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渚

漓渚

漓渚位於鑑湖水系源頭,為紹興縣西南部半山區鎮,東鄰福全鎮,南連蘭亭,西接諸暨市店口鎮,北與湖塘街道、福全鎮僅一山之隔,距紹興市區13公里,離縣城柯橋18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漓渚
  • 行政區類別:鎮
  • 下轄地區:浙江紹興
  • 政府駐地:漓渚鎮橫路
  • 面積:36.6平方公里
  • 人口:23288人
基本信息,釋義,地方名,名字由來,

基本信息

漓渚鎮
漓渚漓渚
漓渚鎮鎮域面積36.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共23288人,其中農業人口19884人。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4.6億元,工農業產值16.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9%和40.1%。財政總收入2950萬元,比上年增長34.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5萬元,比上年增長90%。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6704元,比上年增長10.7%。2002年,漓渚鎮被縣委、縣府評為“六好”鄉鎮黨委。漓渚是“中國花木之鄉”。2002年,全鎮新增花木基地2593畝,比上年增長17.7%,花木總面積達20310畝,其中鎮內花木基地12820畝;花木從業人員5840人,占全鎮總勞動力的67.7%;縣級以上花木專業村12個,10畝以上花卉大戶308戶,50畝以上的大戶34戶;全鎮共有綠化工程企業7家,其中二級綠化資質企業1家,三級2家。2002年,全鎮通過自產自銷、運銷返銷、承接綠化工程實現花木銷售4.1億元,淨收入9800萬元,人均花卉收入4900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73.3%。同時,蔬菜種植、水產養殖、禽畜養殖等其他種養業也有較大發展。這年還加大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維修加固山塘水庫13隻,完成河道砌坎715米,新建水泥渠道1570米,新建機耕路3條1860米,通過土地整理,新增土地612畝。

釋義

“渚”(漢語拼音:zhǔ),《辭海》作如下釋:“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者曰渚"。《詩·召南·江有渚》:"江有渚"。《辭源》作如下釋:“渚,曰水中小塊陸地"。《詩·召南·江有渚》:"江有渚,傳渚,小洲也"。 海島,《山海經》"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獸身“。’註:"渚,島"。水邊,《國語·越語下》:"黿龜魚鱉與處……處之同渚"。’註:‘水邊亦曰渚。’”可見,渚是水中或水邊陸地,這個陸地可以是山,也可以是田,是平地,可居人或可種植莊稼。故稱渚山、渚田,據說越王句踐曾於此種蘭,故稱這為蘭渚山、蘭田。通俗點說,漓渚這個地名,就是因為境內有條江叫灕江,則江之兩岸土地就叫漓渚了。

地方名

在紹興西南山區有一個叫漓渚的寂靜小鎮,漓渚鎮位於紹興縣西南部,是“中國花木之鄉”,種養花卉運銷外地,手工開採鐵礦石,是省鋼鐵工業原料基地,有”浙江針織之鄉“美譽。

名字由來

漓渚鎮因江得名。據《越中雜識》載:“離(漓)渚,在府城西三十里,發源於西南諸山,縈迴盤旋,合於離(漓)渚”,因地有離(漓)江,江中有渚,故名。境內蘭渚山為古越王句踐植蘭之地,挺屍山一帶系漢魏六朝之文化遺存。明時,漓渚為城外關津,曰漓渚關。清曰漓渚市,民國二十一年(1932)建鎮,二十四年改鄉,二十九年復鎮。1949年5月為漓渚鄉。1984年8月為建制鎮。1992年5月,棠棣鄉併入,仍漓渚鎮。 
另據傳說范蠡當年親送西施入吳過此地時因此處離(漓)水過而成渚,故名之。《紹興縣地名志》云:“境內蘭渚山北灕江,江心有一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稱“漓渚”,因以作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