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澤園,乃古時官設的叢葬地,最早見於北宋元豐年間。明初,官改民立,始稱義冢。平江自古以來未聞有義冢。孤寡老人、流浪貧民暴屍於路並不鮮見。
《漏澤園記》是明代平江知縣蔣元敬在任上寫作的一篇記述文。文章以作者的所見所聞,由表及里,步步遞進,最後從一個父母官的角度,提出解決的辦法並身體力行予以實施。同時,對熱心慈善事業的邑民大加褒獎,充分體現了一位從政者關心民生、弘揚社會正氣的擔當和有為。
蔣元敬,生卒年不詳,常州府(今江蘇省)無錫人。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舉人。崇禎元年(1628)任湖南平江知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漏澤園記
- 創作年代:明朝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蔣元敬
昔西伯澤及枯骨,至今稱陰行善。而後世因有漏澤之設,俗名義冢雲,他郡邑在處有之。平江自二百餘年來,未聞有載之邑乘者。一切鰥寡孤獨及流亡行乞之徒,死無所歸,卒多暴露,至為蠅蚋姑嘬,鴟鳶啄食。陰雨夜啼,而青磷宵焰,聞者慘然。況於炎暑天行,脂肉流潰,腥穢上觸,尤可憫測。予司此土,不忍聞見,已創同善會,施棺殮藏。復遍訪空門官地,捐俸置買民田,以為區處。而鄉達元陽李君出三陽江背地一丘,橫順計二百二十八弓以應。邑諸生童光楚亦出沉思嶺山地一丘,橫順計二百一十弓以應。平邑於是乎始得設義冢焉。嗟乎!青山無主,白骨誰憐?衰草寒煙,髑髏滿地,方深暴露之悲。而今者,盡瘞黃壚,使遊魂共有攸棲,遺魄於焉瞑目。二君子之好行其德,殆與此山俱不朽矣。土名地址俱經申報上台,獎以“西伯再見”。爰命勒石,垂諸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