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中長期發展規劃

《漢中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中長期發展規劃》是漢中市制定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中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中長期發展規劃
  • 實施地區:漢中市
發展概況,發展現狀,主要問題,發展思路,指導思想,發展思路,

發展概況

一、國際裝備製造業發展概述
(一)國際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一是國際裝備製造業總體規模較大,高端裝備市場需求旺盛。美歐等已開發國家的裝備製造業占本國工業總量的比重、資本積累、就業貢獻等指標均居前列。近年來,美歐等已開發國家裝備製造業占製造業的比重超過40%,新興工業國家在30%以上,並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以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慧型製造裝備以及高檔數控工具機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二是各國政府高度重視裝備製造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近年來,美、德等工業已開發國家將裝備製造業置於更為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相繼制定了“製造業回歸計畫”、“工業4.0”等一系列裝備製造業振興和產業回歸的戰略。憑藉其雄厚財力和先進技術,紛紛搶占國際裝備製造科學、技術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三是多學科交叉和多國聯合發展態勢明顯,國際裝備製造業深度變革。裝備製造產業的發展跨越多個國家,與其他學科交叉的領域和規模在不斷擴大。當今世界已開發國家正向以服務業為重心的後工業化社會和知識經濟方向發展,裝備製造業涉及的概念和領域正逐漸發生著巨大轉變和深度整合。
(二)國際裝備製造業發展趨勢
一是裝備製造全球化。電子商務與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推動世界裝備製造業重新分布和組合。企業不能控制全部資源,必須要採用“雙贏”策略,組建動態聯盟形式的虛擬企業,快速回響市場、培育和分享市場機遇。
二是裝備製造信息化。世界製造業正朝著全球化、集群化、信息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而信息化是支撐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實現國際化協作和資源配置、促進優勢產業鏈和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形成的主要手段和趨勢。
三是裝備製造集群化。全球裝備製造業集群格局逐漸形成,特色中小企業在產業集群中的重要作用突顯。集群發展已成為美、德等已開發國家及地區裝備製造業的典型形式。
四是裝備製造服務化。產品需求呈現主體化、個性化和多樣化,使裝備製造業由重生產轉向重服務。隨著裝備製造業服務化趨勢的發展,服務對提高裝備製造企業毛利潤率、營業利潤率的作用不斷增強。
五是裝備製造先進化。智慧型製造、柔性製造和增材製造等先進制造技術對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及贏得競爭優勢都起著決定性作用。裝備製造企業只有不斷吸收各種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才能贏得動態多變的市場和激烈競爭。
二、國內裝備製造業發展概述
(一)國內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經過30多年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並贏得世界製造業大國的榮譽。然而,我國裝備製造業“大而不強”,與世界主要製造業強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總體來看,我國裝備製造行業發展現狀為:
一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迅速,裝備製造體系日趨完善,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勞動生產率和工業增加值偏低。我國裝備製造業人均勞動生產率遠遠落後於已開發國家,僅為美國的1/25、日本的1/26、德國的1/20;工業增加值率僅為26%,遠低於美國的49%、日本的38%和德國的48.5%。
二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高端裝備產品少、自主創新能力弱、對外依存度高、競爭力不強。我國裝備製造業占製造業比重不足30%,遠低於美國的41.9%、日本的43.6%、德國的46.4%。大型骨幹企業“大而不強”,產業帶動貢獻有限;小型企業“小而不專”,協作成套能力弱。我國高端裝備的關鍵核心技術未完全掌握,導致大型、高技術成套設備和重點產品(重大技術裝備、數控系統、發動機和基礎元器件等)類裝備製造業核心部分仍依賴進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大企業不多且缺乏國際知名的產品品牌。
三是我國裝備製造業內需市場巨大、產業基礎良好、整體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品牌意識逐步增強、可持續發展後勁較足。汽車、發電設備、數控工具機等傳統產品的產量領先全球,我國裝備製造業具有規模優勢。隨著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上下游產業鏈銜接緊密度增強,部分高端裝備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我國裝備製造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建設、培育和宣傳,積極效應逐漸凸顯。此外,裝備節能環保日益被企業重視,對保護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國內裝備製造業發展趨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在複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位居前列。裝備製造業在工業中占比最大,2015年在規模以上工業占比重為31.8%,是我國工業品出口的支柱產業。我國的裝備製造業呈現出三方面的趨勢:
一是產業集群化。通過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打造一個產平台,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產業最有效分工、最短路徑協作,促進政、產、學、研、用、金等各方面的有效結合,降低開發和製造的成本,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二是產業技術化。將技術開發成果與裝備製造業有機結合,促進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從而推動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隨著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及其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加強,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裝備製造業中得到推廣套用,產業技術化成為裝備製造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
三是產業品牌化。現代的市場競爭己不僅是產品價格和質量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競爭。品牌化就是賦予產品和服務一種品牌所具有的能力,品牌化的根本是創造差別使自己與眾不同品牌從而強化市場競爭能力。品牌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高度象徵,創新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優秀企業視技術為靈魂,視品牌為生命,技術是品牌的基礎,品牌是技術的結果,同時優秀的品牌聚集又是產業集群的必要條件。

