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岩馬灌區管理局成立於2016年4月,為財政全額撥款的正科級事業單位,隸屬漢壽縣政府領導,技術指導和業務能力建設由漢壽縣水利局主管,地址位於漢壽縣岩汪湖集鎮。岩馬灌區工程於1978年動土興建,1979年基本建成受益,屬邊設計、邊施工、邊受益的“三邊工程”。現已逐步形成了以7座泵站、9座水閘為龍頭,渠係為骨幹,各種水利設施為基礎的、比較完善的灌溉網路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壽縣岩馬灌區管理局
- 地理位置:漢壽縣岩汪湖鎮
一、單位簡介,二、主要職責,三、內設機構,四、岩馬灌區概況,
一、單位簡介
漢壽縣岩馬灌區管理局為財政全額撥款的正科級事業單位,位於漢壽縣岩汪湖集鎮。灌區轄我縣沅南垸5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91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6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7.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0.85萬畝。
二、主要職責
(一)負責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灌溉政策法規,制定本灌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負責編制執行本灌區內用水、配水計畫,做好水量調度;負責組織協調本灌區的排澇防汛抗旱工作。
(二)負責灌區骨幹工程設施的建設與更新改造、檢查監測、維修養護和調度遠行管理。
(三)負責對本灌區管理區域內各類工程設施進行巡查,及時制止各類損害排灌工程設施的違法違章行為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調解處理本灌區範圍內各類水事糾紛。
(四)負責節水新技術推廣,指導本灌區民眾科學用水、節約用水,綜合利用水資源。
(五)承擔縣委、縣政府及水利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主要職責:
1:負責機關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辦;
2:負責文字綜合、會務、文電、調研、政務信息、機要保密、文書檔案、印鑑管理、後勤、宣傳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
3:負責來信來訪、綜合治理、安全保衛工作;
4: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工作;
5:協助局中心工作。
(二)人事股
主要職責:
1:負責黨務、群團、政工人事、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和幹部教育培訓、職稱評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等有關工作;
2: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農村基層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3:負責紀檢監察相關工作;
4:協助局中心工作;
(三)計財股
主要職責:
1:負責全局財務會計、資產管理、基本建設和內部審計工作,做好財務檔案管理工作;
2: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負責本單位水利專項資金的管理;
3:負責本單位物資、器材管理等工作;
4:負責提出建設投資專項資金的規模、方向和項目安排意見;
5:協助局中心工作。
(四)工程管理股
主要職責:
1:負責本灌區項目建設管理,組織實施項目的規劃、可研、設計、施工、結算、竣工驗收;
2:負責工程建設監督檢查和建後維護管理工作;
3:負責排澇抗旱技術工作和工程技術資料管理;
4:負責指導基層政府、組織、民眾搞好灌排工程的維護管理;
5:協助局中心工作。
(五)水政監督股
主要職責:
1:負責宣傳貫徹水利法律、法規,監督檢查灌區範圍區內有關水利法律法規的執行;
2:對妨害本灌區水利工程設施正常運行和破幻轄區內水域水資源、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以及防汛、水文監測設施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
3:負責調解水事糾紛、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
4:接受行政主管部門委託查處水事違法案件;
5:協助局中心工作。
(六)岩汪湖電排站
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編制實施本灌區管理範圍內設備日常維修、維護、檢修計畫;
2:負責本灌區骨幹、主幹渠灌排設備、設施運行調度與安全監督檢查,確保適時排灌;
3:協助局中心工作。
(七)供水廠
主要職責:
1:制定適合本供水區域長遠發展的供水規劃;
2:保障供水區域內居民生活等用水,做好防毒、防盜、防火等安全工作;
3:按規定標準做好用戶審核、查抄水錶工作;
4:做好供水設施及官網的維修、巡視、保養工作;
5:做好農村安全飲水水質檢測工作,嚴格操作規程,確保供水質量;
6:協助局中心工作。
四、岩馬灌區概況
岩馬灌區系湖南省的已建大型灌區,列於湖南省水利普查公報中23處大型灌區之中。位於湖南省漢壽縣境內,地處洞庭湖區11個重點垸之一的沅南大垸內,屬西洞庭湖沖積平原區。東濱目平湖,北臨沅水,與西湖灌區隔河相望,南界南湖撇洪河,西連常德市鼎城區三合垸,西南與鼎城區官橋坪、謝家鋪鄉接壤,地理位置大致為:東經111°42′~112°18′,北緯28°36′~29°7′之間。
灌區位於洞庭湖區重點垸之一的沅南垸內,屬於典型河網堤垸區,境內地勢開闊平坦,河湖港汊密布,一般地面高程在25.0m~40.0m之間,區域內農田成塊連片,溝渠縱橫交錯。水量豐沛、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於水稻等多種農作物生長,水田以種植雙季水稻為主,旱地多種棉花,是漢壽縣農業規模化生產和重要的商品糧、棉、油基地,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農業、農村乃至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按照《漢壽縣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規劃將灌區打造為“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樣板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榜樣,全面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