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味文化

滇味文化

《滇味文化》是2008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全成。全書分雲南滄桑、民族文化、雲南風俗、雲南韻味、雲南風情五篇,全景式介紹了雲南各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

基本介紹

  • 書名:滇味文化
  • 作者王全成
  • ISBN:7800093808,9787800093807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文化試讀,第一章,第二章,

內容簡介

《滇味文化》以歷史為經,文化發展為緯,廣采素材,精心勾沉,細加整理,全面而系統地描繪了雲南這塊神秘土地的滄桑歷史、風土人情、文化民俗、宗教信仰以及物華天寶,揭示出滇味文化的真諦。閱讀《滇味文化》,如徜徉雲南大地,不斷領略、欣賞滇味文化的神秘內涵,堪稱一部關於滇味文化的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

見證一段無法重來,更無法替代的滄桑歷路。
訴說一個古老王國的神秘莫測,揭開一個邊遠文明與中原文明千思萬縷的淵源,展現多民族、多文化交融、衍生的獨特文化,讓滇王國的輝煌歷史昭示天下,怪異民俗里,凝結著一段傷痕的歷史;文明遺蹟中,鐫刻著一個邊城的自強歷路,靜靜感受一處不一樣的文明,慢慢看清一張迥異的面孔,這就是雲南。
彩雲之南,滇文化,一個失落的文明,沒有史書記載給後人。大家只知道這個燦爛的文化在戰國初期突然出現,末年突然消失,失去了傳承,再也沒有了任何跡象。直到出土了大批青銅器後,這個古老的文化才浮現在世人面前。
——小說《國寶》作者神之志願
兩乾多年前,世人就知道夜郎自大,孰不知最先流露出自大情緒的應該是滇人。《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滇王與漢使者霞曰:‘漢與我孰大?’及夜郎侯亦然。”
——佚名
滇文化是雲南青銅時代的文明之光,其價值和造詣都非同小可。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董琦

目錄

第一篇 雲南淪桑
第一章 歷史沿革
第二章 史前遺蹟
第三章 歷史印痕
第二篇 民族文化
第一章 雲南漢文化
第二章 傣族文化
第三章 彝族文化
第四章 瑤族文化
第五章 阿昌族文化
第六章 哈尼族文化
第七章 白族文化
第八章 苗族文化
第九章 僳僳族文化
第十章 布朗族文化
第十一章 基諾族文化
第十二章 拉祜族文化
第十三章 怒族文化
第十四章 納西族文化
第十五章 佤族文化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
第十七章 布依族文化
第十八章 獨龍族文化
第十九章 景頗族文化
第二十章 德昂族文化
第二十一章 摩梭人文化
第三篇 雲南風俗
第一章 古老傳說
第二章 奇異民俗
第三章 特色小吃
第四章 種類繁多的茶
第四篇 雲南韻味
第一章 滇味藝術
第二章 特色手工藝品
第三章 獨特民居
第四章 雲南老字號
第五篇 雲南風情
第一章 天然仙境
第二章 雲南石窟
第三章 雲南寺廟

文化試讀

第一章

歷史沿革
從元謀人開始,雲南就揭開了嶄新的一頁,此後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宋元明清時期,這裡都發生了太多太多精彩的故事,傳遞著人類文明的火種,延續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一、原始時期的雲南 要說雲南的歷史,就應該從元謀人說起,正是他們開啟了中國最早的文明,也讓雲南這塊土地有了更加厚重的歷史積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是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也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因在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其化石而得名,距今約170萬年。在原始社會,元謀人生活在金沙江邊群山之間的雲南元謀縣。那裡天氣炎熱、氣候乾燥,龍川江緩緩流過。據考古和古生物化石等地質資料研究發現:大約170萬年前,也就是“元謀人”生活的時期,這裡曾是溫暖濕潤的草原和森林地帶,丘陵之間分布著很多湖沼和草原。與元謀人一同生活的哺乳動物有雲南馬、雲南水鹿、枝角鹿、劍齒象、豪豬、爪獸、竹鼠、水牛、狍、豬、軸鹿等;植物有松、杉、銀杏、蕨類等。 1965年5月初,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錢方、浦慶余等人,來到元謀盆地上那蚌村後的西北山坡上進行考察,最終從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地層中發現了兩顆類人的牙齒化石。