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板山歌是獨具特色的傳統民歌,而納溪民歌中的滾板山歌更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所謂滾板山歌,即是以連續的短句,用連說帶唱的方式,節奏明快地進行演唱。這裡的連說帶唱不是指說一段唱一段說唱分開,而是指“說”就是“唱”,“唱”寓於“說”中,這也成為納溪滾板山歌的顯著特徵。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滾板山歌
- 獨具特色:傳統民歌
- 基本信息:“唱”寓於“說”中
- 寄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
- 屬於:民謠
起源,表演,
起源
“太陽出來嘛一點紅喔,那月亮出來喲都像彎弓喔,那星星啦出來喔都懸吊吊哎,那雷公忽閃喲鬧哄哄。”走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將軍村的鄉村道上,不時會聽到從田間地頭傳來的山歌,幽默、詼諧且形象生動的歌詞,讓人忍俊不禁。這便是納溪民歌——滾板山歌。
滾板山歌震天吼
“第一次聽村民唱滾板山歌是在下鄉插隊時,那場面現在都還記憶猶新。”納溪區文化館館長曾令雄介紹說。1970年,年輕的曾令雄在樂登公社(現 在的天仙鎮將軍村)插隊,當地會唱山歌的農民很多,那時候都是集體勞動,大家集聚在田地里,邊乾農活邊亮開嗓子唱山歌。滿山遍野山歌此起彼伏,動人心弦,大家乾起活來就更覺有勁。
表演
滾板山歌一人唱,眾人和,清唱無伴奏,歌詞都是人們在勞動中有感而發。當地有個叫牟二爺的,薅秧歌唱得最棒。其石包腔、老鷹腔、大河腔運用自如,還能見子打子,隨機編詞,且高音過人。薅秧歌須一人領,眾人和,牟二爺自然就成為領唱者:“(領)大田薅秧稗子多,(合)喲,依喲喲嗬嘿,(領)扯了一窩又一窩,(合)呀嘿嘿喲依喲……”看見田坎上走來一俊俏的姑娘,牟二爺馬上隨機編詞:“對面走來個花姑娘,腳上穿的花花鞋,身上穿的花衣裳。”眾人和:“喲喲依喲嘿。”看見稻田裡的秧雞,也唱,而且逗趣,“大田插秧行對行,一對秧雞來歇涼,中間撿到秧雞蛋,晚上按倒秧雞娘。”
唱山歌俘獲美人心
“大河呃,漲水嘛,起漩渦呃,你看那情妹妹,好心傷呃,想留我情哥哥吃晌午,又怕那米篩做門呃,眼睛多呃喲……”滾板山歌里的情歌,表達方式樸素、生動、幽默、風趣,頗具畫面感和形象感。關在書房裡的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米篩做門眼睛多”這么生動的比喻來,這一首首情歌也成就了一對對有情人。
天仙鎮將軍村老農陳開才,是唱滾板山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陳開才自小酷愛民歌,聽人唱一遍山歌就能記住,他會唱的民歌不計其數,並能自創歌詞。1958年,四川音樂學院教授郎毓秀到將軍村採風,對陳開才進行了指點,使他唱歌的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年三月三,當地首次舉辦民歌節,陳開才登台演唱,技壓群雄,一舉奪冠。從此,陳開才會唱山歌的美名在當地傳開了。陳開才的老伴周幫勛,當年是將軍村的一枝花,村裡的年輕人個個都喜歡,但她痴迷唱山歌,對在民歌節上一展歌喉的陳開才另眼相看。陳開才對周幫勛也心儀已久,經常在周幫勛房後放牛、砍柴時唱上一段山歌,周幫勛便躲在門後偷聽。動人的山歌終於打動了美人的芳心,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如今,兩人已年過花甲,對山歌依舊一往情深。
《攆野貓》的由來
說到滾板山歌,不能不提《攆野貓》,《攆野貓》是滾板山歌里最具代表性的曲目。2004年在第五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手邀請賽上,由瀘州四位男歌手演唱的《攆野貓》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和聲結構和詼諧風趣的表演征服了評審獲得金獎。那么,《攆野貓》是怎樣在眾多的山歌里發掘出來的呢?