發展現狀

一、漢中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一)產業環境
漢中的裝備製造產業大部分是在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主體是“三線建設”時期從外地遷建到漢中的20餘戶中、省企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漢中裝備製造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明顯改善、產業聚集效益逐步顯現,一批“特、專、新、精”配套企業集群正在形成。目前,漢中裝備製造產業企業已經達400餘家,形成以航空整機及零部件、工具機工具、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智慧型製造等模組為主體的裝備製造產業體系。同時,漢中也在全力打造航空智慧新城、漢中經濟開發區、鋪鎮工業園區、褒河工業園區等裝備製造業集聚的工業園區。
漢中裝備製造產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千方百計促銷穩產保市場,為全市經濟加快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2015年,漢中市裝備製造產業中的8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99.13億元,增長19.9%,增速較2014年增加0.6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6.9%。完成產值過億元的裝備製造企業有37戶,較2014年增加7戶,占全市產值過億元企業的20.8%,其中:過億元企業16戶,過5億元4戶,過50億元1戶。從細分行業看,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118.89億元,占裝備製造業總產值60%,同比增長15.4%;通用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18.77億元,增長12.2%;金屬製品業完成產值23.65億元,增長23.7%;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完成產值14.37億元,增長24.0%;儀器儀表製造業完成產值9.13億元,同比增長44.0%;專用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8.55億元,增長69.9%。2015年,全市裝備製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10億元,增長37.3%。其中,年度完成投資過億元的項目4戶:陝飛公司擴能及大運飛機配套項目完成投資5.5億元;漢中亞特高壓電器有限公司高壓電器配套生產線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5億元;陝西漢機械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3億元;漢中燕航精工有限公司重卡發動機配套生產線項目完成投資1.5億元。
2016年,全市裝備製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9戶,完成工業總產值249.79億元,增長23.0%,增速較2015年增加2.4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1.8%。完成產值過億的裝備製造企業有43戶,較2015年增加6戶,完成產值228.94億元,占全市產值過億企業的22.4%,完成全市裝備製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57億元。
(二)發展方向
近年來,漢中市大力引進裝備製造項目,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裝備製造業規模不斷壯大,它已成為我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隨著產業結構改善,我市基本形成了以飛機及零部件、工具機與工具、汽車及零部件、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智慧型儀表、電氣設備、電子設備、金屬製品等行業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聚集效益逐步顯現,技術能力水平逐步向“特、專、新、精、智”發展。因此,航空高技術及產品、大型精密工具機及複雜刀具、節能與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油氣田專用設備、智慧型儀器儀表、國家電網輸配電設備、新型電子設備、金屬製品等是漢中裝備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主要問題

