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全鑒》是2016年2月1日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 班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書全鑒
- 作者:[漢] 班固
- 譯者:東籬子
-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2月1日
- ISBN:9787518022472
《漢書全鑒》是2016年2月1日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 班固。
《漢書全鑒》是2016年2月1日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 班固。內容簡介《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該書記載了西漢一代的史實,具有重要的史學地位。它對社會各...
《漢書全鑒(珍藏版)》是201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班固。內容簡介 《漢書》,又名《前漢書》,中國古代歷史著作。東漢班固所著,是中國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沿用《史記》的體例而略有變更,改“書”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無“世家”。全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
《後漢書全鑒》是2019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後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
《後漢書全鑒》是2020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傳記體史書,由南北朝劉宋時期的范曄所撰,全書共分一百二十卷,包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和志三十卷,記載了從王莽末年起至漢獻帝之間約二百年的歷史。書中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突出,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捨生取義的李膺、...
《後漢書全鑒》是一本2016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傳記體史書,由南朝劉宋時的范曄所著,全書共分一百二十卷,包括紀十卷、列傳八十卷和志三十卷,記載了從王莽末年起至漢獻帝之間約二百年的歷史。書中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突出,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捨生取...
《論語全鑒(第2版)》是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丘 內容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至今已有2500多年。它的哲學思想以“仁”、“禮”為核心,影響著世代中國人及華人世界,是重要的儒家經典。本書對《論語》一書進行了全面的解譯,並結合現實予以進一步解讀。 孔子,中...
《三國志全鑒》是2010年8月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壽。內容簡介 《三國志全鑒》是一部記載我國古代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史實的正史,不僅在史學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對後世的社會文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三國志全鑒》對三國志人物作了生動的解析,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三國這段歷史。圖書目錄...
又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又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又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又《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
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又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又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又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𨻶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又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
《漢書》治要〔一〕卷十四 《漢書》治要〔二〕卷十五 《漢書》治要〔三〕卷十六 《漢書》治要〔四〕卷十七 《漢書》治要〔五〕卷十八 《漢書》治要〔六〕卷十九 《漢書》治要〔七〕卷二十 《漢書》治要〔八〕卷二十一 《後漢書》治要〔一〕卷二十二 《後漢書》治要〔二〕卷二十三 《後漢書》治要〔...
⑸五侯:泛指權貴豪門。漢成帝封其舅王譚平阿侯、王商成都侯、王立紅陽侯、王根曲陽侯、王逢時高平侯。據《漢書》載:“是時王氏方盛,賓客滿門,五侯兄弟爭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護盡入其門,鹹得其歡心。”五位國舅侯爺熱衷於結交賓客,拉攏人心。王維此處意在說明自己不願投靠權貴之志。⑹河朔...
⑵遺金滿籯(yíng):語本《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籯:竹箱。作:興起,成為。⑶“能與”二句:《東觀漢記》載,梁商遇到災年,就令僕人趕著牛車,米鹽菜錢送給饑民,甚至連自己的姓名都不留下。《三國志·魏書》卷十《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孔融寫給韋端的書信說:“不意雙珠...
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10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⑷遙知:謂在遠處知曉情況。漢使:此指韋評事。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為自關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衝。《漢書·武帝紀》:“(元封四年冬十月)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⑸孤城: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白話譯文 將要追隨將軍去攻取右賢,戰場上縱馬飛馳奔向居延。懸想漢家使者在蕭關之外,定愁見...
計畫編寫一部《中華帝王全編》,於是,天天鑽進自家的小書房,靠我自家僅有的《史記(精編)》、《四庫全書(精選)》、《綱鑑易知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二十四史(選編)》、《中國歷史綱要》、《中華名人大博覽》、《中國通俗史演義》、《資治通鑑》、《中國全鑒》等書籍,一遍又一遍...
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⑪“時看”句:謂盼征夫音信。古有鴻雁傳書之說。見《漢書·蘇建傳》附蘇武傳。作者簡介 盧照鄰(約632—695),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
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10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2.嚴陵及光武:據《漢書·逸民傳》:“嚴光,字子陵,會稽姚餘人。少有高名,與光武帝劉秀同學。光武即位,改變姓名,隱身不見。”後人稱他所居游之地為嚴陵山、嚴陵瀨、嚴陵釣台等。詩文中常用其事。光武,即東漢光武帝劉秀。3.“周公”二句:典出《史記·周本紀》。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姓姬名旦,西周初期...
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
媚:對人獻嫵媚之態,擬人化寫法。玉堂人:指元春。玉堂,妃嬪所居之處。《三輔黃圖》:“未央宮有殿閣三十二,椒房、玉堂在其中。”《漢書》中亦有“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的話。這一聯用典,對仗都很講究,而小說中偏說黛玉是“胡亂做”的,是為了突出人物的聰明。上兩句第一字點園景。“何幸”二句:是...
⑶十三身襲富平侯:指張放十三歲就繼承富平侯爵位。而清馮浩提出異議:“放之嗣爵,《漢書》不書其年,此雲十三何據?《孔子家語》里說周成王十三歲就被立為嗣,這裡可能是借指。”⑷不收金彈拋林外:用韓嫣事。典出《西京雜記》:“韓嫣好彈,以金作彈丸,所失者日有十餘。兒童聞嫣出彈,常隨之拾取彈丸...
7.獄吏貴:《漢書·周勃傳》:“吾常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迫季冬:言將刑也。司馬遷《報任安書》:“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從上雍,恐卒然不可為諱,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8.白日晡:《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