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2020年中西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學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
- 作者:學愚
- 出版社:中西書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 ISBN:9787547514962
《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2020年中西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學愚。
《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2020年中西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學愚。內容簡介《佛教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本全英文論文集。所收論文立足於對佛教經典的再研讀,並藉助歷史資料以及*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探討佛教文化傳...
《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是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祖漁。內容簡介 2016年12月3-5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和上海玉佛寺聯合舉辦的“佛教文化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玉佛寺覺群樓召開...
2015“中國佛教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是2015年召開的會議。2015年11月16日下午,“嶺南佛教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會議邀請70餘名中外與嶺南佛教深有研究的專家學者及佛教界人士出席。本次研討會為期1天,共分三個場次圍繞“...
《天童寺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2021年2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由寧波博物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莫意達執筆,梳理了天童寺發展的同時,闡述了天童寺和日本佛教文化的交流,是寧波市“海絲”研究的一項新成果。《天童寺與...
就佛教文化交流來講,唐末五代主閩的統治階層十分推崇佛教,寺院及僧侶數量居全國前列,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佛寺(如雪峰寺等)與高僧(神晏、師備、長慶慧稜等),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個時期,福建與印度、朝鮮、日本等國在...
神龜元年(518年),宋雲與比丘惠生,由洛陽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出使西域,拜取佛經。正光三年(522年)宋雲、惠生等由天竺回到洛陽,取回大乘經典170部,豐富了中國的佛教文化。波斯的使者也順著絲綢之路深入到南朝。中大通二年(...
主題:文化的交流 中國的皮影戲、潮劇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東南亞的印尼、泰國;法顯遠航印度、斯里蘭卡,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中國沿海地區的媽祖信仰在東南亞一帶廣為流傳;印度的瑜伽在中國得以風靡。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中國與亞非...
第二章 海上絲路開通期 第一節 佛教從海道傳入 一、佛教傳入的例證 二、吳晉佛寺的興建 第二節 佛教的相互交流 一、文化交流的紐帶 二、中朝的佛教關係 三、佛教傳入日本國 第三節 吳越移民與倭國 一、吳越先民的東渡 二、...
第五章廣東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87 一、廣州蕃坊和蕃學…87 二、中學西傳、西學東漸在廣東…89 三、基督教在中國的重要登入地——廣東…100 四、佛教海路傳入的首途之區…105 五、伊斯蘭教海路傳入的首途之區…107 第六章...
絲綢之路最為卓著的藝術傳播是佛教藝術,在莫高窟中的佛像、泥塑、壁畫等都體現了極高的文化價值,都是古代文明交流的見證。不同文明之間的藝術文化交流是無價的,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領域、不同的地區都在進行著,隨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