聲母清送氣現象,宋代四川詩人陰聲入聲韻通押中的方音現象等方面對半個世紀以來漢語歷史方言研究狀況進行了綜述。《漢語歷史方言研究》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漢語歷史方言研究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30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劉曉南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8076979, 978720807697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漢語歷史方言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曉南,男,1957年7月生,湖南平江人。1997年獲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所學專業為漢語語音史和方言史。1995年調入湖南師大工作,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2001年5月擔任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2001年9月調入南京大學工作,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湖南師大中文系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古漢語研究》編委、副主編。研究方向:漢語史、語音史和方言史。

圖書目錄

江山語言學叢書總序
漢語歷史方言語音研究的幾個問題
宋代文士用韻與宋代通語及方言
朱熹與宋代方音
從歷史文獻的記述看早期閩語
宋代福建詩人用韻所反映的
10世紀到13世紀的閩方言若干特點
從宋代福建詩人用韻看歷史上吳語對閩語的影響
宋代福建文士用韻中韻陰入通押現象
南宋崇安二劉詩文用韻與閩北方言
朱熹與閩方言
朱熹詩經楚辭叶音中的閩音聲母
從宋代邵武文士用韻看歷史上
邵武方言的特點及其歸屬
《詩集傳》支思部獨立獻疑
宋代閩音次濁聲母清送氣現象
宋代四川詩人用韻及宋代通語音變若干問題
宋代四川詩人陽聲韻及異調通押中的方音現象
宋代四川詩人陰聲入聲韻通押中的方音現象
《韻會》貲字母韻考論
後記

文摘

漢語歷史方言語音研究的幾個問題
一 文獻與口語:音韻學方音研究傳統的反思
漢語歷史語音研究有著悠久的傳統,如果從三國時魏李登《聲類》算起,至今約有1800多年。可以20世紀初為分界線,將其區分為傳統語言學和現代語言學兩個發展時期,兩個時期對雅言通語(跟文獻記載的書面語言相關)與方俗口語研究的態度是不同的。僅從方音研究史的角度看,音韻學經歷了一個由俗入雅又由雅入俗的否定之否定過程,即早期研究以方音為主,《切韻》出現後就形成雅音傳統,直到明末才又注意方言,此後現實方言音系的調查與研究逐漸成為主流。
1.1 音韻學史上見諸記載的第一部韻書是三國曹魏時(220-265)李登《聲類》,直到隋代陸法言《切韻》(601年)出現,才有了第一本全面描寫漢語標準語音系的韻書。從《聲類》到《切韻》之前的300多年,漢語音韻學研究以方音為主。南北朝顏之推概括這一時期的音韻研究為“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喻,未知孰是”,從顏氏這個評說中,可見當時各種韻書都飽含土風,即方音,各不服氣,互相指責,莫衷一是。當然這也跟當時國家分裂,政治不統一有關。隋的統一,帶來了文化建設統一的可能與要求,蕭該、顏之推等人的長安論韻,催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錄漢語標準音的韻書《切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