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十二首

《漁家傲十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組聯章詞。這組詞是一種敘述風土民情的新腔。十二首詞以時間為順序,描摹一年中十二個月不同的風光景物和風土人情,包括春耕、清明、端陽、七夕、中秋和冬至等民俗節慶活動。全詞在民間的優良傳統基礎上,以地方口語入詞,語言上清新活潑、自然樸實,把民歌的創作形式套用到了詞的創作中。民間的各種風俗被寫到了詞里,突破了文人詞被稱為詞為艷科、小技的界限,更大地拓展了文人詞的寫作範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漁家傲十二首
  • 作者:歐陽修
  • 創作年代北宋
  • 出處:《全宋詞
  • 作品體裁:詞
  • 別名:漁家傲·十二月鼓子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漁家傲十二首
其一
正月斗杓初轉勢,金刀剪彩功夫異。稱慶高堂歡幼稚。看柳意,遍從東面春風至。
十四新蟾圓尚未,樓前乍看紅燈試。冰散綠池泉細細。魚欲戲,園林已是花天氣。
其二
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爭先出。惟有海棠梨第一。深淺拂,天生紅粉真無匹。
畫棟歸來巢未失,雙雙款語憶飛乙。留客醉花迎曉日。金盞溢,卻憂風雨飄零疾。
其三
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歸來晚。況是踏青來處遠。猶不倦,鞦韆別閉深庭院。
更值牡丹開欲遍,酴醾壓架清香散。花底一尊誰解勸。增眷戀,東風回晚無情絆。
其四
四月園林春去後,深深密幄陰初茂。折得花枝猶在手。香滿袖,葉間梅子青如豆。
風雨時時添氣候,成行新筍霜筠厚。題就送春詩幾首。聊對酒,櫻桃色照銀盤溜。
其五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昌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䰒鬆,等閒驚破紗窗夢。
其六
六月炎天時霎雨,行雲湧出奇峰露。沼上嫩蓮腰束素。風兼露,梁王宮闕無煩暑。
畏日亭亭殘蕙炷,傍簾亂燕雙飛去。碧碗敲冰傾玉處。朝與莫,故人風快涼輕度。
其七
七月新秋風露早,渚蓮尚拆庭梧老。是處瓜華時節好。金尊倒,人間彩縷爭祈巧。
萬葉敲聲涼乍到,百蟲啼晚煙如掃。箭漏初長天杳杳。人語悄,那甚夜雨催清曉。
其八
八月秋高風歷亂,衰蘭敗芷紅蓮岸。皓月十分光正滿。清光畔,年年常願瓊筵看。
社近愁看歸去燕,江天空闊雲容漫。宋玉當時情不淺。成幽怨,鄉關萬里危腸斷。
其九
九月霜秋秋已盡,烘林敗葉紅相映。惟有東籬黃菊盛。遺金粉,人家簾幕重陽近。
曉日陰陰晴未定,授衣時節輕寒嫩。新雁一聲風又近。雲欲凝,雁來應有吾鄉信。
其十
十月小春梅蕊綻,紅爐畫閣新裝遍。鴛帳美人貪睡暖。梳洗懶,玉壺一夜輕澌滿。
樓上四垂簾不捲,天寒山色遍宜遠。風急雁行吹字斷。紅日晚,江天雪意雲撩亂。
其十一
十一月新陽排壽宴,黃鐘應管添宮線。獵獵寒威雲不捲。風頭轉,時看雪霰吹人面。
南至迎長知漏箭。書雲紀候冰生研。臘近探春春尚遠。閒庭院,梅花落盡千千片。
其十二
十二月嚴凝天地閉,莫嫌台榭無花卉。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氣,直教耳熱笙歌沸。
隴上雕鞍惟數騎,獵圍半合新霜里。霜重鼓聲寒不起。千人指,馬前一雁寒空墜。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漁家傲: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五仄韻。
2.斗杓(biāo):即斗柄。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顆為玉衡、開陽、搖光三星,形如酒斗之柄,是古人用以定時間和季節的依據。
