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窯址位於金壇區薛埠鎮赤崗村,包括兩處窯墩,分別位於鑫雨良種茶場南側50米處與北側20米處。薛埠鎮發現有多處窯址,除了赤崗村漢代窯址外,亦有連山、羅村等多個漢代窯址分布在此。赤崗村漢代窯址位於赤崗與上阮兩村交界的丘陵緩坡之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代窯址
- 所屬年代:漢代
漢代窯址位於金壇區薛埠鎮赤崗村,包括兩處窯墩,分別位於鑫雨良種茶場南側50米處與北側20米處。薛埠鎮發現有多處窯址,除了赤崗村漢代窯址外,亦有連山、羅村等多個漢代窯址分布在此。赤崗村漢代窯址位於赤崗與上阮兩村交界的丘陵緩坡之上。
漢代窯址位於金壇區薛埠鎮赤崗村,包括兩處窯墩,分別位於鑫雨良種茶場南側50米處與北側20米處。薛埠鎮發現有多處窯址,除了赤崗村漢代窯址外,亦有連山、羅村等多個漢代窯址分布在此。赤崗村漢代窯址位於赤崗與上阮兩村交界的丘陵緩...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界首鎮城東村的城子山古城址被認為是漢零陵縣治,其西南約1.5公里有一處漢代窯址,可見馬蹄形窯室,從地面和窯爐中可以見到繩紋板、筒瓦片,陶罐、碗、壺、碾輪等殘陶器具及少量幾何紋磚等,這些器物與城...
【道縣窯】漢至唐宋陶瓷窯。窯址在湖南省道縣漢代窯址主要有蚣壩鄉關家嶺長田鋪、富塘鄉李家園牛角灣、向馬渡鄉白馬渡村、上關鄉湘源村茶同里窯址。蚣壩鄉關家嶺長田鋪窯,燒陶器兼燒磚瓦,陶質為夾砂硬陶,器形以罐為主,飾方格紋、...
【長安城窯】漢代陶窯。窯址在西安市未央區六村堡鄉相家巷村南。1990年春秋兩季發掘半地穴式窯二十一座。出土陶俑和建築材料磚、瓦、瓦當等,也有陶瓮、陶盆等器皿。陶俑均為裸體、直立式,身高55.5~60.5厘米,體形細長,無臂,...
泰山廟漢代窯址,位於西距縣城3公里,在今支旗鄉境內之泰山廟左側。其形若拱,高1.7米,寬2米。有少量之殘陶出土,為罐、盆之口沿和殘片。泥質,有褐、灰、黑三色,紋飾為繩紋、線紋和附加堆紋。1988年3月,隴南文物隊斷為...
富民坊窯址是漢代陶窯群,位於梧州市西北桂江和西江之間。窯群範圍包括竹蓆山南坡及其向南伸延的伏屍山,面積約1萬平方米。窯室主要集中在伏屍山周圍。1962年發現。1977年5月試掘,清理27座。窯室都沿山腳挖洞建築,各窯之間相距很...
而李永寧的另一個推測也證明這個結論,老虎岩半山坡的東漢古窯址,與南面不遠處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玉缸山東漢古窯址,有一些關聯。李永寧分析,老虎岩漢代古窯址斷層較少,器物粗糙,說明此古窯址在漢代就已經“壽終正寢”,而不遠處...
瓦窯咀窯址位於鄂州市鳳凰辦事處司徒村瓦窯咀。窯址簡介 瓦窯咀窯址,東漢、六朝窯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1·1米。發現2座圓形窯爐,底徑約2·1米,爐壁厚5-8厘米。窯爐內採集有施黃褐色釉瓷碗和匣缽。窯爐周圍採集...
1千米處的沙漠腹地,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1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遺址範圍內共有窯址12處,地表有大量灰陶片,紋飾為繩紋,器形為壺、罐。該窯址群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初步判斷為漢代窯址群。
此次發掘共清理墓葬63座、窯址5座、灰坑1座,均分布在臨平山南坡,範圍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20米,多數墓葬保存較為完好,未經過盜擾,年代以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為主。墓葬類型分為土坑豎穴木棺墓、土坑豎穴木槨墓、土坑豎穴磚槨墓...
