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漢中市人民政府於2021年10月28日印發漢中市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中市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1年10月28日
  • 發布單位:漢中市人民政府
全文
為加快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進一步最佳化資源要素配置,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不斷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效益和全要素生產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據省政府《關於推行“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陝政發〔2021〕12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把深化“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實現“換道超車”的有力抓手,充分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採取規劃管控、布局最佳化、標準控制、政策引導、盤活利用等舉措,提升土地和資源要素綜合利用效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全面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全面建立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推動企業、行業、區域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效益穩步提升,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速均高於工業平均增速,單位能耗增加值累計提高18%以上,單位碳排放增加值累計提高20%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高到1.7%以上,全市畝均效益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工業結構更加最佳化、經濟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逐步形成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優、生產效率高、畝均效益好的現代產業體系。
二、建立畝均效益綜合評價體系
(一)評價主體。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工作由市政府統一組織,各縣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具體實施。市縣相關部門按照“誰主管、誰審核、誰把關”原則,開展指標數據採集匯總、審核指導和評價有關工作。
(二)評價範圍。
1.工業企業評價。以評價年度內納入統計範圍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對象,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以及垃圾焚燒、污水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帶有公益性質的企業及軍工企業暫不納入評價範圍。
2.園區評價。區分省級以上園區和市級園區兩個類別,以批准範圍為邊界開展。省級以上園區包括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市級園區包括所有省級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
3.重點行業和縣區評價。在開展工業企業評價和園區評價的基礎上,按照省政府要求適時開展重點行業和縣區評價。
(三)評價指標。工業企業評價:以畝均增加值(總產值)、畝均稅收、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能耗增加值(總產值)、單位碳排放增加值(總產值)、研發經費投入強度6項指標為主幹評價指標;園區評價:以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畝均固定資產投資、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能耗增加值、單位碳排放增加值、研發經費投入強度7項指標為主幹評價指標。
(四)評價計分。採取百分制。各單項指標取企業、園區、縣區和重點行業上一年度全年數,除以基準值乘以100得分。基準值以省畝均辦每年確定的方法計算取得。綜合評價根據各單項指標得分按一定權重加總後計分。其中:
1.工業企業評價指標權重:畝均增加值(總產值)權重為25%、畝均稅收權重為25%、全員勞動生產率權重為10%、單位能耗增加值(總產值)權重為15%、單位碳排放增加值(總產值)權重為15%、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權重為10%。
2.園區評價指標權重:畝均增加值權重為20%、畝均稅收權重為20%、畝均固定資產投資權重為20%、全員勞動生產率權重為10%、單位能耗增加值權重為10%、單位碳排放增加值權重為10%、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權重為10%。
(五)評價程式。按照“部門歸集、企業認可、政府審核”原則,依法依規開展畝均效益綜合評價。
1.數據統計。縣區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市級園區的數據採集核對、指標統計工作;市政府負責組織有關主管部門開展本級指標歸集、審核、匯總和評價分類。各縣區政府和市級主管部門完成指標統計後,將統計結果報送市“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畝均辦)。
2.綜合評價。市畝均辦匯總、審核各項數據後,召開部門聯席會議進行研究審核,形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評價結果、市級綜合自評結果和分類排序結果,報請市政府審定同意後上報省畝均辦。
3.評價分工。畝均辦牽頭開展綜合評價工作;發改部門負責指導審核總用能、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信息;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指導審核企業土地面積、園區內建設用地面積等數據信息;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指導審核排放二氧化碳當量等數據信息;市場監管、行政審批部門負責指導審核企業登記信息等數據信息;稅務部門負責指導審核企業、園區稅收等數據信息;科技、商務、工信、海關部門負責指導審核各級經開區、高新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等園區基礎情況數據信息;工信、統計部門負責指導審核、評估各項指標數據信息。
三、強化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結果運用
(一)精準分檔排序。工業企業根據綜合評價得分高低排序,分為A、B、C、D四檔。A類企業(優先發展類)為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綜合質量效益好、綠色發展水平高的企業,占比15%;B類企業(鼓勵提升類)為綜合質量效益和綠色發展水平相對較好、需要進一步提升的企業,占比75%;C類企業(倒逼轉型類)為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綜合質量效益相對較差、需要重點整治轉型的企業;D類企業(淘汰落後類)為不符合國家法規政策等綜合標準、占用資源利用率低、綜合質量效益差、需加快淘汰退出的企業,C、D兩類占比10%。對新納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設立企業、重大項目建設期內企業,可設定不超過3年的只評價、不分類的過渡期。對當年發生重大以上環境事件、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歸於C或D類。省級以上園區參加全省園區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和排名。市級園區參照省級以上園區的綜合評價方式在全市進行排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稅務局、漢中海關,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二)分類激勵約束。