3.金刀:剪刀之美稱。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
4.高堂:父母。李白《送張秀才參軍》:“抱劍辭高堂,將投崔冠軍。”
5.蟾:傳說中的月里蟾蜍,此處指代月亮。李白《初月》:“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時。”
6.昌杏:菖蒲與杏花。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長於水邊,根莖可入藥或作香料。《呂氏春秋·任地》:“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7.海棠梨:即海棠果。落葉小喬木,果實可食。溫庭筠《菩薩蠻》詞:“池上海棠梨,雨晴花滿枝。”
8.款語:親切交談。乙:同“鳦”,紫燕,燕子。
9.婉娩(wǎn):柔順,和順。
10.祓禊(fú xì):上巳節(三月三日)於水邊設祭洗沫,以祛除不祥,稱祓除或修禊,逐漸兼有春遊活動。
11.酴醾(tú mí):荼蘼花,落葉喬木,春末開白花,供觀賞。
12.回晚:一作“向晚。”
13.密幄:茂密的樹陰如帳幕籠蓋。
14.添氣候:大意謂天氣的變換。
15.霜筠(yún):帶著白粉的筍(竹)皮。
16.榴花:石榴花。落葉灌木。烘:燒。
17.角粽:粽子。為端午節物。
18.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綢,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19.浴蘭:以蘭(香草)湯洗沐,以祓不祥。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蓄蘭,為沐浴也。”時節動:此處指時令季節的轉換。動,指變動、變換。《周易·繫辭上》:“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20.菖蒲酒:用菖蒲葉浸制的酒。舊俗以菖蒲可以祛邪去疾。端午節亦稱菖蒲節。清尊:酒器。
21.䰒鬆(méng sōng):似醒非醒的朦朧狀態,如言睡眼惺忪。
22.霎雨:猶言陣雨。霎,霎那。
23.素:白色的生絹。
24.梁王宮闕:漢代梁孝王(劉武)的宮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稱梁園,亦稱兔園,文學之士多游聚於此。李白《贈王判官》:“荊門倒屈宋,梁苑傾鄒枚。”
25.畏日:夏日的太陽,炙熱可畏。《左傳》文公七年註:“冬日可愛,夏日可畏。”蕙炷:用香草(如蕙草)製成的爐香。
26.敲冰傾玉:取冰做冷飲消暑。玉,意謂冰晶瑩如玉。
27.故人:老友。所指未詳。風快:意謂夏日之風清爽暢快。
28.渚:水中小洲。此處指池塘。趙嘏長安晚秋》詩:“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拆:同“坼”,開。
29.是處:處處。瓜華時節:指七夕(七月七日)。《荊楚歲時記》:“牽牛星荊州呼為河鼓,主關梁;織女星即主瓜果。”《東京夢華錄·七夕》:“京師七月七日……又以瓜雕刻成花樣,謂之花瓜。”
30.祈巧:乞巧。
31.箭漏初長:意謂入秋後夜漸長,日漸短。箭漏,古代計時器。
32.歷亂:紛亂。此處指風向不定。
33.芷:白芷,香草名。多年生草本,夏天開花。
34.瓊筵:華貴的宴席。
35.社:有春、秋二社。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指秋社。
36.宋玉:戰國楚辭賦家,相傳為屈原弟子。其代表作為《九辯》。
37.鄉關:家鄉。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危:憂懼不安。
38.烘:映照,襯托。吳融沃焦山賦》:“陂陀兮壓海萬里,鴻洞兮烘天一隅。”
39.遺(wèi):贈送。金粉:菊花之金黃色花蕊,指代菊花或菊花酒。古人在重陽節有獻贈菊花酒為禮為壽之習。
