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滎陽學派
- 創始年代:北宋
學術主張,主要著作,評論,
學術主張
滎陽學派為學,“不主一門,不私一說”,泛讀百家之書,但仍以《六經》等儒家經典為主,尤其重視“易學”。集眾家議論,確立自家“修身為本”之學說,特別注重個人修養。謂“人君之學,不在於遍讀雜書,多知小事,在於‘正心誠意”。認為只有“正心誠意”,才能“天下自化”,如果“身不能修,雖左右之人,且不能喻,況天下乎!”主張個人修養當以“正心誠意”為主,致力於“克己”,“自攻其惡,日夜且自‘族檢,絲毫不盡,即不謙於心矣”。
除主張“克己”自修以外,他們也重視教育,認為“中人以下,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未之有也。”認為經過自我修養和教育,“人皆可以為堯舜”,以為“世人喜言‘無好人’三字者,可謂自賊者也”,說“子產言民不可逞、度不可改”,是沒有“君子氣象”。希哲晚年從高僧游,盡究其道,認為“佛氏之道,與吾聖人吻合”,與其師門程氏之學相背。(《宋元學案》卷二十三《滎陽學案》)
主要著作
評論
此派為學“不主一門,不私一說”,成為呂氏家學傳統,對後世影響很大。南宋朱熹則認為其學“博而雜”。“流於異學”,以“佛與聖人合”,尤為“錯謬”。
清人全祖望認為此派出人數家,“而歸宿於程氏,集益之功,至廣且大。然晚年又學佛,則申公(呂公著)家學未醇之害也。要之滎陽之可以為後世師者,終得力於儒。”(《宋元學案》卷二十三《滎陽學案》)此派門人呂本中另創“紫微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