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晁村

漢晁村

漢晁村,現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晁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歷史背景,廟會,

歷史背景

內黃縣有漢晁、大晁、小晁、晁寺等與晁字有關的村名,遍查這些村莊卻沒有一個姓晁的人家。為什麼沒有晁姓人卻在村名上冠一個晁字?帶著這個問題,我訪耆舊、查典籍,原來這些村名的由來,竟與漢朝的大政治家、大改革家晁錯有關。
晁錯是河南潁川人,說起來與內黃縣八竿子打不著邊。晁錯咋和內黃扯到一起來了?其傳說故事說來也很離奇。
晁錯是有名的大學問家,曾著有《論貴粟疏》、《言兵事疏》等三十一篇,人稱“智囊”。漢文帝很賞識晁錯,封他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並讓他當太子的老師,教《尚書》。太子即位後就是漢景帝。漢景帝封晁錯為內史、御史大夫。漢景帝十分賞識晁錯,晁錯更是忠心為國,不遺餘力地工作。他為了加強中央的權力,向皇帝獻策削減諸侯的封地,弱化他們的權力,激起了諸侯的強烈反對。
晁錯的父親知道了,急急忙忙從老家潁川跑到京城,勸他說:“漢景帝剛剛即位,你當權處理政事,想削減諸侯的力量,疏離人家的骨肉,而被人家議論紛紛,都埋怨你,這到底是為什呢?”晁錯說:“事情固當這樣做,不這樣做,則天子不受尊崇,宗廟不安穩。”晁錯的父親說:“這樣做,劉家天下安穩了,然而晁氏家族卻危險了啊!我要離開你走了。”父親為了避免禍及家人,寫了一份脫離父子關係的文書交給晁錯,回到潁川,帶著全家搬遷到內黃縣隱居起來。
父親走了不到十天,吳王劉濞就挑起了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聯合楚王、濟北王、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一起造反。過去與晁錯有個人恩怨的竇嬰、袁盎等趁機向漢景帝進讒言,說只要殺了晁錯,七王就會罷兵。外有大兵壓境,內有讒臣逼迫,漢景帝只好同意殺晁錯。可是,漢景帝與晁錯的感情實在太深了,晁錯既是他的老師,又是他的近臣,咋能說殺就殺呢。他為了迷惑七王和朝中讒臣,玩了個李代桃僵的把戲。他命人找了一個和晁錯模樣差不多的犯人,穿上晁錯的朝服,戴著晁錯的官帽,拉到大街上把他腰斬了。真晁錯卻被漢景帝偷偷地放走了。
晁錯死裡逃生,一路輾轉來到內黃,和父親兄弟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隱居生活。
平定了七國之亂以後 ,漢景帝後悔趕走了晁錯,派了四個官員到處尋找他。可是,晁錯看透了官場上爾虞我詐的血腥鬥爭,再也不肯回京當官了,從此居住在內黃。四個官員見晁錯不肯回去,就稟告皇帝留下保護晁錯。
晁錯去世後,皇帝命那四個官員為晁錯守墳。因為晁錯是皇帝的師父 ,皇帝為四個守墳的人賜“黃(皇)、傅(父)、李(禮)、張(葬)”四姓。因為晁錯埋在漢晁村,四個守墳人成了漢晁村最早的居民,直到現在,漢晁村仍然是黃、傅、李、張四大姓,過去有“黃牌”“傅牌”“李牌”“張牌”四街。後來,晁家子孫繁衍,人口越來越多,戶院越來越大,就一村分為兩村,兩村分為四村。現在的晁寺、漢晁、小晁、和崔大晁、李大晁、關大晁、田大晁都是他們子孫後代居住的村莊。
後來,經過歷代戰亂和災荒,晁家人屢屢遷徙,特別是經過宋金元三朝的紛亂,豫北平原已成赤地千里,晁姓人也已全部逃往他鄉。到了明朝大遷民的時候,晁姓已經沒有了,其他姓氏遷住在這些村莊,就形成了現在的姓氏格局。
晁錯雖然去世兩千多年了,但是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忠君為國的大政治家。漢晁村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的古廟會就是為了紀念晁錯死裡逃生而設立的。

廟會

漢晁村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的古廟會就是為了紀念晁錯死裡逃生而設立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