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涇

漕涇

漕涇鎮位於杭州灣北岸,地處上海市金山區境東南部,西南至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0公里。東靠正在建設的“世界一流、亞洲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的石化基地”——上海化學工業區,南依山陽鎮,西臨朱行鎮,北界奉賢區胡橋鎮。有11公里海岸線,總面積45.1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0572人。全鎮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氣溫15.5℃,常年降雨量約在1100毫米左右,無霜期約為228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漕涇
  • 地理位置上海市金山區境東南部
  • 面積:45.11平方公里
  • 人口:30572人
基本概況,歷史,自然地理,文化,

基本概況

漕涇土地肥沃,盛產稻米。近幾年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後,特色種養植業迅猛發展,特別是“多利升”精品西瓜享譽全國,鎮“精品西瓜培訓基地”也被國家科委命名為“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
改革開放使漕涇這座千年古鎮煥發出青春的氣息,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更使古鎮獲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漕涇既是上海化學工業區的大後方,又是大配套的前沿陣地,已經成為長江三角地區大都市發展的中心。“漕涇”二字蜚聲海內外,無形資產與日俱增。

歷史

漕涇地區6000年以前成陸後就有人類居住,從事漁、獵、耕種,生息繁衍,漕涇古岡身就是上海地區僅存的6000年前古海岸遺址。
早在漢初,漕涇地區就有鑄錢、冶鐵,煮鹽業,為鹽商雲集之地。
唐宋時代,漕涇地區大小河道通海,主要海口漕涇、西護塘、潦缺漸成集鎮,世居居民的姓氏主要為張、陸、徐等;又有外地遷移進來,包姓祖籍浙江嘉興,蔡姓是洞庭人氏,阮姓來自河南,胡姓來自浙江。
宋代因鹽商雲集漕涇開始成型並形成集鎮,並因鎮旁有古代運送漕糧的漕溪河而得名漕涇。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朝政府曾在漴缺設江海關,為上海地區最早管理海關業務的機構。
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有浙江岱山人來漕沿海定居,以曬鹽、捕魚為業,逐漸增多,至今已逾五代,以劉、姚、蔡、方姓氏居多。
清末民初,因災荒和時局動亂,有浙江紹興、江蘇興化鹽城安徽巢湖等客籍人來漕定居,大部居於小鎮,以運輸及小本經商為生。
解放初,為適應政權建設和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一批幹部、職工、知識分子在漕涇安家落戶。
六十年代初,一批上海下放工人、江蘇自流人口來鎮定居。
1966年10月,本鎮黃沙、花園、迎龍3個大隊和沙積大隊徐家生產隊及北沙街劃入現奉賢區胡橋。
1968年至1977年,政府動員117名初高中畢業生赴雲南內蒙古、黑龍扛、安徽、新疆等地插隊落戶,同時有231名市區知青來本鎮插隊。

自然地理

地 形