40.授衣時節:九月。《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41.凝:凝聚。顏延之《還至梁城作》詩:“故國多喬木,空城凝寒雲。”今按,凝字有平仄兩讀,此處讀去聲。
42.小春:十月有“小陽春”之稱。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七:“冬月之陽,萬物歸之,以其溫暖如春,謂之小春,亦云小陽春。”
43.紅爐:汲古閣本《六一詞》作“紅樓”。
44.鴛帳:繡著鴛鴦圖案的帳子。杜牧送人》詩:“鴛鴦帳里暖芙蓉。”
45.“玉壺”句:可能是指置於窗台檐下的盛器,夜晚有一層薄薄的冰凌。玉壺,美玉製成的壺,或以玉為壺之美稱,或以為指作為計時器的漏壺,又可指月亮。輕澌(sī):薄薄的一層冰凌。
46.字:大雁飛時或成“人”字形,或成“一”字形。
47.新陽:指冬至。《周易·卦》孔疏:“冬至一陽生,是陽動用而陰復於靜也。”按,陽,指陽氣;陰,陰氣。《史記·律書》:“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亦曰一陽來復。壽宴:冬至日為君師尊長祝福之宴。見徐堅《初學記》引崔寔《四民月令》。
48.黃鐘應管:意即仲冬(或冬至)來臨。《禮記·月令》:“仲冬之月……其音羽,律中黃鐘。”黃鐘,樂律名。應,迎合,符合。管,律管。古人以律管飛灰預測節氣,不詳論。添宮線: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十二引兩說,“晉魏間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後,日添長一線”(《歲時記》);“唐宮中以女功揆日之長短,冬至後,比常日增一線之功”(《雜錄》)。
49.獵獵:風聲。
50.南至:日南至,即冬至。迎長:兼有冬至日影最長而此後白晝漸長之意。《古今事文類聚》引《玉燭寶典》:“冬至日南至,景(影)極長……律當黃鐘,其管最長,故有履長之賀。”
51.書雲紀候:大意謂在不同的節候觀察雲物的變化並記錄下來,以預測年景及人事。研:硯。
52.臘:臘月,十二月。
53.天地閉:天地陰陽之氣閉塞不能交流。《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
54.欺:抵擋。
55.“隴上”句:指冬季的狩獵。《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楊伯峻註:“蒐、苗、獮、狩皆田獵名,亦以之習武,因四時而異。”講事,講習武事。隴,通“壟”,四野間。
56.“霜重”句:李賀雁門太守行》:“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聲不起。”不起:打不響。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其一
正月北斗的斗柄剛剛轉到東方,在這個時節里,大家用金刀剪彩紙的功夫實在高。老人喜慶,小孩也歡樂。看那柳樹,東風一來,不斷長出嫩芽。
到了十四這一天晚上,月亮尚未完全圓滿,樓前已經可以看到有人初試紅燈。碧綠的池塘里還有些散冰,泉水在細細流淌。池中的魚也想嬉戲,園林中已經是百花開的天氣。
其二
二月春耕之時菖蒲與杏花生長開放叢密之後,百花依次而開。只有海棠梨開得最為鮮艷,花朵有深紅,有淺紅,深淺相間,飄拂多姿,他花難以匹敵。
燕子雙雙對對歸來,軟語呢喃,興奮地尋找舊巢,舊巢依然完好。留住客人賞花,金盞斟滿,求在花間一醉,以迎接明日朝陽。但卻憂慮春光不能長在,風雨中花朵飄零。
其三
三月清明節天氣和風麗日,上巳節又很晴爽,人們遊興大增,去水邊洗沐行修禊之禮回來已很晚了,況且又遠遊踏青。女子們春遊歸來,意猶未盡,又在深院裡盪起了鞦韆。
牡丹花已盛開,酴醾沉沉地壓在花架上。花底一壺酒,有誰懂得勸慰一下這惜春之情呢?沒有誰能做到。天晚春暮,無情的東風任由春光逝去也不加牽挽,不禁讓人更眷戀春光。
其四
四月春天已逝,紅衰翠盛,滿眼都是密茂的枝葉,如帳幕似的遮出一團團的濃蔭。春天折得的花枝還拿在手裡,花枝的香氣還拂著衣袖,樹枝樹葉間的梅子卻已經青如大豆了!