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確認:這兩顆牙齒化石為原始人類所有,屬直立人種中的一個新亞種——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此後,為了確定化石的年代,中科院使用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古地磁學方法,測定元謀人的生存年代距今約170萬年。 發現元謀人的牙齒後,考古與地質工作者又在這裡發現了17件石製品——尖狀器、刮削器和砍砸器,經高科技研究和鑑別,它們都屬舊石器。此外,考古和地質工作者還在同一地層中發現了很多碳屑和部分燒焦的骨頭,在有碳屑的地方還發現了一些動物化石。這些跡象都揭示了元謀人的生存狀態:他們不僅會製造器具,還會用自己製造的工具從事狩獵活動。此外,他們還懂得用火,知道用火燒食獵物,這些都說明元謀人已經開始擺脫茹毛飲血的時代。 元謀人的發現將人類的歷史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揭示古人類演化和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二、戰國時期的雲南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中原群雄逐鹿,各國競相較量國力。其中的楚國與其他中原各國相比,農業落後,兵力不強。但楚人尚武,勇武善戰的楚人常常以戰爭的形式來開疆拓土,先後滅了越國、魯國等東方大國。接著,楚王又看中了雲南的土地,派遣大將莊跤率兵攻取雲南。莊跤不負楚王所望,很快就占領了雲南的大部分地區。 當時,中原的秦國已經打敗魏、韓、趙三國,由此形成以秦、魏、韓為一方,齊和楚為另一方的兩大軍事集團相對立的局面。為了擴充疆土,秦國很想攻打齊國。但是,齊楚聯盟的實力也很強,想要攻齊,肯定會遭到楚國的夾擊。於是,秦王派張儀去楚國,許諾割地600里,要楚與齊絕交,以此破壞齊楚的軍事聯盟。結果,當楚懷王與齊斷交並派使者到秦國索要田地時,張儀卻說只許給楚國6里。楚懷王大怒,當即派大將軍屈丐率軍攻秦。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軍在丹陽(陝西、河南間丹江地區)、藍田(今湖北鐘祥)與楚軍作戰。秦惠文王派庶長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軍迎戰,韓國也派兵相助。 在丹陽,秦國施計離間楚國大將之間的關係,使他們互不配合,最終大敗楚軍,俘獲了屈丐、裨將逢、侯醜等70多名將領,斬首楚軍8萬多人。隨後,秦又派遣大軍攻取了楚國的漢中(陝西漢中),置漢中郡。楚懷王不甘心失敗,調遣國內所有兵力再度北上攻秦。兩軍在藍田會戰,楚軍再次大敗。乘楚國空虛,韓、魏配合秦軍攻占了楚地襄樊北,楚懷王被迫撤軍,向秦國割地求和。楚國戰敗後,莊跤的退路被切斷,他已無法回到中原,便在雲南建立了滇國,自立為王,稱“滇王”。 三、秦朝時期的雲南 公元前226年,秦為了一統天下,開始了攻占楚國的戰爭。秦將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兵分兩路進攻楚國。公元前225年,李信率軍進攻平輿(今河南平輿西北),蒙武率軍攻打寢(今河南沈丘東南),兩軍均擊敗楚軍,並在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會師。楚王急忙派大將項燕率軍反擊,楚軍在項燕的帶領下尾隨秦軍,並趁秦軍輕敵之時突然襲擊,大敗秦軍,李信等率領殘兵逃回秦國。 此次大敗對秦王嬴政的打擊很大,他親赴頻陽(陝西蒲城)王翦家,請他出山統兵出征,並按他的要求調軍60萬歸其指揮。公元前224年,王翦和蒙武同率60萬大軍再攻楚國,楚王也徵調全國兵力,命項燕率領與秦軍進行決戰。王翦採取堅壁自守、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方針,不理會楚軍的多次挑戰。楚軍因長時間求戰不得,鬥志鬆懈,項燕見狀只好率軍東撤。王翦抓住戰機,挑選精兵追擊,並在蘄南大敗楚軍,殺死項燕。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進攻楚國,很快就攻占了楚都壽春(安徽壽縣),俘獲楚王,楚國滅亡。王翦帶軍繼續南下,一直打到雲南,占領了楚國的全部土地,並滅了滇國。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改變歷來的帝王稱號,稱自己為“皇帝”;對中央政治體制進行改革,設立三公九卿(三公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要求官吏必須通曉法律,並制定處罰官吏的法令,加重處罰官吏的犯法行為……由於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辦事效率很高。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在全國設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是縣令或縣長,縣以下依次是鄉、亭、里、什、伍。