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組合,千變萬化;漢字的內涵,義蘊深厚。在西人的眼裡,漢字簡直就是神秘莫測的“東方魔塊”。漢字是形象生動的奇妙世界,是嚴密深邃的理性王國,是優美高雅的藝術宮殿,是獨特豐富的文化寶庫。廣袤宇宙的萬千物象,史前時代的悠久存在,文明社會的真實情景,古代聖哲的智慧思維,華夏兒女的創造偉力。都積澱活躍在這一東方魔塊一之中。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之、使用之。點橫直撇,縱橫交錯平衡包容,萬千變化,她帶給中華兒女的是聰明,是智慧,是勤奮,是創造。
基本介紹
- 書名:漢字解讀
-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
- 頁數:330頁
- 開本:32
- 品牌:北京鳳凰天下
- 作者:張聞玉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293484, 7807293489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認識“東方魔塊”(漢字的文化解讀·前言)
天文時令
談天說地
說“畢”
話說冬至
日有食之
春節之“春”
豐收之“年”
久旱逢甘霖
寒冬說“冰”
豐年說“災”
歷史地理
有史以來
夏數得天
子與崽
祀與戎
昭王南征而不復
焚書坑儒
農耕之“農”
四面八方
分清左右
六合園中說“六合”
海闊天空
野曠天低樹
人事親情
人類還在幼年
龍的傳人
萬族各有托
清明祭“祖”
任重道遠的“士”
為“人民”服務
維民所止
謀事在人
形影不離
血濃於水(一)
血濃於水(二)
難兄難弟
之子于歸
官宦人家
閒人免進
臥病在床
天增歲月人增“壽”
如喪考妣
品德修養
慎於“言”
仁德之“仁”
恭敬與“出恭”
孝為先
積善成德
和為貴
“消極”的效應
權利與權力
說“貪”
處世要“正”
福至心靈
信誓旦旦
光陰似箭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而不厭
學而時習之
治國以禮
諱疾忌醫
言語事理
漢字戲說
從“打”說起
“為”不是母猴
富有之“有”
求同存“異”
說說蹇叔之“中壽”
胡取禾三百億兮
匪夷所思
說“五行”
大與小
易與周易
道家與道
政通人和
說一不二
說三道四
說七說八
數“九”
你死我活
共同之“同”
衣食住行
抱“布”貿絲
春蠶到死絲方盡
民以食為天
行行重行行
門當戶對
安於泰山
客舍青青柳色新
歸來吧,遊子
葬與殉葬
器物鳥獸
鞭策就是力量
說“火”
節約用水
弓矢斯張
桂林山水甲天下
眾志成城
玉不琢不成器
他山之“石”
大筆如椽
快樂之“樂”
香如故
門可羅雀
蘇武牧“羊”
很文化的“牛”
後記
文摘
人生天地間,天覆地載,天地就是人類的父母。人與天地的關係自然就十分密切,人對於天地自然就十分地敬重。漢字中的天地二字,我們得好好認識。
簡單說,人之上為天,人之下為地。《說文》云:“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大,人的正面站立形。或作二,是古文的“上”字。會意,人之上為天。“顛”既是讀音,又指頭頂。天,當然的“至高無上”。
地,從土,也聲。古文中,也和它是一個字,讀tuo或to。地與天,讀音相近,這叫“音根”。音根同,語音關係十分密切,體現天與地的彼此相應。古語“是也”,四川人說“對頭”,“是”讀對,“也”讀頭,正是古音口語的遺蹟。它(也),像一條尾巴,又如同飄帶,彎曲延伸。“首施兩端”即首尾兩端,這裡的施就是尾。施,也聲。施的本義指旗幟的飄蕩,又有延伸的意思。“池”字(護城河)從“也”,“蛇”字從“它”,都從“也”取義。古人席地而坐,取坐勢,人之尾即人之下,自然是“地”了。天在人上,地在人下,天地同源,語源相同。萬事萬物,彼此相應,學習語言就得重視漢字的語源、音根。理解萬物的相應,就得尋根求源,認識事物的本體。
天地是人類的父母,人就得崇敬天地,所以就有祭天、祭地。帝王自稱天之子,天子才有資格祭天,祭天就由帝王壟斷了。《公羊傳》載“天子祭天,諸侯祭土。”歷代帝王泰山封禪,就表示在祭天。帝王也祭地,所以有天壇也有地壇。古人認為地中在陽城,即河南登封告成鎮.武則天就曾到此祭地,以示“告成”。“諸侯所祭,莫重於社”,社指土地神主。最初的帝王祭地以後擴大到整個社會,民間的里社就有了土地廟。社就成了居民點的標誌。
天地是華夏先民最早認識的大自然,先民的哲理也就以天地為核心。《周易》的陰陽觀由此產生.乾為天,坤為地,乾坤二卦是《周易》八卦,六十四卦的主體。一切的演化、說解,都源於乾坤,本於天地.天地在華夏民族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孔子倡導中庸之道,當今社會講和諧,都源於《周易》的“陰陽協調”,最終還是來之於上天下地。
說“畢”
畢,從田苹,田網也,上“田”,田獵之義;下“苹”,像其形.畢,是一種網兔、網鳥的獵具。網小而柄長的叫畢。也用作動詞:“畢之羅之”(《詩.鴛鴦》)。以上覆下,盡可取獲,網羅無遺。故畢盡可通,畢就有完盡、完畢之意.這是“畢”字的常用義。
古人的天人合一觀念,認為人間有的天上也有。世間有用於田獵的畢,天上也有主弋獵的畢宿。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畢宿有八星,用線條連起來,如同Y,形狀就像田網的畢,下有長柄,上是網叉。昴、畢二宿,西方天文學劃入金牛星座。
華夏先民對天象的觀察十分勤劬,十分精細,涉及二十八宿,就流下很多優美的文字。就說畢宿,《詩.大東》載,“有梂天畢,載施之行”,是說長柄的天畢,橫空排列.《詩漸漸之石》載,“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說月亮行進在畢宿的位置,就要下大雨了。《幼學故事瓊林》轉寫《尚書》上的話,“箕好風,畢好雨”,這明明是以天象說天氣的。而成語“箕風畢雨”,是比喻人的好惡各有不同。我以為,值得重視的是古人以天文論天氣的預報方法。上古時代,沒有現代化儀器,華夏先賢卻能作出準確的天氣預報,指導民眾的生產、生活。
後記
感謝友人樊紅軍先生,感謝摯友朱召留老弟,在本書編輯出版過程中給與的大力支持。還有北京的王強先生,承蒙他自始至終的指導與協助,使這本小冊子順利出版,讓我永志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