經過幾陣風雨,氣候變得更暖和了,成行的竹筍帶著厚厚的白霜節節拔高,一天一個樣子。在閒適中對酒吟詩,送別春天,鮮紅的櫻桃擺在銀盤裡,流動著耀眼的光澤。
其五
五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依依楊柳被細雨潤濕,枝葉低低沉沉地垂著。棕子用五彩的絲線纏著,用金盤盛著送上桌來,連手中的絲扇也畫上或者繡上了盤繞的雙鳳。
端午節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在熱鬧過後,酒酣耳熱,想小憩一番,不料想輕易地被驚醒了,在睡眼惺忪之時,聽到了黃鸝又在婉轉清圓的聲音。
其六
六月,夏雨忽來忽止,夏雲化無定,時或幻為異狀的山峰。池塘里的蓮莖剛剛長出來,特別柔嫩,有如生絹束腰的少女,婀娜多姿。日有輕風,夜有清露,在園林居室里,不覺暑熱。
可畏的夏日灼人如火,一絲絲風也沒有,將盡的爐香亭亭直立,連簾邊的小燕子也受不了,雙雙飛起,尋找陰涼去了。而在故人家中,卻能飲冰消暑,從早到晚,在涼快中度過。
其七
七月,在秋天的風露中,池塘里的蓮花雖還開放,庭院中的梧桐樹卻開始凋殘了。七夕節到了,家家戶戶倒滿美酒,忙著乞巧活動,向牛郎織女祈求幸福與智巧。樹林中秋風吹過,將枯的枝葉在瑟瑟作響。
回響這萬葉敲擊的是秋蟲的唧唧之聲;天宇也澄清了,長煙一空,像掃過一般。到七月末了,白晝明顯地短了,夜晚明顯地長了。夜晚在人們的悄悄語聲中,下過一陣秋雨後,時光又催來一個淒清的早晨。
其八
八月秋高風亂,蓮池旁邊的蘭、芷被凌厲的秋風吹得萎靡衰敗了。今年的中秋,萬里無雲,一輪皓月高掛,清光遍照人寰,給人以許多安慰與遐想,希望年年都能親人團聚,飲酒賞月。
秋社將至,燕子南飛,遠望江天,空闊寂寥,秋雲散漫,人的心情也難免空虛惆悵。想當年宋玉也應懷有鬱結難解的幽怨,鄉關千萬里,心裡也痛苦得如腸斷。
其九
九月起霜,秋天已經到了盡頭,逐漸凋殘的稀疏的紅葉映照著山間林野,只有菊花盛開。重陽節就要到了,要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點綴門戶。
日色沉沉,忽晴忽陰,終於感受到授衣時節的輕寒了。勁厲的西風吹過,傳來第一陣南飛大雁的鳴叫聲,天上雲朵凝聚,飛來的大雁啊,你應該捎來我家鄉的書信吧。
其十
十月小陽春,紅梅綻蕊,色彩鮮麗。在畫閣中裝點紅爐,用新開之梅裝點閨房,在溫暖的衾帳中,美人貪睡遲起,又懶於梳洗。月輪光轉,一夜之間,池塘庭院等淺水之處,已經結了一層薄冰。
樓上閨房簾幕四垂,遲起的美人也不去捲起,葉落枝疏之後,氣清天高之時,視野更開闊,山色更寥遠了。西風更緊也更厲了,吹斷了南飛雁群的行列。紅日西沉,江天間秋雲撩亂,可能要下雪了。
其十一
十一月到了黃鐘應律,一陽來復的時候,擺起壽宴隆重慶賀,享祀祖先,祝頌皇上,尊老敬長。朔風凜冽,彤雲凝而不捲,大雪紛飛,時不時地有雪珠子打到人的臉上。
從漏箭的刻度可以了解到冬至白晝最短而後則一天天白晝漸長。觀察雲物的變化記錄節候以預測年景,硯池卻生了冰。臘月將近人們盼望還遠著的春天,在庭院中閒適地觀賞梅花落下千萬片。
其十二
十二月天寒地凍,不要嫌棄亭榭樓台沒有花卉可供觀賞,在這樣的天氣里只有飲酒可以壓倒寒氣。為了增添豪氣與活力,不妨一直喝到酒酣耳熱,那笙歌助興的喧鬧如同沸騰了一般。
狩獵時,只有一小隊人馬在田野上圍了半圈,天寒霜重,鼓聲沉悶,而觀獵者仍然踴躍。忽然,大家一聲歡呼,都指向一個地方,原來是一隻大雁中箭,從寒空中直墜落到獵者馬前。

創作背景