除了政治體制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比如修造西起隴西的林洮、東到遼東的長城,以鹹陽為中心修建官道等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加強了對南方地區的統治,在雲南設定了桂林和象郡,並開了“五尺道”。五尺道位於鹽津縣豆沙關,因所修建的路寬僅為5尺而得名。它的開闢溝通了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鹹陽與雲南的聯繫,使雲南成為秦帝國的一部分。如今殘存的五尺道長約350米,道寬5尺,每級階梯寬窄高矮不等。五尺道旁的崖壁上有唐袁滋摩崖石刻,而且從關河東岸上緣三曲至摩崖的路面上還留有數十個馬蹄痕。修五尺道的漢族人便是首批進入雲南的漢族人,聲勢浩大的漢民族遷徙史由此肇始。只不過當時秦朝的勢力僅存在於今天的雲南東北部,進入雲南的漢族人數量十分有限。 四、漢朝時期的雲南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之後他做了幾件大事:縮小相權、削去王國、改革兵制、專管鹽鐵,並初步建立了系統完整的以法治國的政治制度;將儒學提升為國家宗教,建立了以國家為本位的政治統治意識形態,並掌控了主流輿論,為士族和社會樹立價值標準;廢除了宗法制,建立了行政官僚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打退了匈奴對中原的入侵,並制定了遠大的外交戰略,通過文治武功使漢帝國成為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 漢武帝眼界開闊,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南海與西域。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率巴蜀的軍隊進入雲南,設益州郡,下屬24縣。郡府設在滇池縣(今晉寧),而“雲南”為其中一個縣,縣城設在今天的祥雲縣。漢王朝的進入改變了原先該地部落相互對立和不相統屬的狀況,並給當時的雲南地區注入了一些先進的封建生產關係。 漢武帝還從內地派來大量漢族官兵進駐雲南,其中一部分人就留居在了當地。那時,朝廷為了開發西南蠻夷地區,急需大批士兵,但中原的漢族兵源不足,於是赦免了一批罪人,讓他們到雲南戍邊屯墾。這些人大多沒有再返回原籍,成為西漢時期雲南的漢族人口。當時漢族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的東北和滇池地區,數量少,勢力也比較弱小。到了東漢時期,進入雲南的漢族就比較多了,並開始成為地方上的實力人物,還出現了一些南中大姓,漢民族遷往雲南的高潮由此發軔。 這一時期雲南地區已開始使用青銅工具和牛耕,進一步提高了農業耕作水平和生產效率。中原高超的冶煉技術進入雲南,在這裡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當代出土的各種青銅器物,都顯示出當時藝術家們精湛的技藝。當時,雲南的畜牧業也很發達,到處都是大群放牧的牛、馬、羊等。此外,漢武帝還派唐蒙帶人擴建了秦國的“五尺道”,並改名為“西南夷道”。修路時,為了避免千里運糧的難處,朝廷招募了很多內地漢族人到滇東北一帶進行開墾種植。同時,他還組織人力開鑿博南古道,促進商賈和貿易往來,使雲南與東南亞各國,尤其是緬甸、印度開展積極的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武開滇”。 五、初唐時期的雲南 時間又推移到唐朝初期,分布在洱海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部落在經過多次相互兼併後,形成了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等六大部落,歷史上稱為“六詔”。“詔”義為王或首領。從地理位置看,越析詔在今雲南賓川;浪穹詔在今洱源;邆賧詔在今洱源東南鄧川;施浪詔在今洱源東;蒙舍詔與蒙巂詔在今巍山北境。其中,蒙舍詔位於諸詔之南,又稱南詔。六詔各有首領,互不臣屬,常常兵刃相見,各詔百姓的生活都十分艱苦。此時,唐王朝控制了金沙江以南地區,朝廷每年募兵數千前去鎮守。大臣司馬成琛上任為瀘南七鎮,在這裡駐紮了很多蜀兵,這些士兵大多紮根於此而未返回故鄉。 洱海風光 唐朝初年,唐王為了消除吐蕃在洱海地區的勢力,開始有意識地扶植南詔,南詔很快臣服於唐朝。開元十六年(728年),南詔王盛邏皮去世,他的兒子皮邏閣即位,成為南詔第四世王。皮邏閣很有野心,一心想統一六詔,於是利用唐王朝的扶持兼併了與自己最近的蒙巂詔。隨著勢力的擴大,此後他又相繼兼併其他四詔,統一了六詔。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王封皮邏閣為“越國公”,隨後又封他為“雲南王”。同年,皮邏閣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縣)。此時的南詔還驅逐了洱海地區的吐蕃勢力,建立了以彝族、白族先民為主的南詔政權。