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漢語音韻學導論》是一部闡述漢語聲韻音理的著作,全書分為五講:第一講為緒論部分,作者概述了音韻學的定義、功用、研究方法及古今音韻變遷大勢。第二講為聲類之分析,介紹了輔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辨釋五音和七音等。第三講為韻類之分析,對元音進行了分析,解釋了等呼、曲韻之六部,介紹了介音和尾音、聲化元音與韻化元音、廣韻與注音字母中之元音。第四講為調類之分析,討論了平上去入,古今聲調之異,四聲的性質以及辨識聲調的方法等內容。第五講為漢字標音方法之演進,介紹了反切的定義、起源、方法、流弊及改良反切的運動等。另外,正文後面附錄有《唐詩擬音舉例》,選錄唐詩三十首標註當時的讀音,以供讀者實習切韻系語音。
作品目錄
第一講 緒論 1·1 音韻學與音韻沿革 漢字音素之分析 漢語音韻學之定義 字音之古今流變 1·2 音韻學之功用 音韻學與語言學之關係 音韻學與文字學之關係 音韻學與校讎學之關係 音韻學與文學之關係 1·3 音韻學研究法 審音 明變 旁征 袪妄 1·4 古今音韻變遷大勢 第一期 周秦古音 第二期 兩漢古音 第三期 切韻前期 第四期 切韻後期 第五期 北音時期 第六期 音標時期 第二講 聲類之分析 2·1 聲母之定義 聲母之異名 發音器官部點陣圖 2·2 輔音之發音部位 雙唇音 唇齒音 齒間音 舌尖前音 舌尖中音 舌尖後音 混合舌叶音 舌面前音 舌面中音 舌根音 小舌音 喉音 2·3 辨‘五音’與‘七音’ 附第一表 聲母發音部位異名表 2·4 輔音之發音方法 (甲)受阻之狀態 (乙)帶音與不帶音 附第二表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異名表 (丙)送氣與不送氣 2·5 釋傳送收與‘戛透拂轢揉’ 附第三表 聲母發音方法異名表 附第四表 輔音表 第三講 韻類之分析 3·1 韻母之成素 3·2 元音之分析 國際音標元音圖 元音之舌位 元音之唇形 正則元音非正則元音與標準元音 元音之寬窄與長短 口元音與鼻元音 3·3 聲化元音與韻化輔音 ‘資’‘疵’‘私’與‘知’‘池’‘屍’內所含之韻母 西儒耳目資所謂‘甚’‘次’‘中’ 西人對於此類音之轉譯 高本漢所擬之舌尖元音[ɿ][ʅ][ʮ][ʯ] 兒音的演變 自成音綴之[m][n][ŋ] | 附第五表 國際音標元音表 3·4 廣韻與注音字母中之元音 廣韻之十三元音 注音字母之十元音 3·5 介音之分析 宋元等韻系統中之介音[i][u] 現代多數方言中之介音[i][u][y] 3·6 釋等呼 分等之起源 ‘等’指介音[i]之有無及元音之弇侈 江永及陳澧對於等的解釋 外轉各韻之分等 內轉各韻之分等 四等元音之分配 宋元等韻之‘開’‘合’二呼 明人之並等增呼 潘耒之四呼說 附第六表 等呼觀念演變表 3·7 尾音之分析 元音尾[-i][-u] 鼻音尾[-m][-n][-ŋ] 塞音尾[-p][-t][-k] 3·8 釋曲韻之六部 3·9 釋‘轉’‘攝’及‘陰’‘陽’ ‘攝’的定義及譯名 戴震之‘有入’‘無入’兩類 孔廣森之‘陰聲’‘陽聲’ 章炳麟‘鼻音有三孔道’說 ‘陰韻’與‘陽韻’ 附第七表 古今尾音分類異同表 廣韻音系之二介音,十一元音與八尾音 第四講 調類之分析 4·1 聲調之定義 4·2 論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之起源 四聲三問 四聲之實不自齊梁始 4·3 古今聲調之異 陳第古無四聲說 顧炎武古四聲一貫說 段玉裁古無去聲說 孔廣森古無入聲說 江有誥古人所讀之四聲與今不同說 黃侃古無上去惟有平入說 牟應震錢玄同古有上聲說 孔好古聲調乃音組減變而成說 4·4 四聲之性質 舊說之籠統 劉復論四聲性質 趙元任論四聲性質 4·5 辨識聲調之困難 調值紛歧自古已然 清濁演變為陰陽因方言而異 附第八表 古今調類分合異同表 4·6 辨識聲調之方法 審辨調類之方法 王鑑四聲纂句 趙元任四聲纂句 辨陰陽之方法 平仄與舒促 北音入聲之演變 五聲之異名 附第九表 五聲異名表 審辨調值之方法 | 實驗法 耳聽法 基本調符三十種 附第十表 辨調例字表 附第十一表 京粵調值異同表 第五講 漢字標音方法之演進 5·1 漢字音之結構 ‘起舒縱收’與‘頭頸腹尾神’ 