《漁家傲十二首》屬鼓子詞。鼓子詞是宋代說唱藝術中的重要門類,胡可先認為“鼓子詞約產生於北宋,現存較早的鼓子詞有歐陽永叔詠西湖景物的《採桑子十首》,詠十二月風物的《漁家傲十二首》,趙令畤詠《會真記》的《商調蝶戀花十二首》”。鼓子詞在宋代文人學習民間詞的探索下有雅化的傾向,歐陽修的《漁家傲》十二月鼓子詞是現存較早的鼓子詞之一。《漁家傲十二首》這組聯章詞當作於宋英宗治平初年,當時歐陽修任參知政事,在東京(今河南開封)。《歐陽文忠公全集》之《近體樂府》卷二有闕名跋語云:“荊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嘗對客誦永叔小闋云:‘五彩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曰:‘三十年前見其全篇,今才記三句,乃永叔在李太尉端願席上所作十二月鼓子詞,數問人求之,不可得。’嗚呼!荊公之沒二紀,余自永平幕召還,過武陵,始得於州將李君誼,追恨荊公之不獲見也。”據此,此詞為李端願席上所作,李端願雖是皇族之後,卻與歐陽修關係甚好。可見這組詞很可能是歐陽修與朋友之間的遣興之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十二首詞為聯章鼓子詞,以時間為順序,描摹一年十二月的不同氣候特點和風土人情。歐陽修採用聯章體的形式對十二月物候風俗進行吟詠,可謂別具匠心。
第一首上闋生動地描繪了人日節(正月初七)的風俗。斗杓(斗柄)繞著北極星不停地旋轉,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正月斗柄“初轉勢”,春天來了。迎來了人日,家家戶戶的婦女們金刀剪彩,人人都使出巧心和智慧各有功夫,剪出的人物,各有特色,或貼在屏風,或戴於頭上,熱鬧非凡。還有,就是聚在一起,為父母長輩稱慶,祝他們新年健康,哄著孩子們高興,希望他們茁壯成長。看看柳色,已經染上了層滋潤的綠色,在東風中搖曳。在一派明媚的春光里,屋裡屋外都洋溢著歡樂喜慶的氣氛。下片寫元宵節。十四的月亮還不是十分圓滿無缺,樓前已經開始試燈了。燈節張燈,也是要爭奇鬥巧的,所以要預作準備,要“試”。池塘的薄冰開始融化,碧綠的池水開始流動,魚兒也開始歡快地戲水了。園林里已經陸續地有了花的顏色,花的芳香,山茶、水仙、迎春、櫻桃,次第開放,報導一個嶄新的春天來到了人間。全篇從斗柄轉勢,春風吹柳,到元宵新月,冰開魚戲,從人日到元宵寫新春的景色與人們的喜慶,表達作者的敏銳的感受,愉悅的心情和一種開朗向上的精神。
第二首寫仲春二月。仲春二月是春耕之時,但作者仍從風物著眼。菖蒲與杏花生長開放叢密之後,隨即百花依次而開,爭相迎春,而其中海棠梨最為鮮艷。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五:“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說的是桃花,這裡說海棠梨“深淺拂”,化用其意。“畫棟”二句,寫燕子歸來,雙雙對對,軟語呢喃,顯得特別可愛。它們興奮地尋找舊巢,舊巢依然完好,更增添了幾分喜氣。“留客”二句,寫金盞斟滿,留客賞花,在花間一醉。全篇都洋溢著美好的春光,從花到鳥到人,都是籠罩在春色之中,沉浸在愉悅之中。最後一句,突然個轉折:“卻憂風雨飄零疾。”花開自有花謝時,春光不能長在。在愉悅之中透露著一絲憂患,也包含著要珍惜面前的好景,及時玩賞之意。
第三首寫上巳節的活動並寓惜春之意。上片“三月”三句,清明節天氣和風麗日,隨之而來的上巳又很晴爽,河水已經有些暖意了,人們自然遊興大增,三三兩兩地去水邊洗沐,行修禊之禮,然後又遠遊踏青,回來已經很晚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汴京春遊盛況時說:“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面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飲。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可與詞意互證。“猶不”二句,則是年青女子們春遊歸來,興猶未盡,在庭院裡盪鞦韆。下片“更值”二句,寫牡丹酴醾盛開。牡丹和酴醾都是晚開的花,穀雨三候,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開到荼蘼花事了。”(王琪《春暮游小園》)“花底”三句,即緊承花事將盡之意,抒發惜春之情。花底一尊酒,可惜沒有誰能懂得勸慰一下這惜春之情。天色向晚,春光已暮,東風無情,它任由春光逝去,也不肯稍加牽挽,愛春愛花的人們自然要產生無限眷戀之心了。