(一)企業經營規模小,產業集群化程度不高
漢中現有裝備製造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的集群化、規模化的發展程度不夠。產業縱向難以成“鏈”,橫向難以成“群”,缺乏一批產業龍頭項目的帶動。同時,受競爭環境和自身素質的影響,部分裝備製造企業仍採用傳統甚至陳舊的生產模式,主要依賴產業鏈中游的零部件加工、組裝和製造部分,實體產品生產、物質材料消耗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而產業鏈兩端的以高技術為核心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產品附加值高、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金融、市場銷售、人力資源、外購信息技術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導致產業整體發展後勁不足,大型企業大而不強,小型企業小而不專、不精,產業鏈短,帶動作用不強,產業總體規模、經濟效益和競爭力較低。
(二)企業研究與開發能力較弱,核心競爭能力不強
由於長期以來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矛盾尚未從根本上消除,致使企業研究與開發能力較弱,研發費用投入不足,也導致企業創新能力較差,缺乏核心競爭力。
(三)專業人才較為缺乏,人才引進困難
由於受地理環境、經濟水平和文化氛圍等因素影響,漢中裝備製造業企業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現有從業人員中,高級以上技工所占比例小,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占從業人員的比例更小,高學歷、高科技人才引進面臨各種困難。人才結構不合理導致了漢中裝備製造產業中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的嚴重匱乏,從而制約裝備製造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我市裝備製造產業具備一定的加工和製造能力,但產品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薄弱,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還不夠完善,技術和服務支撐平台也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建設和整合,競爭力強的新產品和名牌產品缺乏。新型工業化強調信息化的作用,但我市裝備製造企業兩化融合度較低,需要大力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下功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逐步實現信息化和裝備製造產業化融合發展。
(五)軍民融合中“民參軍、軍轉民”發展不平衡
我市的軍民融合特別是“民參軍”還處於起步階段,只有極少數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生產,民營企業在獲取訂單上無法得到公平的競爭,軍品生產的專用性強、技術開發風險大,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的核心技術研發缺乏動力;在“軍轉民”中,民營企業和軍工企業的基礎實力懸殊較大,其民品產業的發展規模仍顯不足,軍工企業發展規模、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不同企業以及不同生產線之間發展不平衡,產品的市場份額、品牌形象和技術水平存在參差不齊。所以,軍民融合產業能否順利發展這就給我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漢中裝備製造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發展機遇
一是巨觀政策機遇。國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推進實施將極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國家低空領域開放將為漢中市航空裝備產業大發展帶來難得機遇;國家南水北調對口協作機制的逐步實施、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移民搬遷、“一路一帶”戰略、關天經濟區、成渝經濟區建設等諸多政策利好疊加機遇將對漢中裝備製造產業結構調整,存量空間深挖,增量空間拓展帶來新的機遇。
二是漢中交通樞紐區位優勢逐步凸顯。隨著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西成客專、寶漢高速、陽安鐵路擴能改造、漢巴渝高鐵等一批重大交通路網工程的相繼實施,漢中立體交通路網將更加高效、便捷,承接裝備製造產業轉移的後發潛力有望充分釋放。便捷的交通樞紐、雄厚的發展基礎、優厚的招商政策、優質的投資環境和平台,將會吸引更多更好的項目、企業落戶漢中,全面促進漢中裝備製造產業的發展。
三是中國製造2025規劃實施機遇。《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陝西實施意見》、《<中國製造2025>漢中實施方案》相繼出台,將為漢中市航空裝備、工具機工具、智慧型製造等裝備製造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造難得機遇。
(二)面臨的挑戰
一是經濟新常態下的裝備製造業發展趨緩。伴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際資本回流加速和裝備製造產業轉移,我國裝備製造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裝備製造業運行風險逐步顯性化,面臨舊問題的纏繞和新情況新問題的挑戰。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漢中裝備製造業要實現穩定增長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二是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壓力大。以製造數位化為核心,網際網路+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為特徵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正在興起,引發新的技術革命、業態革命,挑戰傳統技術體系,改變著傳統的增長模式。以投資拉動、資源消耗、產能擴展等為主體的傳統裝備製造產業增長模式遭受著巨大挑戰。對漢中而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才流失問題都將對裝備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增加難度。
三是裝備製造資源環境壓力逐步加大。土地、能源、生態環境剛性約束再進一步趨緊,倒逼壓力加劇,漢中承接大型裝備製造產業資源的增量空間進一步緊縮,項目投資建設約束條件增多,而且與漢中毗鄰的關天經濟區、成渝經濟區在產業資源方面存在競爭,漢中裝備製造產業發展資源環境壓力不容小覷。

發展思路

指導思想

按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抓中國製造2025重大戰略機遇,積極適應新常態,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六大戰略”和“六大產業”,依託漢中現有裝備製造產業基礎,結合國內外現代裝備製造產業發展趨勢和區域裝備產業的市場空間,制定漢中市現代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制定措施,促進漢中裝備製造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發展思路

漢中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發展要以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資本為紐帶,以智慧型化、綠色化、服務化為發展方向,緊緊圍繞航空整機及零部件、工具機工具、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智慧型製造等行業,增強產業凝聚力,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加快培養新興裝備,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形成高端、低碳、優質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2016-2020年提速增效階段,是全市裝備製造產業趕超升級的關鍵期。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一是提升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標準化和質量創新能力;二是實施工業基礎、智慧型製造、綠色製造3大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三是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工具機和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等重點領域,提出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要求;四是加快推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標準國際化,推動我市裝備、技術、產品、服務走出漢中,走向全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