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

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偽滿洲國政府的中樞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
  • 成立時間:1932年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後,在偽國務院下設立總務廳。根據偽滿《國務院官制》的規定,總務廳是偽國務總理的幕僚機關,主要處理總理直接掌握的偽滿政府各部的機密人事,為偽滿政府中最有權力的機關,日本人充任總務廳長官,統轄各部各省的日系官吏,掌管偽滿政府的各種大權,並對偽滿政府的實際最高統治者關東軍司令官負責,即按照關東軍司令部的指示,實行總務廳中心主義。關東軍專設第四課,以加強對偽滿政府進行“內部指導”,其對口機構即是偽國務院總務廳,二者構成偽滿統治機構的真正中樞。1937年偽滿行政機構改革時,總務廳下設內務、外務、興安3個局,試圖實現以總務廳為中心的國務的集中統一。1942年後,“總務廳中心主義”更加強化,其機構亦日趨龐大。到1944年8月,發展到1局,4處和1部,即企劃局,人事處、主計處、法制處,弘報處和防空部。1945年8月,偽滿洲國瓦解,總務廳亦隨之滅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