統一六詔之後,皮邏閣採取多種措施發展生產,並使用牛耕開闢田地,糧食產量得到提高,當地經濟日益發展。此後,皮邏閣和其子閣邏風在唐朝的支持下,逐步兼併了東爨和西爨,南詔的勢力開始發展到滇東,皮邏閣的聲望和影響也越來越大。公元748年,皮邏閣去世。六詔統一後,南詔與唐朝發生過幾次戰爭,並虜獲很多漢族人口,包括士兵、官吏、詩人、技工及普通百姓,彼此關係持續緊張了幾年。這些人進入雲南後,他們帶來的漢文化對雲南地方的民族文化影響很大。 六詔統一,建立以雲南為中心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南詔王國,這屬於皮邏閣一生的豐功偉績。同時,南詔王國的成立使其成為唐朝的西南屏障,加強了雲南與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對雲南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晚唐至宋朝時期的雲南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王國政權崩潰,待其最後一個國君舜化貞死後,重臣鄭買嗣趁機發動政變,自立為王,改國號為“長和”,可只經歷三代就滅亡了。權臣楊乾貞弒殺君王后,擁立趙善政為君,改國號“天興”,但趙善政只當了10個月的國王就被楊乾貞廢掉。楊乾貞遂自己稱王,改國號為“義寧”,但他治國無方,激起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在此時,段思平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 公元893年,段思平出生在雲南大理喜洲,祖上世代為南詔大臣。他誕生時,家庭已是沒落貴族。段思平才幹出眾、武藝超群,在鄭買嗣滅南詔後曾為小府副將,後因立戰功升任通海節度使,成為威震一方的大將。 楊乾貞為人貪婪殘暴,民怨極大;段思平則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楊乾貞聽到訊息後非常害怕,多次派人追捕段思平,想除掉威脅自己權位的心腹大患,而段思平卻多次化險為夷。 為了徹底擺脫險境,段思平決定推翻楊乾貞的統治。他提出“減一半稅糧、少三年徭役”的口號,獲得了奴隸和農奴的積極回響,勢力由此大增。在取得滇東三十七部的支持後,他於公元937年2月舉行起義。大軍率先攻占下關,接著攻占大理,很快就消滅了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封建政權,並定都羊苴咩城。 段思平即位後,實現了起義前的諾言——釋放奴隸、減輕賦稅、赦免徭役3年;大張旗鼓地進行改革,廢除奴隸制,建立並推行了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此外,段思平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開墾農田,推廣鐵制農具與漢族的先進耕作技術。他還鼓勵發展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使大理國的社會經濟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恢復與發展。 公元944年,段思平在巡視鄧州時病逝,其子段思英繼位。此後相繼由思聰、素順、素英、素廉、素隆、素真、素興、思廉、廉義、壽輝繼位。段正明登基後,在位20年。到公元1094年,權臣高升泰有了私心。他策動群臣逼宮,大臣們以段正明“為君不振,人心歸高氏”為由,請其讓位給高升泰。高升泰假裝拗不過群臣,迫段正明禪讓後為僧。他在登基稱帝後,改國號為“大中國”。多年之後,高升泰病重,臨終前對兒子高泰明說:自己之所以能立國,是因為當時的段氏勢弱,自己死後一定要把國政還給段氏。 高泰明遵守父命,將王位還給了段氏,立段正淳為皇帝,自己為相,同時恢復“大理”國號。當段正淳禪位為僧後,其子正嚴(即段和譽)即位,在位近40年,其間勤理政事,國力較為鼎盛。正嚴年老後,皇位由其子段正興繼承,沒過多久,段正興出家為僧,皇位由其子段智興繼承。智興信奉佛教,在位期間修了60多座佛寺。他死後,其子智廉即位,但只當了4年皇帝就駕崩了,他的弟弟智祥即位後,廣納賢才,發展農業,國家更為繁榮強大。此時,一些漢族人被漸漸夷化,且有大批漢族人從內地遷移到雲南。 公元1244年,忽必烈率軍攻打大理。當大軍到達今天的麗江時,忽必烈採納姚樞等人的建議,下了止殺令,禁止屠城,同時派使者前去勸降。大理相國高太祥堅決主張抵抗,並殺了使者。皇帝段祥興便派大將高禾出戰,忽必烈沒有實現占領大理的願望。1253年,段祥興死,其子段子興即位。忽必烈再次率軍進攻大理,大軍直逼羊苴咩城,大理王段子興背城出戰,慘遭大敗。當年的12月12日,羊苴咩城被攻破,段子興出逃。次年春天,段子興在宜良被俘虜,大理國滅亡。 大理國從創建到滅亡,歷經316年和22位皇帝,其中共有9位皇帝在崇聖寺出家為僧,堪稱皇帝出家人數最多的“國家”。 七、元朝時期的雲南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征雲南,攻破大理國,並抽調很多漢族軍隊來雲南屯田戍守,主要分布在保山以東、紅河以北的地區。