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基本介紹
- 書名: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
-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08
- 頁數:460 頁
- 定價:21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30616623
《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主題,收錄論文30餘篇,分別從考古學、歷史學的角度介紹了廣西北海合浦出土的漢墓以及墓...
2016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是2016年10月28-3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召開的研討會。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滕銘予教授、潘玲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尚如春和韋偉燕同學接受邀請,參加了2016年10月28-3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
考古挖掘出的大量漢代遺址,包括漢墓、漢磚、瓦片、萬歲瓦當、漢代私印等證明當時此地比較繁榮。發展機遇 目前,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和開發特偵組已將徐聞縣海上絲綢之路歸入中國南海絲綢之路中,爭取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世界文...
《漢代合浦港考古與海上絲綢之路(漢英對照)》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研究: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記載及航線開通的作用和歷史意義、漢代合浦港的考古發掘、出土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外來文化因素的植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與輻射。目錄 (壹)前言...
《漢代合浦港考古與海上絲綢之路(漢英對照)》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研究: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記載及航線開通的作用和歷史意義、漢代合浦港的考古發掘、出土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外來文化因素的植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與輻射。目錄 (壹)前言...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延熹九年(166年),古羅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至東漢洛陽,朝見漢桓帝。絲綢之路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不斷發展,主要有西北絲綢之路(又叫綠洲絲綢之路或沙漠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三條。它具有由兩漢到隋唐的過渡...
景區既是漢墓遺址保護公園,也是市民休閒城市公園,內有遺址遊覽、花海觀光、文化體驗、武術表演等遊憩活動,公園以保護和展示合浦漢墓出土文物為主,結合城市休閒、文物保護等功能,突出展現了漢代北海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悠久歷 ...
江海相連:合浦港與漢代海上絲綢之路(代序) /霍巍 第一章 關於漢代海上絲綢之路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航線的考古學觀察 第三節 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與歷史地位 第二章 合浦港相關城址的發掘與初步研究 第一節 大浪漢城址...
2018年10月23日,“中斯聯合考古與海上絲綢之路”座談會在上海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出席。劉玉珠在座談會上表示,此次中國與斯里蘭卡的聯合考古項目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了...
留存至今的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史跡、遺物和文獻資料彌足珍貴,也是廣州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依據。《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三卷本)本著“有實體可尋,有遺物可證,有文獻檔籍可查”的原則,分考古發現、地上史跡、...
第六章 考古發現與隋唐文明 第一節 長安城與隋唐文明 第二節 唐代金銀器 第三節 雷峰塔 第四節 法門寺地宮的發現 第五節 盛世唐陵 第七章 考古發現與宋元明文化 第一節 海上絲綢之路 ...
《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2020年中西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學愚。內容簡介 《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本全英文論文集。所收論文立足於對佛教經典的再研讀,並藉助歷史資料以及*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探討佛教文化傳播與...
四、 增強政治互信,推動區域社會文化交流 / 45 海南與海上絲綢之路 五、 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 / 48 第二章海南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地理區位 / 53 第一節南海絲路之航線要衝 / 54 一、 漢代海南島及其西部海域是南海絲路...
早在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中華民族就以堅忍的意志和開闊的胸懷不斷探索未知領域,開拓了“石器之路”“青銅之路”。秦漢以來,草原、海上絲綢之路在漢代八方交流的思想指導下,以大國的魅力彰顯於世界的舞台。歷經隋唐、宋元的發展,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