第四首寫春意猶存的初夏景象。上片“四月”二句,寫春天已經逝去,花殘葉茂。“折得”三句,構句和用意都十分巧妙,應作一句讀。手法誇張而形象鮮明,時光的飛動似乎快得驚人,又似乎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在流暢爽利的言語中,包含著極豐富的感情:有些驚訝,有些惆悵迷惘,仿佛還有些喜悅。下片“風雨”二句,夏天的風雨是使草木茁壯成長的風雨,一番風雨,又一番風雨,氣候變得更暖和,竹筍節節拔高。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這種蓬蓬勃勃的生機給人的感受同樣是美好的,所以“對酒”吟詩,最後送別春天的時候,心情顯得很開朗,很舒暢。“櫻花色照銀盤溜”就是夏天帶來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溜,用以形容櫻桃的形質,以及它在銀盤之色交相輝映,非常傳神。此詞除“題就”一句稍嫌隨意之外,全篇辭情均佳。
第五首上片寫端午節的風光、習俗和生活。“五月”二句拈出兩樣最富於代表的景物,描繪仲夏的特色。石榴花開得非常妖艷,紅得有如一簇簇火苗在燃燒。石榴多開紅花,且特別鮮亮,乃至有“榴火”之稱。梁元帝蕭繹詠石榴詩》:“然燈疑夜火。“溫庭筠《海榴》:“海榴開似火。”都是以“火”喻榴花。這裡用一“烘”,更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另一方面,又有帶雨的“綠楊”,顯出濃重的綠色,沉甸甸的火紅與深綠交映,耀眼生輝。“五色”三句,寫得很美。上片五句,每一句都有顏色:石榴的火紅,垂楊的深綠,包粽子的五色絲,盛果品的金盤,畫扇上的雙風當然也是彩色的。似乎濃得有些化不開了,似乎有些炫耀場面的豪華了。其實,作者是在表達他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與欣賞。美好的春天去了,來臨的夏天也是可愛的,惜春之情又轉為愛夏之情,有開闊的胸懷,就有多方面的享受。下片“正是”二句寫端午節沐浴蘭湯,共飲菖蒲酒。沐蘭湯可以去穢潔身,飲菖蒲酒可以祛邪健身,甚至可以長生(見酈道元水經注·伊水》),都是人們祈求福佑之舉,也是活躍節日氛國的活動。“葉里”三句,也許是尚在興奮之中,並未深睡;醒來之後也並無嗔怪,因為畢竟風物美好,節日愉快,心情舒暢,黃鸝時不時地一番歌唱,是多了一種享受,一種樂趣。全篇辭語華美,色彩斑斕,足以烘托節日氣氛。唯“時節動”的說法,不是很自然,有湊韻之嫌。
第六首主要寫炎夏消暑。“六月”二句,寫夏季雲雨的特色,夏雨一霎而止,又一霎而來;夏雲翻湧,變化無定。顧愷之《神情詩》:“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這裡用“露”字,似乎奇峰不是夏雲變幻之狀,而是被夏雲遮蔽,此時忽然露出。一經加工出新,更顯詭異。“沼上”句,表現池塘里剛長出的蓮莖婀娜多姿。“風兼二句,描寫在廣闊的園林里,在軒敞的居室里,驅除了暑熱,感到清爽宜人。“畏日”二句,反接上文之“無煩暑”,寫炎熱,盛夏畢竟是炎熱的,可畏的“夏日”灼人如火,沒有一絲風。“亭亭殘蕙炷”,正是寫無風時的悶熱。接著說連燕子也受不了。“碧碗”三句,寫飲冰消暑。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汴京消夏生活云:“都人最重三伏……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通夕而罷。”其中提到冰盤,即敲冰入盤,可與此篇“敲冰傾玉”參證;通夕而罷,可與此篇“朝與夕”參證。上片用了一個“梁王宮闕的典故,多少有些突兀,在作者詩文中似無線索,疑是泛指,正如作者《病暑賦》所述,為了避暑,“吾將東走乎泰山兮……吾將西登乎崑崙兮……”亦是馳騁想像之辭,並非實事。不過,下文又有“故人”一詞,似有與“梁王”相呼應之意,果如此,則作者以某王公貴人為故人,曾於其園林避暑,然已不可確考。