1267—1271年,忽必烈第五子忽哥赤為雲南王。這一時期,蒙宋戰爭已經展開,忽必烈開始攻打南宋,進行統一全國的作戰。蒙哥汗在攻宋時,命喪釣魚城(四川合川),忽必烈在開平(內蒙古正蘭旗)繼汗位,為元世祖。很快,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和林(蒙古烏蘭巴托西南的喀拉和林)稱帝。忽必烈為討伐阿里不哥,暫與南宋息兵修好,但仍沒有放鬆對雲南的控制。 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和李璃之亂後,政權得以鞏固,遂開始為滅宋做準備。經過襄樊之戰等眾多戰役,在滅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派賽典赤到雲南,並於1276年正式建雲南行中書省,使它成為全國11個行省之一。從此,雲南正式成為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賽典赤到雲南後,在政治上改變了過去殘酷屠殺的辦法,注重改善民族關係、興辦教育、安定政治形勢;在經濟上制定合理的賦稅,並積極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最為突出的就是整治五百里滇池。由於滇池泛濫成災,賽典赤徵召很多民工開鑿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經螳螂川流入金沙江,然後通過長江匯入大海。這個海口使滇池水位保持平衡,既不會幹枯,又免除水患,使得滇池周圍成為良田。賽典赤任雲南行政長官6年期間,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於公元1280年病故於昆明,當地百姓長哭於街巷鄉野。 公元1290年,忽必烈封皇長孫甘麻刺為雲南梁王,並平定大理,建立雲南行省,實現了南北大統一,結束了雲南在歷史上長期割據的狀況,打破了疆界的地區壁壘,建立了驛站制度,吸引很多漢族商人來雲南經商。這些都促進了雲南與中原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雲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此外,大量蒙古人和漢人來到雲南地區,與當地的彝族、白族、傣族、納西族、哈尼族、獨龍族、苗族和瑤族等民族不斷融合、相互依存,促進了雲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八、明朝時期的雲南 元朝末年,政府政治黑暗,經濟衰敗,統治者橫徵暴斂,社會矛盾嚴重激化,終於導致元朝的滅亡。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明,年號洪武。 1381年,元朝梁王阿魯溫在雲南造反,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帶30萬人馬,分兵兩路南下平定雲南。很快,他們就攻克昆明,殺死元朝梁王,在雲南建立了明朝政權。明軍進入雲南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明朝軍隊先在曲靖試行屯兵法,並初步取得了成功。屯兵法因此在雲南全面推廣開來,後來進一步擴大為軍屯、民屯、商屯三種形式。 軍屯是明代採用的主要屯田形式,既可以戍衛邊防,又能積蓄軍糧。當時雲南地廣人稀,明政府就把內地大量官兵派遣到雲南屯田。據歷史資料統計:在洪武后期的十幾年間,明朝調到雲南進行屯兵的人數就達28萬。民屯主要是從內地招募農民,或者由部分流放邊疆的罪犯來屯田。商屯是指鹽商為得到政府專賣食鹽的許可,必須用糧食和政府交換,而送糧食到邊疆地區費用高、成本大,商人的利就薄了。於是,他們在內地招雇了一些農民直接到雲南開荒種地,再把糧食就地交給當地政府,然後在內地領取食鹽,這樣也使大量漢族人口進入雲南。經過屯田,在明朝遷移到雲南的漢族人口總數已超過境內其他民族的人口數量,且漢族移民在人數和規模上都勝過以前的各個朝代。根據史料文獻記載:洪武時期雲南有人口約26萬,可是到了明後期的萬曆初年,雲南全省人口就增長到150萬。人口的自然增長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還是漢族人大量遷入所致。 九、清朝時期的雲南 到了明朝末期,政府統治腐敗,宦官當道,社稷岌岌可危。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崇禎皇帝自殺。隨後,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並在山海關戰役中擊潰李自成。這時以李定國為代表的大西軍擁護著流亡皇帝永曆,將昆明作為復辟的基地。清順治16年(公元1659年),吳三桂率軍進攻雲南,永曆帝及隨員逃往緬甸,吳三桂因立下戰功而被封為平西王,在雲南開藩。公元1662年,吳三桂把永曆帝朱由榔及其子從緬甸逮回,在昆明的金蟬寺將其絞死,導致南明王朝徹底覆滅。吳三桂從此獨據一方,統治雲南達23年。 在統治雲南期間,吳三桂圖謀不軌,生活奢華,巧取強奪,不斷增兵索餉,給雲南人民帶來了很大災難。