漕涇鎮處於太湖流域碟形窪地的東南邊緣,全鎮皆為中高平原,地面平坦,地形南高北低,東南部為高平原,最高地面高程為吳淞基準4.4米,北部為中平原,最低地面高程為3.17米,平均地面高程為4.05米。水庫、建國、阮巷、蔣莊、護塘5個村,一般地面高程為3.8米至4米;增豐、東海、金光、營房、沙積、海涯、海漁7個村,一般地面高程為4米以上。
海岸及灘地
漕涇鎮境內海岸線長11公里,東北、西南走向,呈弧形,南起增豐村楊家堍,經增豐、東海、海漁、海涯4村進入奉賢區胡橋鎮朱家村
1.海岸線的變遷
歷史上本鎮境內海岸線變遷較大,據考證,東境見龍橋西堍往北伸展的沙積路即古沙岡岡身,距今約6000多年,是古海岸的遺蹟。沙岡以東,海岸不斷向外延伸,三國時代海岸遠在金山三島之南,自東晉以後,岸線不斷塌陷,至唐代後期岸線已迫近金山腳下。宋淳熙年間金山陷人海中成孤島。此時海岸在漴缺東南2.5公里處。
明代中葉,海岸自東向西坍進。嘉靖中期,漴缺段海岸受到潮流頂沖點的正面沖蝕,大片土地淪入海中,自柘林至漕涇形成了一個凹進的缺口,至弘治年間(1488—1505),漕涇鎮南的東新墩,西新墩坍入海中。清康熙年間,胡家港堡亦被海齧。
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潮流頂沖點開始西移,漴缺、漕涇一帶岸線反坍為漲。但海漁村以西的岸線仍以坍為主。道光15年(1835)特大風潮,海漁村以西外護土塘全面坍毀,東段土塘由於沙灘較寬,得以保存至今。嗣後海灘不斷外漲,形成了現今岸線。
2.漕涇灘地
清嘉慶元年(1796),潮流頂沖點西移到海漁村以西,原來被沖刷的海漁村以東岸段開始淤積,岸線反坍為漲,成為淤積性岸段。道光十七年(1837)戚家墩加築盤頭壩護岸後,潮流頂沖點穩定在金山嘴一帶,漕涇灘地加速淤漲。清末民初,東塘外已有1里至3里灘地,接近元初岸線。1985年7月測量這一灘段已寬1450米。在1929年至1985年的66年中外漲1400餘米,平均每年外漲2l米。
漕涇剖面0米線與海塘的距離,1958年為1200米,1981年為1500米,1985年為1850米,平均每年外漲24米。
漕涇灘地地標高吳淞點上4.7米處逐漸向海傾斜坡度l/372。
1968年12月,公社在距雍正石塘(滬杭公路)外500米到1200米處建築漕涇新塘3.062公里,圍入灘地3225畝,先用於農、鹽業生產,後改挖對蝦塘900畝,淡水魚塘200畝。
1986年11月,當時的鄉和縣水利局合力在1968年所築新塘外400米至700米處構築海塘4.429公里,圍入灘地2622.07畝,其中歸本鄉2022.07畝,挖對蝦塘984.5畝,縣水利局600畝,挖對蝦塘240畝、市水利局試驗場80畝。
1992年12月26日,由市財政局、水利局投資在雍正石塘(滬杭公路)張家厙至南厙南老塔港橋段外600米到700米處建築的新塘合攏,圍入灘地1800畝,有待規劃開發。
1996年4月,圍塘10平方公里。幾次所圍灘地,現為上海化學工業區。
河道及水位
漕涇鎮共有大小河道1279條,全長425.7公里。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9.46公里,是全縣河網密度最高的地區。其中縣級河道3條,流經本鎮長度19.97公里;縣、鎮界河4條,流經本鎮長度11.65公里;鎮級河道17條,全長41.66公里;村級河浜1255條,全長352.42公里。
原有主要河道
東西走向
1、仙水塘(含長堰港) 西起龍泉港口,東至奉賢區胡橋鎮界,本鎮境內3.3公里。1972年疏浚龍泉港至長堰村何家港段長2.7公里。
2、姚家港 東起龍泉港口,西至朱行鎮觀音堂,本鎮境內1.67公里,1957年疏浚本鎮境內段。
3、梅林涇 東起運石河,西至奉賢區胡橋鎮界,本鎮境內1.25公里。1959年疏浚本鎮。
4、北橫塘 東起運石河,西至西橫塘,全長3公里。