1958年深秋,瀘州師範學校音樂教師王建中等人到納溪大里、龍車等地蒐集、挖掘、整理民歌。一天上午,王建中一行正行走在鄉間,猛然聽到山間傳來陣陣明快、高亢的山歌:
“十七十八年嬌,小妹也!
你在房中挑花繡朵繡花喲——鞋!”
“斗大一股黃風(兒)吹進來,
這股黃風(風)吹得哪個老表兒帶信嘍來?”
猛然一頓,又聽到對門山上有幾人一齊唱到:
“風不吹槐槐不動,妹不招郎郎不(歐)來!”
……
幾分鐘過後,民歌聲戛然而止,但王建中還沉浸在婉轉悠揚、動聽優美的民歌樂曲中。他好像置身於春暖花開的二三月,耳邊響起情侶陣陣對唱,那含蓄的情話,或吟或唱,撩撥得心上人心情蕩漾。王建中從歌聲中“醒”來後,馬上請那10多個男女一句句地教唱,他則一句句地記譜和詞。大半天的時間過去了,詞全部記好了,王建中又從頭到尾地唱給那些“師傅”聽,一個字一個字地改,一句一句地和,但就是沒那韻味。在聽“師傅”唱了幾十遍之後,王建中發現是自己沒有用韻味和感情去表達,只好重學行腔。一番“折騰”後,“師傅”才比較滿意。後來,王建中調查發現,原來這首歌名叫《攆野貓》,是大里一帶最有特色、最出名的民歌。這一發現,讓王建中興奮不已。
回到瀘州後,王建中又請來當時宜賓音樂方面最有權威的王立三,一同對《攆野貓》的詞曲進行整理。當時,帶隊到瀘州指導文藝採風的郎毓秀在聽了這首歌以後,同樣興奮不已。她覺得這首歌很有地方特色,有意境,曲調優美,具有很高的“賣點”,建議對其進行開發研究,並對修改提出了意見。
2002年,剛剛調入納溪區文化館的曾令雄再次對《攆野貓》進行了改編,並大膽嘗試將獨唱曲目改編成了男聲四重唱,使《攆野貓》在各種比賽中連連奪魁。
原生態與現代文化的交鋒
歲月的變遷、時代的進步,使原有的生產方式轉變,加之現代文化的衝擊,現今很少有人會唱山歌了。納溪區將軍村66歲的老農郭章福說,近幾年再也沒有放開嗓門大聲唱山歌了,只是幹活時自個兒小聲哼哼。“為什麼不放開嗓子唱呢?”筆者問。“現在大家幹活都是各乾各的,沒有過去那種唱歌的環境了。即使你大聲唱,也不會有人來應和。”
郭章福告訴筆者,村里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了,在家的也只喜歡唱唱流行歌曲。據納溪區文體局調查,能演唱滾板山歌的不足30人,且多為五六十歲的老人。
為讓滾板山歌這塊文化瑰寶重放異彩,納溪區對納溪民歌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用文字、錄音、數位化多媒體等手段,將滾板山歌真實、全面、系統地保存下來,並編輯出版《納溪民歌精選》,共收錄滾板山歌76首。2007年3月,納溪滾板山歌進入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納溪區正大力推廣滾板山歌,正在編制滾板山歌的地方教材,今後將進入校園,讓學生們了解滾板山歌,當地還成立滾板山歌小型專業演唱隊,設立滾板山歌傳人保護基金;通過對全區中國小音樂教師、鎮文化幹事、旅遊餐飲服務行業人員培訓等各種手段,讓滾板山歌走出“深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