第七首寫新秋氣象兼及七夕。上片“七月”二句,寫梧桐凋殘。梧桐為早凋之木,清康熙《御定廣群芳譜》記立秋之日桐葉即落,“故云:‘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是處”三句,寫七夕的乞巧活動。下片的時間向七夕之後推移,重點放在秋涼。“萬葉”二句,寫秋林秋樹。用一“敲”字,似乎是在警示人們:秋天來了。天宇澄清,長煙一空。用一“掃”字,極為生動準確。“箭漏”三句,時間再向後稍稍推移,大約是七月末了,與月初的乞巧之夜的景象已自不同。人們夜語悄悄,牽掛著一番秋雨洗過之後,迎來的將是一個淒清的秋晨。此篇所寫雖是一個月之景,而層次極為清晰,用字也很巧妙,將秋天的腳步寫得有形有聲。
第八首寫八月中秋,且漸有悲秋之思。上片“八月”二句,寫蓮池旁邊的蘭、芷雖然還有點殘紅點綴,畢竟是敵不過“歷亂”“衰”“敗”之勢了。“皓月”三句,是一轉折,萬里無雲,一輪皓月,團圞高掛,清光遍照人寰,給人以許多安慰與遐想。“年年常願瓊筵看。”寄託著一個美好的祝福,特用“瓊筵”二字,當是想起了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的“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含有年年都能親人團聚,飲酒賞月的意思。下片又是一轉折,愁緒又起。“社近”二句,寫出人的心情也難免空虛惆悵。“宋玉”三句,再進一步,引入悲秋這個題目。宋玉名作《九辯》,一開頭就說:“悲哉秋之為氣也。”全文圍繞著秋氣蕭瑟,秋容慘澹,貧士失職,羈旅無友,乃至國家命運等等來敷陳思想感情,深沉痛切。所以杜甫《詠懷古蹟》之一說:“搖落深知宋玉悲。”此篇也說宋玉“情不淺”,懷有鬱結難解的“幽怨”。“鄉關千里”,也能扣合《九辯》之“去鄉離家兮徠遠客,超逍遙兮今焉薄?”至於“危腸斷”,則極言痛苦,與作者《黃溪夜泊》之“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命意相同。此篇寫中秋望月,又納入宋玉悲秋一大段內容,情真意切,似非泛泛之筆,應景之作,可能融入了作者自己曾經有過的某些具體的經歷,比如說一貶夷陵再貶滁州時的某種感受,因而有了“年年常願瓊筵看”的心愿,以及“江天空闊”“鄉關千里”一類的喟嘆。
第九首寫暮秋景象兼及重陽感懷。上片“九月”二句,以稀疏的逐漸凋殘的紅葉(比如楓葉)映照著山間林野,做為有代表性的事物來描繪“秋已盡”的景象。“唯有”三句,寫重陽佳節。古人過重陽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或以茱萸、菊花點綴門戶。“人家簾幕重陽近。”當即包括了這些豐富的內容。下片“曉日”二句,寫天氣陰晴不定,輕寒侵人。重陽前後還有殘紅,還有黃菊,現在連陽光都是陰沉沉的。色彩不一樣了,情感也不同了。“新雁”三句的大雁、西風,不但加深了悲秋的氣氛,而且引發了濃重的鄉思。“風又勁”“雲欲凝”,與“輕寒”“曉日陰陰”相呼應,再次加重“秋已盡”的意思,而“雁來應有吾鄉信”則表達一種“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宋玉《九辯》)的遊子之悲。《漢書・蘇武傳》載蘇武被拘於匈奴,“得夜見漢使”,“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這裡用“應有,是期望之辭,以此表達思念家鄉與親人之情。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錢起《江行一百首》之十五:“渚邊新雁下,舟上獨妻涼。俱是南來客,憐君綴一行。”都是念親人嘆飄零的。此篇上片寫重陽,下片提起雁書,主題大體相同。