5、南橫塘 東起運石河,西至西橫塘,全長2.55公里。
6、軍民河 東起梅林涇,西至西橫塘,全長4.2公里。
7、鐵店港 東起運石河,西至龍泉港,本鎮境內1.66公里,1954年疏浚本鎮段。
南北走向
1、龍泉港 南起金山衛東門,北接葉榭塘,全長19.53公里,本鎮境內段7.25公里。1955年、1977年兩次疏浚。
2、運石河 南起金山衛南門,北至漴缺接梅林涇,全長15.6公里,本鎮境內段7.5公里。1950年、1956年、2001年三次疏浚,可通航300噸級船舶。
3、牟頭河 南起旗桿港,北至東海港,全長1.8公里。
4、油車港 南起東海港,北至北橫塘,全長2.6公里。
彎曲走向
1、蔣莊港 北起界河港,至蔣莊小集鎮向東至龍泉港,全長2.8公里。
2、阮巷市河 南起明華村,至阮巷小集鎮向東至奉賢縣胡橋鄉迎龍廟,本鎮境內2.54公里。
2.新鑿主要河道
東西走向
1、中運河 東起龍泉港,西至乾巷,全長12.66公里,本鎮境內龍泉港至黃狼漾段2.1公里,1978年開鑿。
2、明華中心河 西起龍泉港,東至涇西村6組,全長2.15公里。1972年開鑿。
3、前進港 西起中運河,東至龍泉港,全長0.64公里。1971年開鑿。
4、新豐港 西起蔣莊港,東至龍泉港,全長1.74公里。1971年開鑿。
5、南中心河 東起運石河,西至備戰港,全長2.05公里。1973年開鑿。
6、北中心河 西起沙積村沙西機口,東至梅林涇,全長1.8公里。1975年開鑿。
7、東海港 東起運石河,西至龍泉港,全長5.22公里。1959年開鑿。1970年疏浚,為本鎮南北骨幹河道。
8、新東海港 東起運石河,西至龍泉港,全長5.22公里,2001年開鑿,可通航300噸級船舶。
南北走向
1、備戰港 南起運石河,北至東海港,全長4.015公里。1971年開鑿。
2、金光中心河 南起旗桿港,北至東海港,全長2.7公里。1978年開鑿。
3、金星中心河 南起界河港,北至中運河,全長2.7公里。1971年開鑿。
彎曲走向
旗桿港 北起東海港至東海村3組,轉彎向西至龍泉港,本鎮境內長5.93公里。1953年開鑿南段,1956年開鑿北段。
3.水文、潮位
1、內河水文本地區屬黃浦江水系,內河水位的高低受黃浦江潮汐的影響。因離黃浦江較遠,加上境內河網密布,水流緩慢,潮差變化較小。低潮時,南部水位高於北部,特別在暴雨期間,當運石河、龍泉港兩段上游水大量下流時,易造成局部高水位,如遇颱風汛潮北部泄水困難,容易被淹。運石河水位歷史最高潮位出現在1963年9月13日,達4.28米。最低潮位出現在1963年4月5日,僅1.76米。
2、海域水文本地區屬杭州灣海域,潮流同時處在北岸貼岸流和金山深水槽潮流所控制。潮流屬非半日淺海潮,晝夜之內有二高二低潮汐現象。一月之中具有大小潮的變化,一般在春分到秋分,夜潮大於日潮,秋分到翌年春分期間日潮大於夜潮。潮位受氣象潮的影響十分明顯,夏季颱風侵襲,潮位明顯抬高,冬季冷空氣頻吹,潮位明顯下降,平均漲潮歷時5小時24分鐘,落潮歷時7小時2分鐘,差值1小時38分鐘。潮流為淺海往複流,周期與潮位一致,最大流速為1.77米/秒,漲潮大於落潮,漲潮時海水由外海流入,落潮時流向外海,潮流南緊北松,海漁村以北沙土沉積較快,造成一片灘地。
氣 候
漕涇鎮位於中緯度,地處東海之濱,屬亞熱帶季風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氣候溫和濕潤,雨水多,光照足,無霜期長,適宜動、植物生長發育。但也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氣候多變,也出現颱風、酷熱、暴雨、汛潮等災害性天氣。
1.氣溫
年平均氣溫15.5℃,變幅在15℃至16.5℃之間,常年七、八月份平均氣溫在27.7℃左右,一月份平均氣溫在3.1℃左右。