1673年,鑒於各路藩王無視朝廷的做法,康熙皇帝決定撤藩。於是,吳三桂聯合尚可喜、耿精忠等藩王,以反清復明的名義起兵反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周,同年在衡陽病逝。公元1681年,清軍攻下昆明,雲南割據的局面從此結束。 清代,政府繼續在雲南實行屯邊制度,但此時進入雲南的漢族人主要是來自四川、湖南的貧苦農民,他們來到此地是為了墾荒謀生。漢族人的再次大量遷入,使雲南的漢族人口又一次增多,人口從乾隆初期(公元1750年左右)的約200萬人,增加到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的約750萬。因此,清朝也是漢族人遷移進雲南的一個高潮時期。經過明清時期的大規模漢族遷徙活動,雲南的民族組成已基本定型,形成了漢民族人口居多、其他民族廣泛分布的特徵。 十、民國時期的雲南 民國時期,偏遠的雲南成了“倒袁”的重要根據地。1911年10月30日,蔡鍔將軍在雲南率眾起義。11月1日,起義軍在五華山建立了“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建立民國政府,蔡鍔為都督,李根源為參議院院長兼軍政部總長,清朝對雲南的統治(250多年)從此結束。 1913年10月,袁世凱迫使國會選舉自己為民國大總統,1914年1月又將其餘議員全部遣散,徹底解散了國會。當年,他毀棄《臨時約法》,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1915年5月9日,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了賣國的“二十一條”,以主權換取日本對自己稱帝的支持。隨後,他讓楊度等人鼓吹恢復帝制的好處,並上推戴書,極力讓袁世凱稱帝。袁世凱接受了帝位,並宣布改民國五年(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在元旦舉行登基大典。 在袁世凱準備進行洪憲帝制時(1915年),雲南已經舉行了三次討袁的秘密會議。在會議上,以羅佩金等人為代表的反袁軍官擬訂出了反袁的軍事計畫。羅佩金建議:將滇軍一、二師編為一軍,分三個梯團,以剿匪為名出其不意地占領四川,然後宣布雲南獨立,反對帝制。第三師幫助貴州獨立,出師湖南,最後在武漢會師。根據這個計畫,雲南做了軍事動員,編組軍隊。同年12月17日,李烈鈞等人到達昆明,唐繼堯再次召集軍隊將領開會,並在原有的計畫上做出了增加兵力、籌劃軍費、補充軍械、調遣軍隊等四項決定。19日,蔡鍔到達昆明,具體進行討袁部署,在隨後的兩天又連續召開了第四、第五次軍事會議,反覆討論了出兵計畫。但以唐繼堯為首的雲南軍主張東進,通過貴州控制湖南,然後進軍中原;李烈鈞主張先攻取兩廣;蔡鍔的主張則和以前的軍事計畫一致。三人多番商議,依然各持己見。但當時形勢緊迫,梁啓超又催促儘快宣布起義,三人最後才匆匆確定了向四川、湖南、廣西出師的計畫。 1915年12月23日夜,要求中央除掉帝制的電報發出,並限袁世凱25日10時前答覆。24日,唐繼堯任命軍官,並發放軍械準備出征。到了25日,袁世凱沒有答覆,唐繼堯、蔡鍔、戴戡等人聯名發出通電,將袁世凱稱為背叛民國的罪人,宣布討伐袁世凱,同時還宣布雲南從即日起獨立。12月27日,唐繼堯等人發布討袁檄文,宣布護國軍是為全體國民出力,擁護共和國體,同時還通告英、德、法、俄、日等國駐華公使,如果各國幫助袁政府,護國軍必將採取措施。 此後,護國戰爭正式爆發,蔡鍔率領第一軍共9000人攻打四川,李烈鈞率第二軍攻打廣西,唐繼堯率第三軍攻打貴州和湖南。此時,袁世凱命駐紮岳陽的第三師師長曹錕、第七師師長張敬堯、駐江西的第六師師長馬繼增,分別向四川、湘西進軍,準備攻打雲南。三支人馬以曹錕為總司令,負責組織前方作戰。 1916年1月,護國軍在新場與袁軍交戰,袁軍潰敗,護國軍相繼占領了燕子坡、黃坡耳、捧印村等要地,並很快攻占敘州。這時四川將軍陳宦帶兵反攻敘州,護國軍頑強抵抗,最終擊敗敵軍。2月14日,袁軍精銳吳佩孚部猛攻護國軍的劉存厚師,遭到工兵營的頑強防守。18日,袁軍再次進攻,護國軍頑強作戰,適逢天降大雨,袁軍只得撤兵回守。2月23日,蔡鍔趕到前線發動反擊,由於袁軍兵力很多,護國軍沒能攻破其正面陣地,而且傷亡慘重。無奈之下,蔡鍔決定暫時退軍。經過休整,護國軍的兵力和士氣有所恢復,袁軍因後援不繼而士氣低落,並出現了彈藥和糧食短缺,蔡鍔趁機全線反擊。3月15日,廣西將軍陸榮廷在梁啓超等人的遊說下,宣布廣西獨立。隨後,經過一個多月的交戰,袁軍大敗。 1916年4月,廣東、浙江相繼宣布獨立,袁世凱迫於形勢,宣布取消帝制,雙方停戰。4月16日,馮國璋勸袁世凱退位。5月8日,南方各獨立省份在廣東推黎元洪為總統,唐繼堯為撫軍長,岑春煊為副撫軍長,同時逼迫袁世凱交出政權。隨後,四川、湖南也宣布獨立。6月6日,袁世凱因病去世。7月25日,革命黨人宣布停止軍事行動,護國戰爭到此結束。

第二章

史前遺蹟
