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中八景
根據文獻資料和民間傳說,對“漢中八景”的歷史和現狀,作一簡單的介紹:
天台夜雨
天台山位於漢中城北約35公里,是
漢中盆地周圍群山的高峰。山徑小道曲折環,石台階梯層層而上。峰頂鳥瞰江河如帶,群山如丘,雲似耳旁過,故有“
南天門”之設。山間泉水清沏?繞,奇峰怪石,天著畫意,風景非常優美。明、清詩人有的感概不已,清朝嚴如?“游天台山”詩云:“蒼蒼石困立嵯峨,險道新盤山舊阿,地狹寺隨峰勢轉,僧歸身帶野雲多,金鋪畫暗門常閉,畫壁年深彩漸磨。
從山下盤旋而上,途徑吸呼泉,捨身崖、南天門、瓦寨頂(峰頂)。寨頂平垣,面積約九畝左右,有明代修建的“藥王殿”,殿前後有古松柏。
天台山因其高聳巍峨,易積雲霧,氣候多變,忽晴忽雨,加之晝夜溫差較大,每當夜裡溫度下降,雲霧凝結成雨,因而有人把此自然現象又以神話色彩渲染為“天台夜雨”。
漢山樵歌
漢山在
漢江南岸偏西方向,距漢中市區約20餘公里。山徑曲折,石階相連。山前村鎮“歇馬店”,相傳
劉邦駐軍漢中時,曾於該處下馬歇息,遂以“歇馬”為名。山上有馬鞍峰、青山溝、黃草坪、牛卵寨等地,崗巒四布,溝谷縱橫,梯田重疊,竹樹叢生,風光秀麗,景色如畫。山後有黃龍、黑龍二泉,細水長流,便於灌溉,為山地重要水源。
漢山附近的農民,每於農閒時成群結隊上山打柴,一面辛勤勞動,一面高聲唱歌,一唱一和,一問一答,叫作“對山歌”。漢山的秀麗風光和樵夫的嘹亮歌聲,迴蕩山谷,隨風飄逸可達數里。協調地組成一幅自然美景,這就是為“詩人”們讚美的“漢山樵歌”。
但是,舊社會裡貧苦農民的生活,並不像“詩人”想像的那樣美好,下面抄錄兩首民歌,說明“漢山樵歌”的真實內容:
一擔乾柴雙肩挑, 雙肩挑起一擔柴,
砍柴人兒沒柴燒, 急風暴雨天上來。
地主高樓擺酒筵, 吹得高樓成平地,
樵夫坡前割野劃! 下得滿坡紅花開。
龍江曉渡
褒河下游,古名
黑龍江。褒水從龍江鋪與長寨街之間橫穿而過,南流約五華里,在柏鄉街與漢水匯 合。
龍江鋪與長寨街之間的褒河古渡,又名龍江渡。渡口兩岸,泥沙淤積,形成大片沙洲。蘆葦遍鈽,雜樹叢生。晚秋季節,楓葉紅,蘆花放,水鳥成集,飛雁成行,一派江南蘆盪風光。
每值破曉,天邊朝霞輝映,江上簿霧彌朦,滿載行人的渡船迂迴在鱗鱗細浪的江面上,與周圍沉浸在晨光照射之下的景物互相印襯,組成一幅“龍江曉渡”的美麗畫圖。
梁山石燕
主條目:梁山
梁山距
漢中城西約15公里,系海底沉積岩經地殼運動形成的山峰,岩層結構,交為完整的保存了地殼變化的情況,為地質研究提供了重要標本。
石燕是古代海底動物腕足類的化石。它和泥沙同時沉積海底,受海水壓力變為沉積岩。後經地殼變化,海底上升,成為陸地,陸地表面皺揩,成為山脈。山石風化,又變為泥沙,動物化石和周圍泥沙分離,露出地面。人們常見的石燕,就是這類化石的一種。
遠在三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漢中還處於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因而,這類化石,在海底沉積岩形成的梁山上經常出現。
蘇東坡的《
喜雨亭記》中,有“風欲起而商羊(鳥名)舞,天將雨而石燕飛”的描述。“
梁山石燕”成為漢中特有的珍奇異物。梁山風雨也被人們視為奇妙的景物。
月台蒼玉
月台,指在漢中府署,大堂、正殿突出連著前階的平台,月台是該建築物的基礎,也是它的組成部分。由於此類平台寬敞而通透,一般前無遮攔,故是看月亮的好地方,也就成了賞月之台。
杜甫有《少尹見過》詩:“賞靜憐
雲竹,忘歸步月台。” 。蒼玉,是一塊用碩大碧玉雕鑿而成的如鼓、如礎、外形如容器的古雕藝術品。通高103厘米,直徑105厘米。先此物移位於漢中古漢台(即
漢中市博物館)。 較早記載這個罕見之物的是清初學者王漁洋。康熙十一年,他奉命赴四川典試,路過漢中,在府署見到此物,遂記錄於所著《分甘余話》之中。書中說:“漢中府治月台東南隅,有璞石如鼓而方,高二尺六寸。圖八尺,間作四獸,面有剖露痕,審視之,真碧玉也。制似,相傳楚漢間物“。之後嘉慶《漢南續修群志》、
民國《續修南鄭縣誌》,也均作了如此記載。因為漢中曾是漢高祖劉邦的龍興之地,人們便把月台蒼玉和劉邦直接聯繫起來,諸如相傳此石為
劉邦的上馬石、試劍石、漢王宮廷柱礎,殘缺處為劉邦劍劈所致等動聽,至於“月台蒼玉”何故被砍削,也眾說紛紛雲。相傳劉邦登此石上馬不慎,摔了個跟頭,於是盛怒之下,舉劍劈下了兩塊。又說清同治年間,太平軍圍攻漢中城,此蒼玉殘缺處,即為當時守城官兵爭相鑿削所為。還有一種說法是太平軍入城後,鑿下兩塊作了官印。太平軍攻漢中之事發生在清末,而王漁洋早在清初已見有劍露之痕跡了。
據傳風清月朗之夜,登高望遠,登上月台,蒼玉倒映月光之美,煞是好看。《
月台觀月》一詩:“秋來無日不登臨,獨喜今宵月滿襟。仰面青天思把酒,寄情古調欲攜琴。涼風舞袂身將舉,白露沾衣夜向深。要看一台清影滿,盡教移轉碧梧陰。”故被清人列入漢中八景。
東塔西影
東塔在漢中城外東關
淨明寺內,是一座十一級的方形磚塔,大約建於
唐代早期。城內東南隅古