依據工業企業綜合評價結果,實行分類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嚴格執行國家、省級差別化電價、階梯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明確年度實際用能總量等差別化政策(市發改委,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分類制定年度用水計畫核定標準,依法依規實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市水利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依託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陝西),建立健全企業公共信用評價、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政策與綜合評價結果掛鈎聯動機制(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人行漢中市中心支行,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對A類企業,優先安排和落實企業土地利用計畫和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優先支持申報各級各類政府性榮譽和財政獎補資金項目。對C類、D類企業,原則上不推薦申報財政獎補資金支持(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依據園區綜合評價結果,對排序全省前10%的省級以上園區或在全市排名前20%的市級園區,優先支持申報各級各類政府性榮譽和財政資金支持項目,優先支持其升級、擴區;對連續三年評價排序靠前的園區,給予自然資源等領域綜合政策傾斜支持。對評價排序後10%的省級以上園區或全市排名後3位的園區,不推薦各級政府性榮譽評定,暫不支持其升級、擴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等部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三)強化政策協同。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節約能源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強化綜合評價與法規政策的協同,倒逼企業創新升級。對列入C或D類的企業,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執法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設定相應的整改時限並指導企業進行整改,不搞“一刀切”。對逾期未整改到位或經整改未達到國家能耗、環保、安全、質量、技術等標準的,依法依規關停退出。(市級各有關部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四、建立健全促進產業創新升級機制
(一)推行“標準地”供應。按照“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管、信用有獎懲”和先園區後縣區的原則,加快建立和全面推行新增項目“標準地”供應制度,規範“標準地”出讓流程,創新審批和監管方式。在新增項目土地招拍掛之前,將畝均增加值(總產值)、畝均固定資產投資、畝均稅收、單位能耗增加值(總產值)、單位碳排放增加值(總產值)等具體指標納入土地出讓條件;企業競得土地後,市級有關部門和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依法強化對企業承諾履約情況進行全程協調監管。(市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二)強化畝均效益引領。進一步完善基於綜合評價的差別化用地、用能、金融、獎補等要素配置政策,將評價結果作為項目準入管理、錯峰生產、環保管控、節能減排等依據,列入市長質量獎等評優條件,納入縣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和工業園區競爭性分類考核體系,激發內生動力,促進效能提升,帶動發展升級。結合綜合評價,合理制定、完善區域發展規劃和針對性產業支持政策,集中資源要素大力發展畝均效益優勢產業,加快推進產業布局調整最佳化和產業基礎提質升級。對標省內外畝均效益先進區域,加快“低產田”改造提升,全面推進傳統製造業和工業園區提標升級,推動漢中製造綠色化、集群化、融合化、高端化發展。(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三)加強節約集約用地。建立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機制,增加M0新型工業用地、混合產業用地和生產性服務業用地供給,鼓勵引導園區對工業、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進行混合布置和集中規劃建設,實現空間設施共享,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效率。工業項目用地範圍內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綠化用地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不超過7%,且建築面積不超過總建築面積的15%。對城區範圍內製造業企業在符合空間規劃、產業布局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要求的前提下,實施零增地技改的,不加收土地款。加大標準化廠房建設支持力度,鼓勵中小微企業向園區聚集。在符合行業需求、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要求的前提下,新建標準化廠房一般不低於3層,容積率不低於1.0。(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四)樹立創新驅動導向。堅持把創新引領作為提升畝均效益的根本動力,對畝均效益高的縣區、園區和企業,在創新要素分配、新興產業布局方面給予傾斜,優先布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技術創新中心、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平台或載體。實施分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計畫,定期發布重點指標領跑者名單,引導對標先進、補齊短板、創新發展。(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領導小組,指導全市“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工作,研究並協調解決改革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信局,負責做好領導小組部署要求貫徹執行、綜合協調、組織推進、督導考核等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快出台“標準地”供應、分類激勵約束和差異化要素資源配置等“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配套細化政策。各縣區要將“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落實主體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推進改革落地見效。
(二)最佳化管理服務。按照“聯合服務、各司其職”的原則,以“標準地”供應改革為牽引,健全完善覆蓋項目建設、竣工驗收、達產覆核、股權變更等環節的跟蹤服務機制,形成全覆蓋、全過程、全鏈條服務與協調監管體系。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行政審批服務、經濟合作(招商)、工信等部門要探索建立區域評估並聯審批、代辦服務等機制,積極主動為“標準地”供應項目提供全流程優質保障。持續深化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工作,全面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打造良好生態。
(三)營造良好氛圍。各縣區、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強有關法律法規、評價指標和配套政策的解讀,主動講好“畝均論英雄”改革故事,營造政府推動、園區(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樹牢“畝均論英雄”的發展導向。實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開展評價工作不得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強化數據信息安全管理,遵守統計各項法律法規規定,嚴格保障企業數據信息安全,評價數據信息主要為各級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不得對外公開數據信息和評價分值或挪作他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