雲南文化源遠流長,文明遺蹟、文化留存燦若星辰,在世界文明遺址寶庫中熠熠生輝,記錄了遠古時代的人與事、情與思。徜徉其間,思古情懷不禁油然而生。 一、鶴慶“天子洞”石刻 鶴慶地處雲南省西北部,在大理州北端,北與麗江毗鄰,是大理、麗江兩大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區的連線點。全縣有六鎮四鄉約30萬人口,其中白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此外還有漢、彝、苗、傈僳、壯、納西等22個民族。 鶴慶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西漢至唐初,這裡均為重鎮。明清時期,此處曾是商賈雲集之地。從古代到近代,鶴慶曾培養出一大批仁人志士,有“文獻名邦”的美譽。 “天子洞”石刻位於鶴慶縣辛屯鄉逢蜜村西側天子洞南壁的崖石上。“天子洞”又叫青元洞,洞高約30米,深不可測。洞內一分為二,南洞內有古代的石刻佛像,石像坐西向東,雕刻在高約7米、寬約6米的崖石上。畫面正中是一尊高約15米的直立觀音,姿態輕盈動人、儀表慈祥。石像兩側雕有羅漢和石猴,形態各異,形象生動。尤其是畫面中的石猴,依山勢和石色而作,雕刻技藝精湛,頗有情趣。整個雕刻設計嚴謹,富有立體感。據說:這些造像是民國初年蘇榮生等人,招來麗江九河工人所刻的。洞內還有很多垂懸著的、形態不一的石鐘乳,極為美觀。1987年,鶴慶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二、鶴慶縣金墩鄉 火葬墓群 金墩鄉火葬墓群位於鶴慶縣上關鎮馬廠村三台山。據有關資料記載:20世紀50年代,龍華山腳就曾發現過明清墓。1993年,鶴慶農民在開荒種梅子時,無意中又發現了大量火葬墓碑。經專家考古挖掘,墓中出土了大量青釉瓷罐、青花瓷罐、陶罐、經幢、大理石梵文碑等文物,還有大量人骨骸。據分析,這是明代的火葬墓群。 金墩鄉火葬墓群保存完整,占地6000多平方米,預計有墓葬2000餘座,已經挖掘了1300餘座。其中火葬墓群占絕大多數,土葬墓只有百餘座。該火葬墓群具有範圍大、時代長、造型種類豐富等特點。 考古人員對出土器物進行分析後,認為墓地最早的年代可追溯到大理國時期,因大理時期是中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交匯點,所以這裡出土的部分器物上有梵文。由於有些器物外形為蒙古包形狀,而且多為陶罐,因此推斷部分墓室是元朝年間的。 金墩鄉火葬墓的外觀各不相同,有的還有碑座。上面立碑幢的多為富人墓,所用骨灰罐大多很精緻;窮人墓沒有石碑,墓上立一塊石頭作標記,骨灰罐為陶罐、土罐。 金墩鄉火葬墓群出土的文物具有很重要的考古價值,因為器物中有大量中、梵文同時存在的現象,還有十二生肖形象與文字對應,並且有白族自創的文字,這些對研究中梵文字和白族歷史文化有很高的價值。在出土文物中,還有大理國的火罐,當時使用的貝幣、刀形幣等珍貴文物,這對研究大理國的歷史經狀況均很有幫助。 三、石林等地古長城遺址 20世紀末,我國考古專家經過複雜的考古研究,終於確認被石林當地民眾稱為“長城埂”的古遺址乃是我國南方的一條古長城。此埂寬約3米,高約3米,起自雲南曲靖,在天生關村入石林縣境,經北小村、水塘鋪東、戈衣黑等地而南入彌勒縣,最終到達瀘西,全長300餘里,全部用自然石和土築成。 在古書資料中,石林古長城被稱為“韃子城”。“韃子城”為彝語,“韃”意為“埂”,“子”意為“界”,“城”泛指夯土或壘石的牆,因此“韃子城”就是界牆的意思。明代萬曆年間的《雲南通志》寫道:“韃子城在州東三十里,夷語底伯盧。其城起自曲靖,抵於廣西(今瀘西),綿延三百里。昔酋長兄弟築此,以分地界。” 這條被用來分地界的石林長城,修築時間大概要追溯到9世紀左右。大約在兩晉隋唐時期,滇東居住著大姓爨氏,他們是南中望族,於東漢末年來到雲南,到晉代時勢力逐漸強大。爨氏在鼎盛時期管轄的地區延綿2000餘里,稱雄一方。後來,爨部又分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烏蠻居住於昭通、瀘西、彌勒、建水、會澤、嵩明、元江等林谷地帶,白蠻居住於曲靖、澄江、滇池、宜良等地。到了隋代,由於爨氏不上貢賦,楊堅便派史萬歲前往討伐,爨氏割據一方的局面從此宣告結束,但爨部的勢力依然很大。唐朝年間,玄宗李隆基指使劍南節度使挑起雲南部族的鬥爭。後來,姚州都督李宓派兩爨大鬼主爨崇道,殺掉南寧州都督爨歸王和安寧城首領爨日進。這時,統一滇西大理的南詔首領閣羅鳳在爨歸王妻子阿奼的求救下,攻殺爨崇道及其兵馬,從而迅速控制了滇東地區。 在此後的40餘年裡,烏蠻逐漸發展,產生了烏蠻七大部落。他們也逐漸遷入生存條件較好的西爨故地。南詔在與唐朝的爭鬥中,政權得到鞏固,勢力更為強大,疆域範圍東接貴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達西雙版納,北接大渡河,東南接越南邊界,西部與吐蕃接壤。 南詔王朝末期,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權臣當道。公元897年,鄭買嗣殺死南詔王隆舜。公元902年,他又殺死隆舜的兒子舜化員及南詔王室近千人,自立為王,號稱“大長和國”。公元927年,劍川節度楊乾貞殺掉鄭隆亶,立趙善政為王,國號為“大天興國”,此後他又自立為王,號稱“大義寧國”。此時,烏蠻已發展成擁有白鹿部、夜苴部、華竹部、洪農碌勸部、納垢部等三十七部的大勢力,史稱“東爨烏蠻三十七部”。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在三十七部的幫助下,占領大理,建立了大理國。