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新帝

漢新帝

漢新帝(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漢族,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基本介紹

  • 本名:漢新帝
  • 別稱:漢新帝
  • 字號:巨君
  • 所處時代:新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時間:公元前45年
  • 去世時間:公元23年10月6日
王莽簡介,歷史介紹,

王莽簡介

漢新帝(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漢族,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西漢哀帝自元壽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後,九歲的漢平帝即位,元後臨朝稱制,以王莽為大司馬。王莽自元壽二年再次成為大司馬至於身故,掌握政權達24年之久。王莽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時父親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儉樸,飽讀詩書,結交賢士,聲名遠播。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時前22年,王莽初任黃門侍郎,後升為射聲校尉。王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深客群人愛戴。其叔父王商上書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

歷史介紹

公元前48年,漢宣帝去世,漢元帝即位,王莽的姑母王政君任皇后,外戚王氏集團開始形成。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射身校尉,開始進入專權的王氏集團。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逐步進入統治核心。公元前7年1月,王莽任大司馬,成為外戚王氏集團的核心。
公元前7年7月,王莽被免職,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長安。 公元1年,王莽被尊為“安漢公”。
此後,王莽逐步清除異己,將大權獨攬。 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代漢自立,建新朝,年號為“始建國”,來時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 公元14年,改元“天鳳”。
公元20年,改元“地皇”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被攻進長安的起義軍殺死。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四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崩。漢哀帝繼位後其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的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的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其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前2年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爵位,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3年王莽的女兒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
5年,漢平帝病死,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居攝二年(6年)有人不斷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作皇帝的先河。
漢新帝 - 王莽黨政時期的政策
西漢後期社會危機深重,政治動盪,人心思變,整個社會流行所謂漢室當“更受命”之說。這種思潮為王莽代漢創造了一個輿論上的思想準備。西漢後期由於土地兼併,災荒,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王莽代漢正是適應了當時整個社會的基本思潮--人心思變,社會思治這一實際情況產生的。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削奪劉氏貴族的權利,引發豪強的不滿。由於他看不起邊疆藩屬,削王為侯,不斷挑起對匈奴和東北、西南各族的戰爭。賦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黃河改道,災民遍野。天鳳四年(17年)各地農民紛起反抗,形成赤眉、綠林大起義。地皇四年(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混亂中他被商人杜虞所殺,新朝滅亡。
漢新帝 - 王莽年表
公元前48年,漢宣帝去世,漢元帝即位,姑母王政君任皇太后,外戚王氏集團開始形成。
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射身校尉,開始進入專權的王氏集團。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逐步進入統治核心。
公元前8年,王莽任大司馬,成為外戚王氏集團的核心。
公元前7年,王莽被免職,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長安。
公元1年,王莽被封為“安漢公”。此後,王莽逐步清除異己,將大權獨攬。
公元8年,王莽代漢自立,建新朝,來時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
公元23年,王莽被共進長安的起義軍殺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