春季 4月初至6月上旬(即清明至芒種),約70天。天氣漸暖,日平均氣溫在10~22℃。1959年以來,本鎮春季平均氣溫17.3℃,氣溫時寒時暖,但基本上不出現0℃以下的嚴寒天氣,30℃以上天氣也很少見。
夏季 6月中旬至9月中旬(即夏至到寒露),約100天,天氣漸熱,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1959年以來,本鎮夏季平均氣溫26.2℃,七、八月份為全年最熱天氣,日平均最高氣溫在31.5℃左右。最高氣溫在35℃以上,平均每年有6~7天,1971年達16天,1966年8月6日最高氣溫達38C。
秋季 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即霜降至小雪),約60天。天氣漸涼,日平均氣溫在12℃至21℃之間。1959年以來,本鎮秋季平均氣溫16.7℃,入秋後時有數日30℃以上氣溫出現,俗稱“秋老虎”。11月初始有寒潮出現,氣溫下降明顯,一般可下降到10℃左右。
冬季 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即大雪至春分),約130天。天氣寒冷乾燥,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1959年以來,本鎮冬季平均氣溫5.7℃,1月份平均氣溫在3℃左右。1977年1月31日最低氣溫-10.8℃。
2.日照
本鎮位於北緯30.47度,歷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每平方米112.51千卡,平均日照2049小時。各年晴雨陰天不一,日照時數亦各不相同,年際月際變化較大。1959年至1981年的23年中,日照時最多的是1971年2335.5小時,最少的是1959年1801.5小時,相差534小時。年內2月份日照時最少,歷年月平均日照123.2小時。1959年2月份日照為41.5小時。8月份日照時最多,歷年月平均日照258.6小時。1967年8月日照為363.4小時。
3.雨量
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雨日約136天,由於受季風強弱及冷暖空氣交替次數的多少影響,降雨量變化甚大。多雨年的雨量約是少雨年的一倍。1977年全年降雨1315.3毫米,1978年全年降雨711.6毫米。全年最多降雨日出現在1977年,達160天;最少降雨日出現在1967年,為108天。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濕熱多雨。4至9月降雨量約占全年降雨量的68%,降雨主要集中在3個雨季。
春雨期 4至5月,歷年平均降雨量約233.2毫米,約占全年降雨量的21.4%,平均雨日29.2天,一般降雨過程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梅雨期 6月至7月,降雨集中,陰雨連綿,高濕悶熱。歷年平均降雨量248.3毫米,約占全年降雨量的22.8%。平均雨日28.5天。6月中旬至7月上旬尤為集中,平均雨日19.1天。但各年梅雨期長短不一,差異較大,近年來人梅最早出現在1974年5月19日;最遲出現在1969年6月28日;出梅最早出現在1961年6月15日,最遲出現在1977年7月28日;梅雨期最長出現在1974年達67天,其中雨日37天,降雨466.6毫米;最短出現在1964年為6天,雨日6天,降雨93.6毫米。
秋雨期 8月至9月,歷年平均降雨量260毫米,約占全年降雨量的23.8%。平均雨日20.5天,降雨過程主要出現在北方冷空氣南下,同海洋濕暖空氣交遇時,並時有颱風過境帶來暴雨。
4.霜霧
