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花

漢宮花

漢宮花源自漢代女紅,是以真絲織物為主,輔以 棉、麻、布,集染、剪、折、捏、塑、拼等手法綜合一體的手工藝。漢宮花有絲綢的光澤,既有工筆畫的細膩,又有國畫的意境以及不可複製的唯一性,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藝術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宮花
  • 創作年代:漢朝
  • 分類:藝術品
  • 別名:帛雕,宮花
作品簡介,歷史背景,北京漢宮花傳人、帛雕藝術創始人林秀蓁,幾近消失的傳統手工藝,漢宮花的流傳,以夢為馬 不負芳華,

作品簡介

漢宮花源自漢代女紅,是以真絲織物為主,輔以 棉、麻、布,集染、剪、折、捏、塑、拼等手法綜合一體的手工藝。漢宮花有絲綢的光澤,既有工筆畫的細膩,又有國畫的意境以及不可複製的唯一性,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藝術品種。

歷史背景

據史料記載,漢代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輝煌時代,絲織工藝有著飛躍的發展,出現了綾、沙、絹等輕薄的絲品。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件絲質素紗禪衣,輕薄透明,其袖長190厘米、衣長120厘米、卻只重49克,這足以證明漢代的絲織業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由於絲織品中的豐富,也帶來了手工藝的發展。當時的宮女常用這種輕薄柔軟的織物做成花朵來點綴衣帽裙裾或簪在頭上的髮飾。由於是漢代宮廷中產生的一種手工藝,故稱為漢宮花。
漢花的製作工藝分為剪、折、捏、粘。他充分利用織物的特性,折出的花瓣精緻、花朵漂亮,是極受宮中女眷們喜愛的裝飾物品。我國古籍書畫中記載的“剪采做花”就是追尋漢宮花起源的考證。從古畫中也可以窺見當時的風尚,到唐代是仍然十分流行。
漢花工藝因其材料的高貴、工藝的繁雜而一直被束之高閣,未能在民間流傳開來。作為宮廷中的御用工藝,一直服務於統治階級,在歷代宮廷中延續。