漢字音結構之七式 5·2 反切以前之標音法 (甲)譬況發音 (乙)讀若 (丙)直音 5·3 反切 反切之定義 反切之起源 反切之方法 反切之乖牾 切韻射標法 反切之流弊 5·4 改良反切運動 (甲)呂坤交泰韻 (乙)金尼閣西儒耳目資 (丙)楊選杞聲韻同然集 (丁)李光地王蘭生音韻闡微 (戊)劉熙載四音定切 改良反切之困難 5·5 注音字母與國語羅馬字 注音字母簡說 國語羅馬字拼法要點 各式標音法舉例 附錄 唐詩擬音舉例 壹 五言古詩 李白月下獨酌 杜甫新安吏 高適登隴 王維渭川田家 李益觀回軍 貳 五言律詩 王勃別薛華 李白送友人 杜甫天末懷李白 溫庭筠商山早行 宋之問途中逢寒食 叄 五言絕句 金昌緒春怨 劉禹錫視刀環 孟郊古別離 崔顥長乾曲二首 肆 七言古詩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怨情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錄二 白居易賣炭翁 伍 七言律詩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杜甫秋興八首選二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李商隱隋宮 陸 七言絕句 賈至巴陵與李十二裴九泛洞庭 岑參逢入京使 劉禹錫石頭城 元稹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杜牧泊秦淮 |
創作背景
該書初作於1924年,系作者在西北大學時的講義,其後八易其稿,25年後才正式出版。這期間,作者一直在教學實踐中對未刊稿進行檢驗和修改,並得到
錢玄同,特別是
趙元任等先生的教益。該書是羅常培多年講授音韻學課程的結晶,它並不是抄撮而成的,而是由羅常培個人研究的結果提煉成的。
作品思想
該書內容著重於音理方面,講明漢語音韻學裡的聲、韻、調、切4個主要方面,依據語音學原理,把傳統的音韻學術浯加以爬梳剔抉。作者認為構成漢字的音素是聲、韻、調,漢語音韻學難度很大,需“殫思竭慮”而為之。作者認為,漢語音韻學不但能研究人類自然之音,而且與語言、文字、校讎,文學等學科有密切關係,“功用至廣”。作者著重闡述了音韻學的研究方法。他認為,傳統音韻學著作分為“古韻”“今韻”“等韻”三種,但仔細評判一下,這些書往往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和局限,都還算不上科學。要想在音韻學上有所成就,主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有以下四條:(1)審音。前人沒有當今的科學設備,研究手段比較原始,“或蔽於成見,或囿於方音,每致考古功多,審音功淺。”有了近代興起的語音學理論和實驗設備,可以用音標來彌補漢字注音的不足,可用儀器設備幫助肉耳提高靈敏度,從生理、物理的角度分析語音,才能實事求是,信而有徵。(2)明變。必須有發展變化的眼光。作者引用明代
陳第《毛詩古音考序》指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治韻學者,務須本乎時序,參校方言,各還本真,弗加軒輊,而後流變昭然,是非不掩。(3)旁征。要從民間俗語、方言、外語中旁徵博引。(4)祛妄。傳統音韻學主要有幾種缺陷:玄虛、含混、附會、武斷。如能依照前三種方法,克服四種弊病,音韻學就可以廁身於科學之林。
作者還分析了漢語音韻演變的歷史趨勢。他把這一歷史分為6個階段:周秦古音、兩漢古音、切韻前期、切韻後期、音標時期。漢語語音系統由聲、韻、調三大部分組成,作者用現代語音學的理論和術語介紹了聲母的定義,輔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分析了傳統的“五音”“七音”(即發音部位)和“清濁”及“戛透拂轢揉”(即發音方法)。作者分析了元音的舌位、元音的唇形、元音的寬窄和長短,正則元音、非正則元音和標準元音;分析了聲化元音和韻化輔音。並運用現代語音學理論和術語闡釋了廣韻中的元音、宋元等韻系統中的介音;解釋了傳統音韻學中的重要概念“等”“呼”“轉”“攝”“陰”“陽”;給曲韻之部加以科學的描寫;並附了等呼觀念演變表和古今尾音分類異同表。最後,作者認為,廣韻雖然多達206個韻,但除聲調類別外,實際所含音素不過2個介音、11個元音和8個韻尾(該書稱尾音)。