霜 本鎮無霜期較長,1959年至1981年間平均年無霜期228天,有霜期約137天,無霜日318天,有霜日47天。霜凍一般從11月中旬開始有初霜或暗霜,至翌年4月中旬結束。農諺“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不同年份霜期長短不同,近幾年來最早有霜日出現在1979年10月22日,最遲有霜日出現在1970年11月30日。最早終霜日出現在1979年3月6日,最遲終霜日出現在1962年4月19日。
霧 全年12個月都可能起霧,以每年秋冬最多,一般出現在午夜至次日上午。1959年至1985年平均年大霧日42.1天。年大霧日最多年出現在1979年,大霧日83天。最少年出現在1959年、1964年、1967年,三年各27天。本鎮地處沿海,時有陣霧出現,東部各村尤為常見,多為海霧,以秋冬為多,來得突然,去得迅速,猶如煙雲,所過之處如下了濛濛細雨。
5.物候
預兆下雨:潮腳響、月亮有暈、西方起虹、雪地起霜、水缸出汗、蛤蟆叫、蜻蜓低飛、螞蟻搬家、地還潮、貓吃草、虹高日頭低、河裡泛青苔、烏龜出水、煙不上天。
預兆晴天:東北起虹、蟬鳴、九月田雞叫、金山清、蜘蛛結網、雞鴨早宿。
預兆起風:三朝霧露、日暈、東方太陽白、日出爬雲牆。

文化

漕涇鎮例行組織參加金山區兩年一屆的文化藝術節,兩年一屆十月歌會。同時組織本鎮的一年一屆藝術節或十月歌會,舉辦小型多樣、豐富多彩的的納涼晚會、廣場晚會。
影劇院1座,可納觀眾900人;引進眾達網咖1個,電腦100餘台;遊戲機房1個,康樂檯球桌20隻。全鎮大小宣傳畫廊約300多米。市標定圖書館1個,藏書約2萬冊。
93年評為區文化先進鎮,2000年-2002年連續評為區文化藝術節、十月歌會銅獎。
方 言
漕涇歷代屬松江。方言除部分外籍遷來定居的人口以外,本鎮語言基本屬松江口音,與朱行鎮、山陽鎮東北部的曙光、工農等村相同,而與本區西北諸鄉鎮稍有差異。人謂之“南角里”口音,方言有不同之處。
漕涇沿海一帶,自清代以來,岱山籍人陸續遷來瀕海定居,業以曬鹽、海洋捕撈為主,現為本鎮的海涯、海漁等村,有一千餘人口,他們的語音、方言仍保持岱山籍的風情特色。
解放以來,社會的變革,政治、經濟、文化活躍,上海話不斷滲透等多種因素,對減弱地方土音,統一語言的模式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上海話、國語由學校、廣播、電視、戲曲等媒介的傳播,本鎮語音形成新老兩派。凡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土音較重,四十歲以下的人土音較輕。漕涇的語音在變化,越來越趨於新派的上海話方言。
方言選錄:
日讀音為:nie
昨日——昨天
毛朝——明天
後日——後天
隔(gai)出昨日——前天
上半日——上午
日晝心(後鼻音)——中午
下(ao)半日——下午
一帶時——很長時間
著末腳——最後
囝子——兒子
後生家——青年
大里大——曾祖父
大大——祖父
夫夫——姑夫
姆姆——姑母(父之姐)
阿娘——姑母(父之妹)
杜老——哥哥
伯姆淘里——妯娌之間
橫刀——鐮刀
薄刀——菜刀
甘子——鋸子
軋頭——理髮
布衫——單衣
被線——棉花胎
油衣——雨衣
家水——家財
伶清——聰明、伶俐
罪過——感謝
白相——玩耍
青頭——不正派的男人
殼數——以為、認為
加勞——所以
勿撞——不乾
該搭——這裡 孵日旺——曬太陽
挨夜快——傍晚
夜來頭——夜裡
寒場裡——冬天
吾——我
伊、實伊——他、她
那、實那——你們
小長——後輩
囡——女兒
戶堂——地方
四遭——四周
著力——厲害
拖身體——懷孕
做娑姆——分娩
克煞種——氣量小
出老棚——露真相
死胡調——亂開玩笑
外插花——意外事
弄公調——辦事敷衍
大花頭——善於出謀劃策
勿收籽——不像樣
勿使實——不情願
做人家——勤儉持家
做手腳——舞弊
