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201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201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這是《漢字的魔方》第四版了。復旦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孫晶女士認為,這本四分之一世紀以前出版的小書,還有再版的價值。在她的鼓動下,我重新看了一遍此書,根據讀者的反應和意見做了一點兒修訂,更正了少許錯字,補充了若干注釋,增加了一篇書評《語言學批評的前景與困境》作為“附錄”,但沒有作大的改動。之所以不作大的改動,一方面是年歲漸老,早就沒有了舊時的才情和勇氣,一方面也是為了留存一些往事的記憶。儘管歲月荏苒,它仍能讓我想起1989年“烽火連三月”的情景。

基本介紹

  • 書名:《漢字的魔方》
  • 作者:葛兆光 著
  • ISBN:978-7-309-11719-6/I.937
  • 頁數:229頁
  • 定價:38元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書籍信息,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
葛兆光 著
定價:
38 元
頁數:
229頁
ISBN:
978-7-309-11719-6/I.937
字數:
185千字
開本:
32 開
裝幀:
精裝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圖書目錄

新版序
第一章|背景與意義
——中國古典詩歌研究中一個傳統方法的反省
一、“背景分析”:真是一把萬能鑰匙嗎
二、背景批評的難題與困境
三、批評的傳統:以歷史的背景曲解詩歌的意義
四、詩歌:是自給自足的文學文本,還是依賴背景支撐的歷史文本
第二章|語言與印象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批評中的一個難題
一、難題:語言與印象的糾纏
二、實例分析:從語義到語音
三、還是難題:詩歌語言批評怎么辦
第三章|意脈與語序
——中國古典詩歌中思維與語言的分合
一、詩的語序:老話題的新詮釋
二、陌生化:意脈與語序的分離及詩歌語言的形成
三、埋沒意緒:意脈與語序分離的意義
第四章|論格律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結構的分析
一、語音序列:從永明體到律絕體
二、意義結構:對偶的空間效應
三、句型規範:詩歌整體結構的選擇
四、小結:人心與天道的同律搏動
第五章|論典故
——中國古典詩歌特殊語詞的分析之一
一、密碼破譯:作者與讀者的文化對應關係
二、典故與詩的視境:中斷與連續
三、用典方式:表達意義與傳遞感受
四、典故注釋:對“動機史”的闡釋
第六章|論虛字
——中國古典詩歌特殊語詞的分析之二
一、“自”字的分析:“轉從虛字出力”
二、虛字的意味:傳遞感受與曲折意思
三、“意思中再加意思”
四、唐宋詩之間:虛字與以文為詩的風氣
第七章|論詩眼
——中國古典詩歌特殊語詞的分析之三
一、從無眼到有眼:“詩眼”的形成過程
二、詩眼的意義:給物理情狀以情感色彩
三、詩眼消解與篇法、句法與字法
第八章|從宋詩到白話詩
——詩歌語言的再度演變
一、以文為詩:從唐詩到宋詩
二、以白話為詩:20世紀初的詩體革命
三、宋詩與白話詩:一種共同的詩歌觀念導致的語言革命
四、巧思與機智:走向精緻化的白話詩
香港中華書局1990年版後記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修訂版後記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序
附錄|語言學批評的前景與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