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無棣縣: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僖公四年》。周成王平叛,地入於齊,為姜齊無棣邑,迄今亦逾3000年,“武(定府)、樂(陵)、慶(雲)、鹽(山)皆其舊境”,為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滄州無棣縣
- 外文名稱:無
- 類型: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
- 建立年代:隋代初期
滄州無棣縣: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僖公四年》。周成王平叛,地入於齊,為姜齊無棣邑,迄今亦逾3000年,“武(定府)、樂(陵)、慶(雲)、鹽(山)皆其舊境”,為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
滄州無棣縣: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僖公四年》。周成王平叛,地入於齊,為姜齊無棣邑,迄今亦逾3000年,“武(定府)、樂(陵)、慶(雲)、鹽(山)皆其舊境”...
無棣(di)縣,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位於山東省最北部,地處沿海,東北瀕臨渤海灣,東南連霑化區,南靠陽信縣,西接德州市的慶雲縣,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海興縣...
東無棣縣:隋唐無棣縣城建於隋代初期,在今慶雲縣常家鄉於家店村北,為無棣縣第一座縣城。據新編《無棣縣志》載: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北境置無棣縣。以...
1265年,無棣縣被忽必烈占領,實行東西分治,均稱“無棣縣”,西無棣縣(滄州無棣縣),即今慶雲縣;東無棣縣(棣州無棣縣),即今無棣縣。西無棣縣徙治隋唐無棣城,東...
棣州無棣:1265年,無棣被忽必烈占領,實行東西分治,均稱“無棣縣”,西無棣(滄州無棣縣),即今慶雲縣;東無棣(棣州無棣),即今無棣縣。西無棣縣徙治隋唐無棣城,東...
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是慶雲建縣之始,史稱西無棣,又稱滄州無棣,...
小山南北長約7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主峰海拔36.18米,為滄州之最高點。小山早在屬山東省無棣縣管轄時,就有“窮大山,富小山,小山有靈又有仙”之說。在夏季,...
東無棣:隋唐無棣縣城建於隋代初期,在今慶雲縣常家鄉於家店村北,為無棣縣第一座縣城。據新編《無棣縣志》載: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北境置無棣縣。以南...
無棣武秧歌是流傳於山東省無棣縣埕口鎮新村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其特點是將秧歌劇和武術巧妙地結合起來,一般以地攤的形式在農村春節期間進行街頭表演。...
宋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無棣縣被元軍統領忽必烈所占,實行東西分治,西無棣縣(滄州無棣)即今慶雲縣,東無棣縣(棣州無棣)即今無棣縣。西無棣縣徙治隋、唐無棣城...
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是慶雲建縣之始,史稱西無棣,又稱滄州無棣,即今慶雲縣。至明初縣廢,歷經隋、唐、宋、元幾代,曾於元初毀城於戰火,...
“周置軍於滄州無棣縣南二十里。開寶三年(970),又以滄、棣二州界保順、吳橋二鎮之地益焉。宋志記載滄州、棣州都貢絹帛,保順軍既置於滄州無棣縣,亦當有絹...
滄州紅棗又稱金絲小棗,滄縣、獻縣、泊頭交界處及其周圍是金絲小棗生產地。其中泊頭市和位於產區中心的滄縣崔爾莊是滄州紅棗的正宗代表。無棣縣金絲小棗栽植歷史距今...
碣石山,山東省無棣縣山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無棣縣城北30公里處的大山村北,海拔63.4米,方圓0.39平方公里,系73萬年前火山爆發噴出而形成的錐形複合火山堆,...
海興發現秦丱兮城遺物與《輿地誌》、《太平寰宇記》記載的:滄州無棣縣有秦千童(丱兮)城,“在鹽山縣東近海”,“界內有丱兮城”吻合,這對研究千童文化,繁榮...
滄州無棣(今行政區劃為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兩部分)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哲宗元佑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
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是慶雲建縣之始,史稱西無棣,又稱滄州無棣,...
李之純,字端伯,古屬滄州無棣(今山東省慶雲縣)人,李之儀之從兄。登進士第。熙寧中,為度支判官、江西轉運副使。御史周尹劾廣西提點刑獄許彥先受邕吏金,命之...
包括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不包括博興縣和鄒平市)以及濟南市的商河縣、濟陽...滄州無棣(今屬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哲宗元佑初為樞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