一塌刮子——全部
別(白)相客——不務正業的人
吃白食——白吃人家
三腳貓——有點小本領
塌皮——流氓、無賴
慣世——習慣
搭訕頭——爭吵
老實頭——樸實厚道
觸霉頭——倒霉
不罷——不止
碑 記
憲禁碑
康熙四十七年(1708)二月立。碑立於阮巷鎮東街朝真閣,後被阮巷街道砌於壁內。朱漕公路改建,移置鎮政府,1991年由縣博物館收藏。
碑文系江撫都院示:飭禁奸徒阻葬、強劫孀婦、開場聚賭、椏賣私鹽等發生。受害之人不時可指名具稟,即據憲案律治罪。如敢通同循庇,定予連座,斷不輕饒。為此建碑立憲。
拈花碑
立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存於茶庵(今沙積村1組內)。碑文如下:
沙溪拈花林禪院,系雍正十二年間鄉賢輪彩吳公獨力創建。院成,塑年尊大士像於其中,為眾姓瞻禮,即為附近丈人會課之所,誠善舉也。年久失修,日就傾圮,三世賢裔、歲貢生諱□雲,號立居,見而心惻,謂地方善舉莫敢輕廢,況斯院溯所自始,後之人尤有不忍聽其隳敗者。乾隆六十春,爰出資斧,整理重新,並捐田畝齋僧,比時眾共嘉之。奈經非人,以致廟貌漸頹,金光剝落,且田畝亦被私售,幾及成訟。太孺人翁氏因以重新為其任,鳩工里約堊,經宗族聚議,贖出原田,歸於住持收掌,而舊觀得以重振。及十數年來,又為風雨漂搖,柱裂牆傾,蓬棘叢生,幾成廢址。太孺人唐氏亦念斯院重建之責,匪類人任,遂乃忼慷捐金,以成其事。積善之家,後先輝映,豈不懿歟!第院鄰故多踐擾,業經錢銘等具呈請禁在縣,更恐後有不肖族人稔知斯院及田俱系吳氏捐造,不由外助,非惟無志續修,且將肆意擅賣,因命顧瑜等具呈存案外,略綴數言,勒之珉石,俾知斯院創修捐贖之始末,於以嗣前徽而杜後弊,庶得垂永遠焉。
胡姓祠堂碑
清同治三年(1864)立。立於阮巷鎮西街胡家祠堂內。碑文(節錄):
天下事有私乎?曰:有。為一己者皆私也。天下事有公平?曰:有。為眾人者皆公也。顧孟子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明乎先務之當急也。而先務孰有急於敦宗睦族者?敦宗睦族孰有急於序列昭穆者?
濟渡橋記
清光緒四年(1878)立。碑藏於風仙道院,解放後移置老鄉食堂。碑文如下:
華亭縣治之東南境,有聚曰漕涇,迤而北為橫塘,塘廣十餘丈。其地為南北要道,向設一舟以渡。渡旁岸峻,行者危之。道光辛丑,里人楊炳章築石級,又以舟寡,增渡舟一。其子達圭繼之。達圭亡而石級壞,行者危如故。於是用於思達、徐子治滄、楊子秉鉞、陸子增瑞等議建石樑,經始於乙亥五月,落成於丁丑四月,縻錢四千一百餘緡。介張公觀吉使耒為之記。張公言:諸子產不及中人,一旦興大功,至斥產以應。耒聞漕涇多偉人,張悅張鎣以政事著,包節包孝以氣節著,曹家駒有功海塘,沈湖有隱德,雖其地濱海磽狹,俗勁悍,而鄉先生流風餘韻猶有存者。夸周、徐諸子隱於市,獨能力其善於一鄉,其志趣淘足嘉矣。嗚呼,橋之濟人猶小惠也,倘諸子各竭其力,復能積穀以備凶年,建義塾以訓鄉黨子弟,其惠豈一橋比哉!書曰:吉人為善,誰曰不足!耒於諸子有厚望焉。敕授修職郎試用教諭婁縣章未撰文。
三十三位烈士墓
革命先烈雖死猶榮
為了求得解放全國,徹底肅清蔣匪殘餘以便使全國人民進行和平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我全心全意為人民解放事業而艱苦奮鬥英勇犧牲的解放軍健兒,雲集在這東海之濱,苦練技術提高奉領,進行航海作戰演習,為解放台灣作好一切準備的時候,而企圖滅絕人性的美制蔣機,於1950年1月23日,突然朝著二營健兒我們戰友與同志,進行了瘋狂殘暴的轟炸掃射,不幸奪去了三十三位同志的生命,這是何等使人悲痛!這是何等使人傷心的事情!這個日子使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個事件使我們更加悲痛與憤恨!
