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營村大巴山東段。北臨漢江,隔江與湖北省鄖西縣相望,東、南部分別與湖北省鄖縣、竹山縣接壤, 西與旬陽縣相連。位於秦頭楚尾,古稱“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關南險奧,白河尤屬襟喉。”位於安康地區東部,縣境東北角,距安康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196公里(公路里程)。白河建置較早,秦置鍚縣,其後沿革多變,故城無考。明成化十二年(1476),治所設現址,縣城周長190餘丈。明末屢遭兵燹,屋毀城空。清初治所曾遷今冷水,康熙二十年(1686)復遷今址,二十五年(1691)在舊城基上築新城。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城門樓三座,加高城牆。嘉慶年間歷時三載,耗銀1萬餘兩,用工28.3萬個,築成外城。鹹豐三年(1853)對外城修補一次。縣城有內城90餘丈,外城2100餘丈,故有“雙城縣”之稱。縣城從始建到民國,歷代官吏和士紳捐資修建24次,但均無大的改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滿營村
- 地理位置:大巴山東段,北臨漢江,隔江與湖北省鄖西縣相望
- 面積:1.2平方公里
- 人口:231人
縣城環泰山而建,分為城裡與河街兩部分。城裡西靠銹屏山(天池嶺),海拔526米,山前兩溪夾泰山,東溪青風溝,東入白石河;西溪橋兒溝(古稱長春澗),北入漢水。城裡中段原為內城,建國後,原縣衙擴為縣政府機關,內城拆除。70年代後行政單位逐漸集中於城裡。80年代,從河街紅星橋沿橋兒溝至城裡北嶺段為400餘級狹而陡的石階街道;北嶺到南台街道80年代後拓寬築水泥道。下河街經清風溝至城裡,原為荒僻小徑,70年代始築公路,為城裡到河街主要通道,90年代發展成街,長1615米。河街沿泰山北麓而建,依漢水南岸,東起靈應宮,西止唐家棚,全長1.15公里;中部紅星橋將河街分為東西兩街,橋東為下河街,橋西為上河街;河街歷來是縣城商業區,昔時漢水航運便利,商幫雲集,山貨商品於此集散。80年代以來,河街商貿四季繁榮。 經30多年建設,縣城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日趨完善。1984年後,在河街臨江處修建起千米防洪河堤,拉直了河岸,兼作公路使用。1985年之後縣城建局征地供單位和居民建房,政府投資興建居民點,計建房11萬平方米,縣城人均住房8.4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