第十首“十月”二句,寫小陽春氣象,紅梅綻蕊,給風光景物添了鮮麗的色彩。“紅爐畫閣新裝遍。”大概不是指翻修樓閣,而是指用新開之梅裝點閨房。“鴛帳”二句,用美人貪睡遲起,又懶於梳洗,從側面烘托一種暖融融的氣氛。溫庭筠《菩薩蠻》詞:“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也是描寫美人慵倦的樣子。但一是感到舒適,一是由於寂寞,用意不同。不過,畢竟是冬天了,“玉壺”一句,即寫初冬之夜的輕寒。“樓上”三句,暗承上片之敘事。這位貪睡的美人終於梳洗結束之後,仍然不肯捲起四垂的簾幕,沒有心思去眺望一下秋景;南飛的雁群被西風吹斷了行列,因力弱而落後的雁也許還要哀鳴兩三聲。最後寫到天晚將要下雪。此篇的布局,大體是暗寫昨夜的輕寒,轉入明寫今日白天的微暖,再至傍晚的“雪意”,冬天的腳步是一陣陣地走近了。
第十一首寫冬至景象。冬至是一個大節,古人極為重視,幾乎與年節(大年初一)相提並論。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詞的上片“十一月”二句,鄭重地說到黃鐘應律,一陽來復,以後白晝漸長,是節氣轉換的大事,所以要擺“壽宴”隆重慶賀並祭祀。姚合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詩云:“獻壽人皆慶,南山復北堂。從今千萬日,此日又初長。”同樣反映了慶賀冬至的用意所在。“獵獵”三句,實寫十一月的嚴寒。下片“南至”二句,通過觀察漏箭,可知冬至白晝最短而日影最長,此後則白晝漸長。在這個“書雲紀候”之日,仍然極為寒冷,連硯池也生冰了。“臘近”三句,進步寫人們盼望春天的急迫心情和嚴寒未去的現實景象。一個“閒”字,用得極為生動,庭院是蕭索的冷落的單調的,缺少生氣的,通過庭院的“閒”,曲折地反映人的心情也有些蕭索,缺少意興。從隆重地慶賀冬至這個大節,到真正的春回大地,這段時間畢竟是太長了,需要耐心地等待。
第十二首寫冬季飲酒禦寒與觀獵。上片說十二月的嚴寒凝凍,庭榭樓台自然無花卉可以觀賞了,生活單調了,只能飲酒禦寒。“直教耳熱笙歌沸。”一個“沸”字,用得很有力量,很有氣勢,使得嚴冬驟然增加了熱度,蕭索的氛圍驟然熱烈起來,人們的身心也驟然覺著暖和了。下片寫冬季的狩獵。這不是有組織的大規模的兼有軍事意義的冬狩,只是少數人的一時消遣,活動也只是田野上。不過,儘管規模不大,儘管天寒霜重,觀獵者仍然踴躍,因為在這樣的季節里,可以消閒的有趣的活動實在太少了。所以,大家為射中一隻大雁而歡呼。這是一點小小的收穫,小小的勝利,在冷寂的冬天,給了人們一點刺激,一點興奮,從而調劑了枯燥的生活。
這十二首鼓子詞以聯章體的形式分詠十二個月的風光景物,是文學家以民間藝術形式進行創作的典範例子。據《歐陽文忠公全集》之《近體樂府》的跋語可知,這組詞在北宋至南宋之間,已廣泛流傳於湖廣、江南等地區。

名家點評

宋代朱松《六一詞跋》:政和丙申冬,余自京師過歙州,太守濠梁許君頌之席上,見許君舉荊公所記三句,且雲此詞才情有餘,他人不能道也。後十二年,建炎戊申,偶得此本於長樂同官方君。後四年,辛亥紹興二月朔,自尤溪避盜宿龍爬以待二弟,適無事,謾錄於此。
清代曹貞吉珂雪詞》蝶戀花詞序:讀《六一集》十二月鼓子詞,嫌其過於富麗。吾輩為之,正不妨作酸餡語耳。閒中試筆,即以故鄉風物語之。
清代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一:王荊公嘗對客誦永叔小闋云:“五彩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曰三十年前見其全篇,今才記三句,乃永叔在李太尉端願席上所作十二月鼓子詞,數向人求之不可得。按公此詞名漁家傲,按十二月作,如其數,皆工膩熨貼,不獨“五彩絲”佳也。
清代馮金伯詞苑萃編》卷二十三:朱晦翁示黃銖以歐陽永叔鼓子詞,蓋所以諷之也。
清末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後闋狀江山寒色,足為“清遠”二字。此調舊刻凡三十二首,以《珠玉詞》攙入,汲古閣定為二十首,此首(指其十)最為擅勝。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