東湖,相傳為劉邦駐軍漢中時的飲馬處,故又名
飲馬池。東塔與東湖之間,相距約五百米。“東塔西影”即指東塔塔影投入東湖水面的景象。 每逢晴天一碧的白晝,或值浩月當空的夜晚,東塔塔影倒映於碧波蕩漾的東湖湖水之中,塔身的層次和塔上的裝飾都清晰可見,歷歷在目,和湖水周圍的古樹垂楊,城垛台閣以及它們映入湖中的倒影互相輝印,景色奇特,風光瑰麗。
《
南鄭縣誌》載有清初詩人歌詠“東湖塔影”的詩篇,細緻的描繪了這一景象:“漢陽蕭寺塔,飛影入東湖。波皺佛龕動,浪明寶頂孤。鏡花真變幻,水月有虛無,悠悠奇景在,千載話浮圖。”
清代初年,漢中城關人煙稀少,房屋低矮,東湖周圍附近,尤為空曠荒涼,塔湖之間尚無高大建築,“東塔西影”為人們所見。後來增修房屋,塔影為建築物所遮,因而,這一景色逐成為人們傳說中的歷史陳跡。
草塘煙霧
主條目:草塘寺
漢中城南門內迤東一帶,早年以前,甚為荒辟。該處舊有積水一池,面積約五六畝。街巷雨水,積注池內,終年不沽。池岸寬闊。細草如茵,故名草塘。草塘周圍,古柳環繞,翠竹叢生,紅蓼花開。白鵝游泳。在人口密集的古城裡,別具一種江南山村的風光。
草塘南岸右側,舊有草塘寺。《
南鄭縣誌》轉引寺內碑刻記載:“建自何時,世遠無考”。寺內殿閣高敝,結構工巧,是勞動人民心血和智慧凝結成的古建築。
每於清晨薄暮,附近人家,炊煙裊裊;池中水面,霧氣蒙蒙,微風輕佛,飄散於竹柳枝頭,殿閣屋頂,花草叢裡,綠水池上。遠望草塘景物,如在輕煙簿霧之中,這就是“草塘煙霧”的歷史景象。
新中國成立前,草塘寺的建築已部分腐朽坍塌;草塘也因年久淤積,僅存一小水坑。新中國成立後,寺內房屋經過修補,用作衛生機關的駐址。草塘一帶,修建了大量居民住宅。當年只供封建文人玩賞的風景,早已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消逝。
夜影神碑
現立於漢中城南
拜將台前的土紅色石碑,系鑿取梁山沉積岩刻制而成,碑上魄班點,即海底動物化石的遺痕。從碑石的形制考查,和立於古漢台上的“時雨亭”碑相似,大約同是明代遺物。
這塊碑石,或因含動物化石而生磷,或因受磷礦石的影響含有一定的磷原素,所以曾於黑夜中閃閃發光,遂引以為奇,名為“夜影神碑”。
新漢中八景
古代漢中八景主要集中在古漢中城的鄰近區域,僅涉及漢台區與
南鄭區,後人又重新評定新的八景,並錄為“新漢中八景“。
武候遺風
武侯祠,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祠內旱蓮、蝴蝶梅、珍珠梅、爬柏凌霄等奇花異卉近十種。
朱䴉福地
朱䴉自然保護區,位於
漢中洋縣的姚家溝、金家河、
三岔河等地。據1984年統計,世界上只有20隻,除
日本籠養3隻和
北京動物園籠養的幾隻外,其餘都生活在秦嶺南麓的
洋縣,命名為“秦嶺一號朱鶴群體”。
褒谷棧道
褒斜道南口 “褒谷”上的棧道,它是我國古代橫跨
秦嶺,連線
關中、巴蜀鑿石架木而成的棧道,被譽為古代高速路。
石門十三品
蔡倫墓
在洋縣
龍亭鋪南二百米處,墓區面積五畝,冢高七米;墓前現存石碑三通,正中真書“漢龍亭侯
蔡倫之墓”,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漢台
位於
漢中市中心,
楚漢相爭時期築建,面積約8000平方米。由三級台地構成,台高7米。
劉邦駐漢中發跡而定鼎。故將國號定為
漢。他駐過的高台就被後人尊稱為古漢台。宋代的張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猶是漢家基”的詩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殘存的高台。清代的陳毓彩有詩云“赤帝龍興事已陳,層台鞏固尚如新。當日宮廷湮沒跡,此時郡國有仁人。”
張良廟
漢張
留侯祠(張良廟)坐落於秦嶺南坡的
紫柏山麓,南距漢中市區101公里,北鄰鳳州76公里,距漢中
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台子街上。
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南湖風景區
南湖位於
漢中市南鄭區,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6.5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109畝。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爽,四季分明。景區青山常綠、河流密布、風光綺麗。“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是南湖獨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
陝西第一湖之讚譽,是漢中靈山秀水的集中體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