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禾優615

滇禾優615,粳型三系雜交水稻,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雲南禾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育,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500-1950米地區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滇禾優615
  • 選育單位: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雲南禾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親本來源:H479A(♀)  南615(♂)
  • 品種類型:粳型三系雜交水稻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適宜範圍,試種實驗,

特徵特性

粳型三系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72.3天,株高98.4厘米,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穗長19.9厘米,穗總粒數146.6粒,穗實粒數118.4粒,千粒重23.85克,畝有效穗25.67萬穗,成穗率78.05%,落粒性好。抗性鑑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病級3.9、穗瘟損失率指數病級3,高抗白葉枯病稻曲病,中抗紋枯病。品質分析:出糙率81.2 %,精米率72.3%,整精米率68.1%,粒長5.2mm,粒型長/寬比2.0,堊白粒率10%,堊白度2.2%、直鏈澱粉15.1 %、膠稠度60mm、鹼消值6.8級、透明1級、水份13.6%,達到國家優質2級標準。
粳型雜交水稻品種。在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77.0天,比對照滇禾優55早熟2.4天。株高107.0厘米,穗長20.9厘米,每畝有效穗數22.4萬穗,每穗總粒數165.1粒,結實率85.5%,千粒重23.8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3.5、3.8,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耐冷性5級,中感稻瘟病,耐冷性一般,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5%,整精米率69.1%,粒長5.2毫米,長寬比1.9,堊白度1.6%,透明度1級,鹼消值7.0級,膠稠度6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7%,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NY/T593-2013)標準三級。

產量表現

參加2015-2016年雲南省雜交粳稻品種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99.3千克,比對照增產2.87%、增產點次率68.75%。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0.9千克、比對照增產10.27%、增產點率80%。
2019年參加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組特殊類型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39.7千克,比對照增產8.4%;2020續試平均畝產721.9千克,比對照增產6.5%;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30.8千克,比對照增產7.5%;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77.3千克,比對照增產10.7%。
2022年7月14日,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和雲南金鼎禾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在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實施的3800畝連片國家優質食味金獎品種“滇禾優615”標準化、輕簡化種子生產經專家組實測驗收,平均畝產達602.4斤,創滇型雜交粳稻規範化制種的高產水平。
2022年10月,雲南省普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寧洱縣勐先鎮謙樂村示範種植的153畝山地旱種雜交稻試種成功,畝產達616公斤。品種為“滇禾優615”,通過專家組測產驗收,達到預期目標。 12月,楚雄州愛尼山鄉大箐村60畝旱種雜交稻“滇禾優615” ,平均畝產629.93千克。
2023年10月,茨院鄉和諧社區9組趙吉本家種植的水稻畝產951.63公斤,創造了魯甸水稻高產新紀錄。

栽培要點

購買合格種子,培育帶櫱壯秧,適時移栽、杜絕栽老秧,合理密植、進行規範栽培,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科學管水,綜合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穫。
在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一般3月中旬-4月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0千克,大田畝用種量1.5-2.0千克。水育秧移栽葉齡5.0葉左右,秧齡控制在45天以內。栽插株行距12.0厘米×22.0厘米,每畝插足基本苗3萬以上。科學施肥,培育帶櫱壯秧,合理密植,主攻有效穗,提高結實率。其他田間管理、栽培和收穫措施均按該類型品種常規方法實施。根據當地水稻種植技術防治病蟲害。

適宜範圍

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500-1950米地區種植。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四川省和貴州省海拔1400米以上稻區、雲南省海拔1450-1900米稻區,以及陝西省漢中海拔800-1000米秈粳混栽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粳稻種植。

試種實驗

2022年4月,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上江鎮蠻英村,“滇禾優615”水稻正式試種,開啟了在怒江州的首次旱種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