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賢林
- 外文名:Full xian Lin
- 位置:位於劍川縣城城西3公里
- 特證:東北一石下垂
地理位置,風景特點,相關景致,名人吟誦,
地理位置
位於雲南省劍川縣金華山北麓的松崗山腳。 從“象鼻”下進去,水簾從眼前嘩嘩下垂。繼續躡登,則賢林滿箐,遮天蔽日。右側峻峨峭壁,左尾松林蒼翠。峭壁上,歷代名人的題字書額高鐫於上,道勁雄渾,氣勢非凡。如楊瓊的“磊坷英多”;董芳的“兩岩競翠”;何立言的“環宇神仙”;李培林的“龍津勝域”和李根源的“長劍依天”等等;字狀景,景襯字,蔚為壯觀。徐霞客記述說:“矯首上眺,或下嵌上突,或中削旁裂,或居堆,或直劈,各極騫騰。有出其上為‘天作高山’者,其字甚大,而懸穹亦甚高。或雲以蔑籮藤索從峰頂倒掛而出者。”可惜這四個字可能被樹木青苔掩蓋,至今尚未發現。
再向西登,“滿賢林”石坊高展眼前。石坊西有古樸莊重的三官殿,殿西北陡崖上,五雲樓(又叫五間樓)猶如懸在山腰,險峻異常,有大姚李寶書撰聯其上:“雲去月來山自悒;松擎岩掛閣如飛。”五雲樓真若仙境。此外,這裡還有摩空粘壁而成的西崖白衣大士和東崖的胡僧達摩,以及觀音岩與仙人床,也是遊覽的好去處。
風景特點
滿賢林的風景特點是景外有景,景上有景和景中套景,總計有十:即自滿賢林石罅出的一股溪水從下面淙淙流淌的“迎仙橋”;一岩橫障,遊人從下洞鑽入的“通靈竅”;矗立通靈岩上,雖歷經地震而不傾的“延青塔”;進山門上攀約百步,攔路大岩右側傳說呂洞賓從此岩騎驢上天留下的“仙驢跡”;緊靠五雲樓東,兩岩相壘,下大上小,十數丈高,頂端僅容兩個“仙人”在上面弈棋的“拋空石”;拋空石南,有一棵與泥塑接引佛比高的“沖霄柏”。此外,還有“競翠屏”、“彩蘭徑”和“鋤藥圃”等景點。這十個景點,趙藩都各寫有一五言律詩,給予吟頌。
相關景致
現代人對劍川滿賢林的了解非常少,但在我國著名旅遊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的遊記中,對滿賢林早有記載。在徐霞客的描寫中,滿賢林石崖危壁,險而奇妙,流水潺潺,瀑布水簾,隨處可見,蒼松翠柏隨處可見。
古老名勝添畫頁,千獅薈萃滿賢林。劍川石雕源遠流長,深受石鐘山石窟影響。在白族畫家陳永發的指導下,石雕藝人充分發揮精湛的工藝水平,目前已在滿賢林雕刻石獅2600多隻和獅王,還陳列了收集來的眾多古老石獅,被譽為“世界雙絕工程”,即在同一地點石雕獅子最多,而且有何種最大的獅王。
獅吼賢林 走進滿賢林,便走進了獅子的世界。雄距山頂的獅王高25米,身長15米,身寬12米,獨領風騷,稱絕於世。那數千頭石獅,無不顯現出生命的活力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那一組組從魏晉以來各個朝代風格的石獅和白族民間紋獅組合的獅群,透射出深邃神秘的文化氣息,令人驚嘆不已。
通靈竅 走過迎仙橋,只見一堵巨崖擋住去路。上刻“一竅通靈”及“買閒林”幾個醒目大字。石崖頂端的延青塔巍然屹立,儼然畫圖。走進石崖下文的“通靈竅”天然石門,石罅間飛瀑流濺,涼氣襲人,空中靈雨,別有一景。
碧雲坊 為一高二低三間斗拱式廈披石坊。
瓊樓仙境 大雄寶殿北側的五雲樓、雷祖殿等樓台亭閣依懸崖峭壁而建,極似瓊樓仙境。
摩天柏 神秘的摩天柏高約70米。相傳它與山腰飛閣內的接引佛比高,屢敗。後有人蒙佛雙眼,它才長成摩天巨柏,“文化大革命”中遭砍伐。砍去一半時,斧下火星四濺,令偷伐者嚇破膽,一命歸西。如今樹根只剩一半,依然鬱鬱蔥蔥,令人稀奇。
曲徑通幽 沿大雄寶殿後的石級山道前行,即達獅王處。還可通往金華山文風塔。其間小橋流水,谷幽泉美。
名人吟誦
舉人趙炳龍的《滿賢林》詩,概括了滿賢林景物特色和遊人的內心感受:“列障千尋起,懸岩百仞雄;雲飛疑石走,霞斂覺山空。竹覆普陀岸,梅遮大梵宮;此時逢少室,何事向崆峒?”難怪徐霞客於崇債十二年(1639)二月十四日,以“滿賢林為一州勝處”。而專程遊覽了一日,且“愛其幽險,為憩閣中作記者半日”,可見滿賢林景物,使之留連忘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