銅鈸山高莊古窯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銅鈸山鎮嶺底村高莊自然村。2018年3月19日,銅鈸山高莊古窯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高莊歷史文化悠久,是個千年古村落,自漢代以來就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其中苦藤鋪鄉文家嘴有戰國一漢代古窯址兩處。窯內留有較多紅磚和少量青磚,磚塊面有拍印紋、繩紋、曲折紋、六方格紋、米字紋,窯內下層有黑陶和灰陶碎片,飾麻布紋和粗細繩紋二太常鄉庵堂溶有宋元時代窯群,生產各類陶、瓷,器形...
據現場專家分析,這顯然是一條完整“流水線”,且窯址群距出海口僅10公里,很可能陶器一燒成,就立即裝船,通過水路運輸。此次發掘是兩座保存完好的漢代陶窯。這兩座窯與陝西西安北郊草灘區發現的漢代京都長安城的地下式磚瓦窯形制極為...
漢長安城·兆倫鑄錢遺址,於20世紀60年代發現,總面積近90萬平方米,由作坊區、廢料堆積區、古城址三部分組成,先後發掘發現了西漢及新朝時期的房址、窯址、灰坑、井、磚池、冶鑄遺蹟、錢範、銅錢、鑄錢陶范、銅渣、銅塊、骨尺、...
第四章 漢代窯址 第一節 漢代窯址概況 第二節 漢代窯址資料介紹 第五章 明代墓葬 第一節 明代墓葬概況 第二節 明代墓葬資料介紹 第六章 結語 第一節 遺址分期與年代 第二節 漢代墓葬形制和墓主身份 第三節 東漢磚窯的相關問題 ...
第四章 漢代窯址 節 漢代窯址概況 第二節 漢代窯址資料介紹 第五章 明代墓葬 節 明代墓葬概況 第二節 明代墓葬資料介紹 第六章 結語 節 遺址分期與年代 第二節 漢代墓葬形制和墓主身份 第三節 東漢磚窯的相關問題 第四節 西漢...
三道壕遺址在遼寧遼陽市北郊三道壕村、太子河西岸沖積平原上。是1955年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的漢代農村遺址。在萬餘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上,共清理出六戶居住址、七座窯址、十一眼水井、土窖等。還在附近清理出西漢棺槨墓群!兒童瓮棺墓地各...
霍洛柴登城址曾發現有“西河農令”“中營司馬”等漢代官印。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發現多處燒制陶器窯址,出土大量陶片、板瓦、菱格紋磚等。城內還多次發現錢範和鑄錢作坊遺址以及錢幣窖藏,曾一次發掘出土約3500公斤古錢幣,大多為最常見...
漢代窯址 窯址,位於故城遺址西牆以西約30米,當地居民在種樹過程中,已經將窯址破壞。清理後發現窯址由操作坑、火門、火膛、窯床和排煙道組成。通長約6米,操作坑略呈不規則橢圓形,南北兩側各有一二層台用來上下,底部有一層草木灰...
長樂台遺址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曾被誤認為漢代古窯址,從1984年至1990年的7年間,長樂台遺址進行了四次挖掘。專家們從考古發掘的地層堆積、建築遺址、出土遺物等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此處大型建築遺址年代為西漢前期,面積約...
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隊2010年2月在張奪2號遺址區進行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漢代窯址2座及戰國至漢代時期的古墓葬104座。104座戰漢古墓位於遺址南側400米處,其中29座為戰國晚期墓葬,其餘為漢代早期。戰國墓葬形制為豎穴土坑直壁和斗形...
共清理漢、隋唐、遼金、明清等各時期墓葬80座.窯址8座。出土的隨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金器、銀器,銅器、玉器、骨器、石器等。漢代墓葬37座,分為豎穴土坑墓和磚室墓兩大類,其中豎穴土坑墓10座,磚室墓27座,均為南北向。墓葬由...
北宮南面還發掘了一批漢初可能為建造未央宮、武庫、北宮等而燒造磚瓦的窯址。文獻記載明光宮建於西漢中期。關於明光宮遺址的具體位置,多年來一直尚未究明。武庫遺址 文獻記載武庫建於西漢初年,位於漢長安城中南部的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