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珦(754—840),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天性聰明,學問淵深,凡百家末藝無不參究。唐建中元年(780)進士,所試進賢冠賦《釋奠日國學聽雅頌》詩,為世傳誦。歷官四門博士、歙州績溪令、鳳翔少尹、太常博士、禮部侍郎、太子右庶子正議大夫。為人超逸,不入羈絆。珦慕陶淵明之所為,每謂其為“不入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奉德宗詔賜座鼓琴,以《空山夜月曲》撫弦發操,後又作《君臣慶會譜》。唐太和二年(828),致仕還鄉,詔賜新第於白沙溪口(今婺城區楊塘下),以舊宅捐為紫岩鄉西安教院。珦與同邑舒元輿、同郡馮定及白居易、劉禹錫友善,各贈詩賦。開成五年(840)卒,贈戶部尚書,左僕射,賜金紫。 著有《梅窗集》《周易通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滕珦
- 外文名:無
- 別名:無
- 國籍:中國唐朝
- 民族:漢
- 出生地:金華蘭溪邑南鄉人(今上華街道寺前村人)
- 出生日期:754年
- 逝世日期:840年
- 職業:詩人,官吏
- 畢業院校:無
- 信仰:不詳
- 主要成就:《卷亡》傳於世。
- 代表作品: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太學時觀禮)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歷史記載,家庭情況,作品簡介,
人物簡介
婺州(今浙江金華)人。登進士第。元和七年任太學博士,歷茂王傅。大和三年以右庶子致仕,歸老婺州。《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滕珦集》,卷亡,今佚。《全唐詩》卷二五三存其詩一首,《唐文拾遺》卷二九存其文一篇。
滕珦
[唐](約公元八O四年前後在世)字不詳,東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德宗貞元末前後在世。歷茂王傳。太和初,(公元八二七年)以右庶子致仕。四品官給券還鄉,自珦始。珦著有文集若干卷,(《新唐書藝文志》注云:卷亡)傳於世。
歷史記載
《光緒蘭溪縣誌》記載:“滕珦,邑南鄉人,兄弟三人,珦居次,天性明敏,學問淵深,凡百家末藝無不參究。登建中元年進士第,所試《進賢冠賦釋奠日國學聽雅頌詩》為世傳誦。歷官四門博士、歙州績溪令、鳳翔少尹、太常博士、禮部侍郎、太子右庶子、正議大夫。”“太和二年,奉旨紿券還鄉,詔賜新第於白沙溪口(今名楊塘下,屬湯溪境,距邑城五十里,族居繁盛,皆珦之子姓也。),以舊宅舍為佛寺(即紫岩鄉西安教院)。與白樂天、劉禹錫友善,歸之日各賦詩贈別。開成五年薨,年八十有七,贈戶部尚書左僕射。”
家庭情況
珦子三。
長子遂,官至侍御史,人祀姑蘇名宦。
次子邁,元和十一年(816)進士,官至侍御史、台楚吉江諸州刺史,詩名與劉禹錫、杜牧相頡頒。
三子邈,元和八年(813)進士,官殿中侍御史兼內供奉。
作品簡介
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唐·滕珦
太學時觀禮,東方曉色分。
威儀何棣棣,環佩又紛紛。
古樂從空盡,清歌幾處聞。
六和成遠吹,九奏動行雲。
聖上尊儒學,春秋奠茂勛。
幸因陪齒列,聊以頌斯文。
第二百五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