北京漢宮花傳人、帛雕藝術創始人林秀蓁

林秀蓁介紹說,漢花工藝的核心是折,此工藝僅在宮廷中延續,並隨著年代的久遠而漸漸消失。清朝一宮女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將此折花工藝傳授給了王福齡,並被命名為折棉工藝畫。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王福齡在吉林師專就讀。該校美術老師曾是一名清朝宮女(姓名不祥),王福齡向其學得折花技藝,即漢宮花。
清代此工藝的製作,在原漢花的基礎上,增加了染色,做胎兩大主要工序,從單純的飾物變成畫品,豐富多彩,題材廣泛,更具觀賞性。作品多以書畫為藍本,以花鳥題材居多。他的藝術特點是做工纖巧,超越了此前歷代的工藝。但也不乏繁瑣堆砌,流於匠氣之作。此工藝被達官顯貴獨享,也常作為貴族們的賞賜。(據說故宮倉庫記憶體放的大量珍貴文物中,還能找到此工藝的蹤跡)。
王福齡在繼承清折花工藝的基礎上,將繪畫技法運用到作品中,把不宜用絲綾表現的東西用筆畫出,如:江中的小船,戴斗笠的漁翁,遠景的垂柳等,近物仍用折花方法表現。使作品有了國畫的意境,經其命名為折棉工藝畫,同樣在用料上也有改革,除絲綾以外,輔以棉、麻、木、紙等材料。
1979年,慶祝建國三十周年之際,王福齡贈送有關部門的一幅松鶴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經輕工業部有關專家的鑑定,王福齡的折棉工藝畫為已經失傳的古老藝術。但是由於社會、家庭、工作等諸多原因,王福齡空有絕技而無法實施。直到退休以後,才有閒暇了此心愿,但是一直也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選,傳統工藝面臨瀕臨滅絕的困境。
林秀蓁原在北京工藝美術廠工作了20多年,曾經做過景泰藍掐絲工藝,後期也曾經向恭王府的袁寶琪老師學習過宮廷堆繡的技術。在工作中她無意聽設計室的同事說起了漢宮花,也知道了有一位做花的老藝人。2000年林秀蓁在中央電視台看到了介紹折棉畫和王福齡老人的電視節目,通過台里有關人員的幫助,幾經輾轉找到了在香山敬老院生活的王福齡。因對摺棉畫產生極大的興趣,年愈50的林秀蓁決定拜師學藝,而已八十五歲高齡的王福齡老人,也迫切希望將此絕技傳授給熱愛這一行的後人。自此,經過老師的手法傳承,再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同時緣於工藝美術基礎,林秀蓁很快領悟到折花的精髓,基本掌握了漢花的技藝,並且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她的第一件漢花作品《水仙花》就深得老師的讚許。
在以後的幾年裡,經北京市工藝美術家霍鐵軍,景泰藍設計師陳中華等相關人士的共同研究,將此工藝命名為帛雕。2004年林秀蓁申請並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
帛雕因漢代將真絲織物統稱為帛,在絲絹上作畫寫書被稱為帛畫,帛書而流傳世代。用絲帛做出的此種工藝畫,立體感強,宛若浮雕,所以此名稱即不失傳統,又有現代感。
林秀蓁說,現在雖然名稱不同,但仍然沿襲了漢花以折為主的工藝。前人的創作經驗給我們留下寶貴的遺產,帛雕則繼承了這千年不變的折花技藝,中國絲綢特有的光澤、柔軟,加之獨具特色的製作方法,形成花卉生動活潑,禽鳥細膩逼真的畫面,帛雕作品清新、精緻,如同一幅浮雕式絲質工筆畫,帶給人們全新的藝術享受。從帛雕作品中,不僅可以感受到中國絲綢的魅力,更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林秀蓁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工藝,在表現形式上都會存在一定的局限,大凡失傳的傳統工藝,必定有其失傳的原因。不與時俱進,就有遭淘汰的危險。折花技術雖然有很多優勢,但也不是萬能的。受工藝局限,表現大面積的物體不盡如人意,全沒有了精緻的感覺。這可能也是它難於繁衍生存的原因之一。所以,恰到好處的吸收相關姊妹藝術的特點,取長補短,為我所用,使帛雕的特色之一。比如,借鑑景泰藍花鳥題材的構圖風格,結合恭王府堆繡的填充工藝,都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即吸取前人的經驗,又要推陳出新,這應該是傳統工藝的出路。為適應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帛雕力爭常創常新。
相對於王福齡折棉畫具有立體國畫的意境,帛雕的風格則是浮雕式工筆畫,為使畫面更加協調統一,帛雕放棄了繪畫手法,在材料的運用上,打破了絲綾的局限,拓寬到真絲的其他種類。如:牡丹花使用緞來做,增添了華麗感,頗有重彩工筆的效果,荷葉用綢感覺很流暢,而用紡作出的竹葉比用綾做出的立體效果更強。
帛雕作品題材廣泛,它既是工藝品,也是書畫作品,由於它具有的不重樣的唯一性,所以,除有欣賞價值外,還有收藏價值,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經濟的發達,真絲製藝術品早已不再是貴族們享用的奢侈品了,帛雕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即可裝飾,也可饋贈。
在帛雕作品中,傳統題材大多寓意吉祥,如:象徵意義的有,蓮花表示純潔,牡丹表示富貴,借物托意的有松鶴延年表示長壽,利用漢語諧音來表示的遊戲上眉梢,連年有餘等等。這些題材盛行明清時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是當時裝飾圖案的主流,它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求,歷代流傳,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是中國漢字文化獨有的。是任何國家都望塵莫及的。通過帛雕作品可以領略到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感受前人創造的燦爛輝煌的工藝文化,是極為高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他對於中國文明歷史的久遠,中國紡織業的發展變化,對於歷史上工藝美術的發展變化,以及裝飾風格的發展變化,有其六朝五代的風尚、風格、風貌等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價值。
林秀蓁介紹說,由於帛雕工藝不被人們所熟知,對其歷史淵源絕大多數人更是聞所未聞,相對於其他手工藝品種來說,它還待於進一步的挖掘和提高。近幾年來,帛雕藝術只有自己在研究製作,雖然製作了一些前人不曾留下的作品,保護和搶救了幾近消失的傳統工藝,但是,人少力單與資金缺乏的困境逐漸凸顯出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帛雕的發展。

幾近消失的傳統手工藝

胡玲說:“漢宮花這門技藝從初創,到盛行,再到少有人問津,歷經了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材料稀缺、工藝耗時,做的人越來越少。正是由於那些一直喜好這門手藝的老藝人們的堅守,才使得這門技藝得以流傳至今。希望可以把這項中國傳統技藝延續下去。”一片片雪白的真絲小方布在靈巧的雙手的捏折修剪下,化身成一朵朵美麗靈動的花朵……端坐於工作檯前的年輕人,一身中式改良長衫,長發飄飄,手指纖長,大大的眼睛認真地注視著 指尖的手工花——活脫一位穿越而來的古代仕女。不一會兒,一朵栩栩如生的櫻花製作完成。“這就是漢宮花“。說話的人名叫胡玲,目前國內漢宮花技法唯一的一位 “80後”傳承人。她一邊製作著手中的漢宮花,一邊將自己與漢宮花的故事娓娓道來。
漢宮花
胡玲
1982年出生的胡玲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出身的她做過十多年的服裝高級定製工作,有著豐富的繪圖和立體裁剪經驗。
2015年,在一次“非遺手工課”上,胡玲偶然被一幅由真絲布料做成的《花卉圖》吸引。“就覺得那花做得也太逼真了,當時還不知道這就是漢宮花。”後來,胡玲終於認識了這幅圖的作者—林秀蓁。
曾在北京工藝美術廠工作了20多年的林秀蓁如今年已近古稀。她擅長景泰藍掐絲工藝和宮廷堆繡技術。20世紀90年代,林秀蓁在工作中無意間聽人提起了漢宮花,並由此結識了當時國內唯一會製作漢宮花的王福齡老人。王福齡老人也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師傳於一位曾是清廷宮女的美術老師,是最接近漢宮花古老傳統技藝的繼承人。
王福齡在繼承清折花工藝的基礎上,還將繪畫技法運用 到作品中,把不宜用絲綾表現的東西用筆畫出,如江中的小船、戴斗笠的漁翁、遠景的垂柳等,近物則仍用折花方法表現, 使作品有了國畫的意境,這便是漢宮花折棉工藝畫。她在用料上也有改革,除絲綾以外,輔以棉、麻、木、紙等材料。20世紀70年代,王福齡的作品被當時國家輕工業部工藝美術研究所專家鑑定為:“此工藝為已經失傳的古老藝術,文史資料有此品種,但建國以後從未出現過。”
20世紀90年代,全國工藝美術大師霍鐵軍曾將此工藝命名為“帛雕”,使用幾年後又恢復它的歷史本名—漢宮花。
作為王福齡學生中唯一堅持沒放棄的技藝傳承人,林秀蓁在王福齡真傳基礎上,把自己擅長的景泰藍和堆繡技法融入到漢宮花手藝中來,超越並豐富了此前的工藝,給古老的漢宮花手工藝賦予了大眾審美的新鮮元素。
胡玲是林秀蓁的五位學生中最年輕的一位。“通過觀察生活,融入作品,靜下心來,創作好作品,別讓這門老手藝失傳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漢宮花是中國的傳統工藝。”正是因為林秀蓁的這句叮囑,胡玲立志要把漢宮花這千年手工技法發揚光大。

