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灰陶糧倉

漢灰陶糧倉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直徑12厘米,高36厘米。糧倉年代最早是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桿欄式”糧倉,倉中還盛有稻穀,據考證距今已有七千年,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農業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糧食出現了剩餘,才逐漸由糧食加工發展到儲藏,而糧倉是糧食儲藏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館珍藏的糧倉,帶蓋筒狀,方底座三足,一組五件,記憶體碳化粟谷,是漢代糧食存儲器。現收藏於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灰陶糧倉
  • 館藏地點: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青島路與西苑路交匯處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
  • 所屬年代:漢
  • 尺寸:直徑12厘米,高36厘米
  • 所屬博物館: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
  • 所屬地區:河南洛陽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直徑12厘米,高36厘米。古人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按太陽在頂空中的位置標誌時間,太陽行至東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個時刻叫食時。依此推測,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第二頓飯叫哺(bǔ,補)食,又叫飧(Sūn,孫),一般是申時(下午四點左右)。糧倉年代最早是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桿欄式”糧倉,倉中還盛有稻穀,據考證距今已有七千年,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農業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糧食出現了剩餘,才逐漸由糧食加工發展到儲藏,而糧倉是糧食儲藏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館珍藏的糧倉,帶蓋筒狀,方底座三足,一組五件,記憶體碳化粟谷,是漢代糧食存儲器。現收藏於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