每一位烈士,他們是來自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從黃河珠江的每一個不同的家庭里。他們是覺悟了的優秀的中華民族的好男兒,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是為了人類的徹底解放而參加了這偉大的革命事業。他們參加了抗日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之後,又不願意那些美蔣匪幫繼續榨取人民的脂膏,不願意讓廣大的勞動人民繼續遭受著死亡的災難,因而英勇地前進著,英勇地戰鬥著!他們忍受了千辛萬苦,又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愛國自衛戰爭,他們有的光榮地參加了經歷新泰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諸戰役的鍛鍊,為黨和人民主下了不朽的功勞。
烈士們!我們深知你們是我們的先行者,是我們的榜樣!你們的精神、你們的貢獻感召著我們。你們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學生,不愧是為人民的好兒子。這使活著的我們——你們的戰友與同志,向你們宣布誓言: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承續著你們的道路,踏著你們的血跡勇猛直前!保衛祖國,全殲殘敵,把解放勝利的紅旗插遍祖國遼闊的大地,把你們的名字也隨著勝利的紅旗飄揚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以慰先烈的英靈。
烈士們!人民公敵這種毀滅性的暴行,是不會絲毫挽救他們的命運。在全國的大陸上已經勝利了,祖國的全部徹底解放就在眼前,這可以告慰先烈的。
諸位烈士們!安息吧!血債是用血來還,你們的英名永垂史冊!千古流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廿七軍八十師二三八團全體指戰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一九五○年四月廿八日敬立
文 告
新四軍安民告示
抗戰八年多,人民痛苦深,如今已勝利,和平最要緊。
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一心為人民,親自到重慶
儘量講團結,避免打內戰,全國各黨派,一致都贊成。
浙東新四軍,轉戰滬杭甬,堅決打敵偽,救民於水火。
今為顧大局,奉命向北移,路經此地過,大家莫驚擾。
本軍紀律嚴,秋毫無侵犯,買賣講公道,挑夫有酬勞。
借物必歸還,損壞照價賠,工農兵學商,人人可安心。
鄉鎮保甲長,應各盡職守,協助抗日軍,做事要熱心。
地方諸父老,敬請多指教,軍行所至處,布告眾周知。
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 何克希
副司令 張翼翔
政治委員 譚啟龍
政治部主任 張丈碧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十月
註:本文告為1945年11月4日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何克希、政委譚啟龍率部1300餘人,途徑本鎮,駐阮巷時所張貼安民告示。
古 墓
羅離基墓
區管文物,屬古葬墓類。據1960年松文字第9號通知:“查該古墓坐落在漕涇海涯村,系東周春秋時期一刺客,行俠好義,為歷史有名人物。”惜年久,尚未查到確址。
列入古墓的還有沙積村張悅祖張華甫墓、金星村殷子輅墓、涇西村包林芳墓。俱毀。
古 跡
一、石牌坊
《華亭縣誌》載,漕涇有石牌坊6座;又據<奉賢縣誌)載,阮巷有2座。現全毀。
報恩坊
在漕涇鎮北半里地五圖,明代吏部尚書張悅(生於現營房村六組張家宅)所建。悅幼年家貧,就讀本鄉村塾。其師亦姓張,師母賢,憐其貧,每日晨為悅煮雞蛋兩枚以為食。後悅官至尚書,而其師已逝世,獨師母孀居。為報師母之恩,疏請建此“報恩坊”。