漢宮花的流傳

漢宮花源自漢代女紅,是以真絲織物為主,輔以棉、麻、布,集染、剪、折、捏、塑、拼等手法綜合一體的手工藝。因其材料高貴、做工複雜,歷史上只在宮廷中傳續,歷經不斷發展演變,終以畫品的形式固定沿襲至明清。但萬變不離其宗,獨特的捏折技藝是其魅力所在。
早在宋代,日本人就將此精巧技藝在江戶時期大量推廣,成為當時歌舞伎藝人的必備裝飾物。
據胡玲介紹,經常有購買者將漢宮花與細工花混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用料和手工。漢宮花必須用每米不超過幾克 重的薄真絲手工製作,這樣才能更好地還原出花瓣輕盈飄逸 之美,而細工花則一般採用“流水線作業”,缺少一些靈韻之美。此外,不像細工花的花蕊大都由標準合金配件製成,漢宮花則全部純手工製成,細小到花蕊和花粉也是由真絲製成並 用畫筆把植物染料一層一層人工上色。“所以,漢宮花就和大自然中的花朵一樣,沒有兩朵是完全一樣的。”胡玲說。
胡玲至今還記得林秀蓁老師在給她們上課時反覆強調的一句話:“漢宮花歷經數千年的演變,折花的技藝永遠不變。”中國絲綢特有的光澤、柔軟,加之獨具特色的製作方法,形成漢宮花製作出的花卉生動活潑、禽鳥細膩逼真的畫面,如同一幅浮雕式的絲質工筆畫,帶給人們全新的藝術享受。

以夢為馬 不負芳華

從2015年正式學習漢宮花至今,胡玲在這項技藝的研究上也加入了自己的突破與創新。
通過大量的閱讀與研究,胡玲發現在漢宮花作品中,傳統花卉題材大多寓意吉祥,如蓮花表示純潔、牡丹表示富貴、松鶴延年表示長壽……“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是當時裝飾圖 案的主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流傳至今,說明了這些作品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於是,胡玲專門買來一隻大公雞,放在家裡的陽台每天觀察。通過觀察,她發現公雞的羽毛也有著絲綢織物的光澤感和輕盈性,以漢宮花的方式創作一幅禽鳥題材的作品應該不是問題。於是,經過7個多月的創意創作,她帶著漢宮花作品《秋曉》第一次走出家門,參加了2018年“工美杯”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大賽。
漢宮花
漢宮花作品《秋曉》
胡玲回憶道:“當時自己心裡也沒底,真的就是抱著學習交流的目的準備‘一日游’的。”
《秋曉》這幅作品以雞為主題設計創作,構圖採用了秋天盛開的小菊花(北京市市花之一),雄雞高昂鳴叫,象徵著忠誠與真摯,母雞神態祥和,象徵著體貼與慈愛,幾隻小雞活潑可愛,整體構成一副吉祥和諧的溫馨畫面。
沒想到的是,兩個月後,胡玲獲悉自己的作品居然獲獎 了,雖然只是優秀獎,但她覺得這對漢宮花這門工藝來說,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我們堅持重現這門快被人們遺忘的技藝,把它獨特的美展示在當代世人面前,如今還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肯定,這讓我覺得守護和弘揚這門古老技藝的意義重大。”
說到未來的打算,胡玲說:“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可能就是能看著漢宮花申遺成功吧,目前老師和我們幾個學生一直在收集整理這方面的各種資料。希望能多做一些精品出來,爭取 兩年內能辦個漢宮花精品展,擴大漢宮花的影響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