段思平執政後,兌現起義前的承諾,實行減稅免徭役的政策,分封給段氏和大臣很多領地,對支持自己起義的滇東三十七部首領也都加以分封。普摩部、落溫部、落蒙部、彌鹿部的酋長都是夷人氏族部落酋長,他們得到段氏所封的領地後,就商量在新分封的部落領土之間建造一種分界的標誌,於是開始修築最初的“韃子城”。 大理中後期,段氏政權逐漸變得腐敗,加強了對三十七部落的控制並在其領土內建東都鄯闡(今昆明),還設定東川、阿陽、秀山、石城四郡,從而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公元1094—1096年,大理國內亂,大臣高氏專權,把自己的子孫封於八府四郡,並多次掠奪和侵吞三十七部土地,威脅到了滇東三十七部的生存。公元1100年,阿廬部落中的強大族系師宗、彌勒等部聯合三十七部,在盤江流域建立了部落聯盟王國——自杞國。自杞國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反抗大理國強占各部落土地的戰爭。公元1147年,自杞國攻破東都鄯闡,殺死高明清。在全盛時,自杞國的疆域北至曲靖,南至紅河,西達昆明,東抵廣西紅水河。為了有效地抗擊外來侵略,自杞國在西部的險要處建了很多石堡、戰牆、戰壘、烽火台,為三百里古長城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102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大漠南北,隨後又用20年時間掃滅了我國北方和中歐、西亞等很多國家,其中包括金國。後來,成吉思汗想謀取中原,便向謀臣郭寶玉詢問計策。郭說中原的軍力和國勢很大,不可忽視。於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採用迂迴夾擊戰略:先拿下西南,用南蠻強悍士兵攻打南宋。公元1244年,蒙古10萬大兵進攻大理,南宋出兵與大理共同抵抗,兩年後蒙古軍返回。蒙古騎兵的侵伐使自杞國的統帥們意識到與蒙古之間的戰爭必將發生,便制定防禦戰略,並根據蒙古騎兵善於長驅馳騁、快速奔襲的特點,修築長城作為戰略防禦。於是,烏蠻人把一座座與大理國對壘的古堡、戰牆、戰壘、烽火台等全面加固,並全線聯貫起來,形成了三百里的滇東古長城。這段長城在後來抵抗元軍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得元軍十萬鐵騎覆滅於此。 四、南絲綢古道 絲綢之路常指古代從西安通過甘肅、新疆進入中亞,過中東,遠達歐洲的絲綢貿易路線。其實,除了這條絲綢之路之外,還有水上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 古道遺風 南方絲綢之路源於蜀中,大約在戰國初期就已初具雛形,是一條民間的國際通商大道,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古老的對外貿易的陸路交通要道,對古代中國與南亞、西亞及西歐各國的溝通具有重大意義。 南方絲綢之路自張騫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並承擔著發展中外經濟文化的重任。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他先後到達中亞各國。張騫回國後,在向漢武帝的上書中說,自己在大夏國(今阿富汗北部)見到了從身毒(今印度)販運而來的邛竹杖和蜀布。由此可見,當時的身毒與蜀地間早已有道路可通,而且他們之間還有貿易往來。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後,馬上派人打通“西南夷”。漢朝官員來到西南少數民族控制的地段後,先進行談判,談判不成便用武力征服。公元前69年,漢朝終於打通了從四川成都經涼山州到雲南再轉進緬甸與印度的通道,南方絲綢之路全線形成。 據對南方絲綢之路的綜合考察,發現這條路有東、西兩道:東線以成都為起點,順岷江南下,經眉山、樂山至宜賓,南至曲靖市,途經昭通地區的鹽津、魯甸、大關等縣,因道寬五尺,史書上稱“五尺道”。公元793年,背叛唐朝40多年的南詔王派使者請求歸唐。第二年,朝廷派御使中丞袁滋赴雲南冊封異牟尋為南詔歸義王,這時去雲南走的就是五尺道。後來,人們在五尺道的基礎上,把道路延伸至昆明、楚雄、大理,且在普棚驛與西線靈關道交匯。 西線靈關道由成都經邛崍、雅安、滎經,翻越大相嶺至漢源,渡大渡河,穿清溪管直抵西昌,然後從西昌沿安寧河南下,經德昌、米易、會理進入攀枝花市南部,再翻越川顛交界的方山入雲南永仁,經大姚直達洱海邊的大理。東西兩線在大理交匯後,經過博南古道和雲南的保山、德宏到達緬甸、印度、阿富汗等海外諸國;或經保山、騰衝至緬甸、印度等地。 五、寶山石頭城 寶山石頭城位於雲南麗江市北部、金沙江虎跳峽附近,距麗江古城約100多公里。這裡有一塊約半平方公里的巨大石頭,它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面石坡斜入金沙江,寶山城就築在這塊大石頭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