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滇藏鐵路是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是繼青藏鐵路之後規劃的第二條進藏鐵路。途經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全長約1500km。由於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附近,滇藏鐵路沿線地質條件比青藏鐵路更複雜,難度更大。該鐵路工程採取分段規劃的新思路,在本項目執行期間,大理-麗江段已經開工建設,麗江-香格里拉段正在選線,香格里拉-林芝段納入中長期規劃,林芝-拉薩段作為近期規劃重點。鑒於滇藏鐵路沿線前瞻性區域工程地質和地質災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匱乏,從國家重大工程安全考慮,開展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及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調查評價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工程實際意義。 項目總體目標任務為:結合滇藏鐵路工程規劃和建設,開展鐵路沿線活動構造與地質災害調查,利用現代先進技術查明研究區新構造活動特徵和重要活動斷裂分布特徵,進行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及重大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系統總結研究區新構造運動的地質災害效應,為滇藏鐵路工程規劃、設計和重大工程地質問題的解決提供科學依據和相關地質資料。 主要創新成果:(1)系統開展了鐵路沿線新構造運動特徵研究,首次編制了青藏高原東南緣夷平面分布圖,建立了鐵路沿線第四紀地層對比框架;(2)探索了高山峽谷區活動斷裂調查和研究方法,厘定了鐵路沿線13條全新世或晚更新世以來的活動斷裂帶,提出了活動斷裂工程影響範圍定量分級方法;(3)基於GPS位移監測資料和地質綜合分析,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構造應力場反演,揭示了區域新構造運動的動力學機制;(4)在區域地質背景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評價指標體系,採用基於ArcGIS的信息加權疊加模型,開展了區域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為鐵路規劃和選線提供了依據;(5)提出了近場區鐵路線狀工程場地穩定性評價方法體系,基於ArcGIS平台開展了麗江-香格里拉段鐵路工程場地穩定性定量評價,並提出了線路最佳化建議;(6)對鐵路規劃中可能遇到的重大地質災害和工程地質問題進行了系統調查和預測評價,深入研究了鐵路沿線特殊岩土體的主要工程特性,特別是對粘土化蝕變岩和冰磧/冰水礫岩的研究填補了該區相關研究的空白;(7)提出和建立了第四紀工程地質學理論研究架構,促進了工程地質套用基礎理論的源頭創新。 成果套用情況:(1)相關成果已套用於滇藏鐵路大理-麗江段的建設中,提出的麗江-香格里拉段線路最佳化建議已被昆明鐵路局滇西鐵路建設指揮部採納,節省投資約4.3億元;(2)相關成果被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西藏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在生產、科研和教學中套用;(3)在新構造與地質災害領域人才梯隊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項目組主要成員後期成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應急地質調查的骨幹力量,多人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榮譽稱號;(4)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論文32篇,出版專著2部,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重大地質災害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