聲調是漢藏語特有的。作者對聲調的定義作了界定,分析了漢語的“平上去入”四聲,指出四聲的名稱自齊梁始,但四聲的實質(即聲調)卻是遠在齊梁之前就已存在了。作者還討論了上古有無聲調問題,介紹陳第的古無四聲說,顧炎武的四聲一貫說,段玉裁的古無去聲說,孔廣森的古無入聲說,江有誥的古之四聲與金不同說。黃侃的古無上去惟有平入說。牟應震和錢玄同的古有上聲說、孔好古的聲調乃音組減變而成說。作者還講解了四聲的性質,辨別四聲的困難和辨識方法,審辨調類和調值的方法。作者指出,漢字字音結構是聲母、介音、元音、韻尾和聲調,具體有7種方式,有缺介音的,有缺韻尾的,有缺聲母的,但元音和聲調是必不可少的。還介紹了漢語傳統的標音方法譬況讀音、讀若、直音和反切,其中著重介紹了反切的定義、反切的起源、反切的方法和反切的局限。作者指出,反切的原則和西洋語文的拼音相同,但是人家可以在童年學會,我們卻皓首鑽研,仍難盡喻。這種弊命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既然是拼音,反切上字最好是有聲無韻,下字最好是有韻無聲,但這樣的上字絕對沒有,下字只有少數幾個:二、西洋文字只有少數字母,而反切上下字字數較多(《
廣韻》有1500字),且同一個字音可以用不同的上下字切出。三、韻窄的無法使用反切。後代各家為了彌補這些缺陷,進行了不少的改良。作者著重介紹了
呂坤、
金尼閣、
李光地、
王蘭生、
劉熙載等人的改良成果。作者還介紹了注音字母和國語羅馬字。該書最後一部分是唐詩擬音舉例,用國際音標為30首唐人詩作構擬了當時的讀音。
作品影響
《漢語音韻學導論》在音韻學總論書籍中,是從音理出發解釋漢語聲韻現象的一部著作,書末的《唐詩擬音舉例》則開創了在音韻專書中附以實習材料的先例,為後來不少音書所模仿。
《漢語音韻學導論》所引古今中外的資料較豐富,被許多音韻研究工作者及初學者奉為經典,視作必讀之書。
出版信息
該書初版名為《中國音韻學導論》,1949年由北京大學出版部出版,1956年中華書局再版,改稱《漢語音韻學導論》,之後多次出版印刷。
作者簡介
羅常培,字莘田,號恬庵,中國語言學家。羅常培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滿族平民家庭,家境貧寒,17歲喪父,便一面做速記員,一面在北京大學讀書。1919年於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後,接著又讀了兩年哲學系,此後在天津南開中學教國文,又回北京任第一中學校長。1923年任西安西北大學教授,開始講授漢語音韻學,以後又分別在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29年任當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仍致力於漢語音韻學的研究,並調查現代漢語方言。193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36年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抗戰爆發後,他先到湖南任臨時大學教授,後隨校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中文系主任。1945年至1948年,他先後在美國朴茂納大學和耶魯大學任訪問教授。1948年回國,仍在北京大學任教,併兼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所長。1949年,他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首任所長,後曾擔任過《
中國語文》總編輯,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其還曾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語審音委員會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