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吹竽俑

漢代吹竽俑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俑高22厘米。皆灰陶合范,頭戴方帽,身著交領袍服,雙手持竽,作吹竽合作狀。吹竽造型於漢墓出土文物中頗為少見,品相精美者更屬不易。現收藏於成都香米園漢陶藝術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代吹竽俑
  • 館藏地點: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五津鎮忠義路120號
  • 所屬年代:漢
  • 尺寸:俑高22厘米
  • 所屬博物館:成都香米園漢陶藝術博物館
  • 所屬地區:四川德陽
文物介紹
古人認為,竽乃五音之長。“竽先,則鐘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竽源於戰國,至兩漢則廣為流傳。其形制略與笙同,初為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皆竹製。古時笙、竽同屬,大笙稱“竽”,小笙稱“和”。早在殷商甲骨文時就有了“和”的記載。古人常有“竽瑟之樂、竽瑟狂會”的名篇雅句,可見竽、瑟常搭配使用,再加上竽笙、竽簫組合演奏,使漢代樂舞表現得更加曼妙靈動。吹竽俑在漢墓中出土較為稀見,是不可多得的漢陶藝術佳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