高義坊
據《華亭縣誌》,為海鹽通判楊瑛所立,在漕涇鎮,久毀,無法查考。
旌節坊
漕涇鎮東街十二保有2座,分別為包志妻楊氏、張某妻楊氏而立,均坐北朝南
蔣莊鎮北十一保十一圖為陳日銘妻褚氏立,座東朝西。
阮巷鎮2座,分別為敕贈儒林郎蔣丕織續妻沈氏、蔣天璋妻葉氏而立。坐北朝南。
雲間雙鳳坊
坐落在今涇西村塑膠廠址。明嘉靖年間御史包節、包孝素以剛正不阿著稱,後人立坊以志。坊坐北朝南,寬6米,高5米,四柱三門三重樓,用青石雕琢鑲嵌而成,氣勢雄偉壯觀,形態雄嚴典雅,坊上有浮雕和匾額“雲間雙風坊”,書法秀麗,為漕涇獨特名坊。坊始毀於1958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全毀。
二、濟渡橋
又名七星橋,俗名劉家渡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5月,落成於光緒三年(1877)4月。建橋之資用去四千一百餘緡,由里人周思達、徐治滄、楊秉鉞、陸增瑞等議建。
橋位於漕涇鎮西北約2公里(今水庫村1組)處,橫跨南橫塘河西段,南北走向。橋長43.6米,六墩二枕七堍。橋堍兩頭各五石級,橋面由四條石合成,闊2.19米,共28塊條石,中堍條石長7米,橋離水面5~6米。橋東側原裝有木欄桿8柱。
三、古岡身
在沙積村7組,距漕涇鎮東北約1.5公里處,岡身(沙岡)距今已有6000~7000年,是上海西部古海岸線的遺蹟,它是在海浪作用下由死亡的海生貝類生物殼體和沙積聚而成的沙脊。由於長期以來人類活動的影響,至解放前岡身僅存比較明顯的沙岸,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民眾大量挖沙建房,海沙地(沙岡)被挖成累累深潭,如今成為養魚塘,唯有沙積村高宅基下的岡身因上面建有民房,使這一處古岡身得以保存。岡身遺址高約2米,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是研究上海乃至長江三角洲海陸變遷的地質資料“化石”,是上海地區滄海變桑田的歷史見證。
四、古海關
《閱世編》載:“關使者初至松,駐紮漴闕(缺)”。明嘉靖以後,漴缺附近受海潮頂沖,塘外海灘沖洗殆盡,岸線逼近,成為杭州灣北岸一個重要港口。崇禎時,浙閩客商販運木材至松江,經由漴缺,海船出沒。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開放海禁,漴缺設立海關。後海潮頂沖不斷西移,沙灘淤積,港口堵塞,加以漴缺鎮地勢狹小,海關始遷往上海。
五、古慈善堂
在今漕涇東街與南街弄堂口。清光緒四年(1878)婁縣貢生章耒、邑人徐治淪等倡議捐置田60畝,為施行善舉而設,協助安殮鰥寡老人,幫助領養孤兒棄嬰。
六、烈士墓
烈士墓位於鎮南村塘里,西臨中心河,經機耕路向北接滬杭公路漕涇支線。占地8.3畝。
1950年1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27軍80師238團指戰員在漕涇南厙海灘集會時,突遭台灣蔣機空襲,33名指戰員光榮犧牲,葬於今址。其後又遷入其他戰役中犧牲的烈士二名。1950年4月28日築墓立碑,1972年5月重修。周圍砌圍牆,栽松柏,正中為墓塔,高5米,寬1米,為混凝土結構,正面碑上鐫“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下署“中共漕涇公社委員會、漕涇公社管理委員會,1972年5月敬立。”背後鐫刻“革命先烈雖死猶榮”碑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27軍80師238團敬立。其後為35座烈士墓,分前後二行。墓穴前豎石碑,碑上刻有烈士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及所屬部隊番號。
1991年5月,市、縣、鄉三級民政撥款50餘萬元,再次整修烈士墓。次年3月竣工,並建烈士事跡展覽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