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姑溪河
- 古稱:姑孰溪
- 又名:姑浦
- 全長:23.4公里
青山河 自三里埂,經查家灣、龍山橋至芮家渡注入姑溪河,全長33.19公里。該河南通蕪湖縣境內的清水河,與青弋江、水陽江溝通。最高洪水位,黃池三里埂站12.79米(1983·7·5),龍山橋站12.36米(1954·8·22);最低水位,龍山橋站有紀錄為2.96米(1953·1·12),洪峰流量568立方米/秒,枯流量12立方米/秒,水位受降水因素控制。
姑溪河,古稱姑孰溪,又名姑浦。長江下游支流,今姑溪河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當塗城西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公里。為當塗境內之重要河道。...
至宣城管家渡,上青山河從左岸分出,在橫埂橋分為兩支,一支西接倒逆河經黃池鎮(黃池河)通青弋江,並在三里橋入下青山河經當塗三汊河與姑溪河合流,另一支...
琉璃瓦窯址位於青山北麓,姑溪河將此分為南北二窯,明初洪武至永樂年間,為建造鳳陽皇陵及中都城燒制磚瓦等琉璃製品的官窯。南窯燒琉璃品,北窯燒琉璃品及城磚。...
護河鎮歷史沿革 編輯 護河鎮是千年古鎮,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起兵時,單騎途經此地,被當地民眾救護,故起名“護駕墩”,後取護駕墩和姑溪河首尾兩字而得名“護河”...
姑溪河:東起丹陽湖口小花津與運糧河相接,西至金柱關注入長江,全長23.4千米,是水陽江下游入長江的主幹道。上段自小花津至芮家渡,河床寬117—434米,河深0.6...
大公圩位於當塗縣東南部,長江下游右岸,除西北角臨青山外,四面環水,北濱上姑溪河,東臨丹陽湖南、北圩及運糧河,南瀕黃池河,西隔青山河與蕪當聯圩相望,系青弋...
金柱塔是當塗縣乃至馬鞍山標誌性古建築之一,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姑孰鎮寶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長江口的南岸,距縣城2.5公里,該塔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2004年,被...
凌雲大橋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城南北向主幹道振興南路上、姑孰鎮凌雲山佛教風景區東南麓,凌雲山和大青山之間,跨越姑溪河。橋樑及南北引道總長700米,其中橋樑全長為378...
四聯圩,南臨姑溪河,東旁寺山,西北依白紵山。原有石山、松塘、關家、楊山四圩。...... 四聯圩,南臨姑溪河,東旁寺山,西北依白紵山。原有石山、松塘、關...
謝公村隸屬於安徽省 馬鞍山市 當塗縣 石橋鎮,位於是石橋鎮的西北部,2004年由大場自然村和龍母自然村合併而成。南至黃池鎮,西至年陡鎮相連,有姑溪河相隔,北至...
白紵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縣城東南兩公里處,為姑溪河和青山河匯合之處。山高123米,山勢南高北低,形如臥獅。山中林木蔥鬱,素為攬勝狩獵之所。山巔舊有...
當塗縣太白鎮,位於蕪湖、馬鞍山兩市之間,東依青山森林公園。西瀕長江,南與蕪湖市接壤,北臨長江支流姑溪河,瀕臨當塗縣城,因唐代大詩人李白歸葬此地而得名,歷史悠久...
丹陽鎮八卦村隸屬於安徽省 馬鞍山市 當塗縣 丹陽鎮,丹陽鎮八卦村位於丹陽鎮西南,南部為姑溪河水域,境內水網交錯,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耕地面積10164.13畝。有...
太白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位於蕪湖、馬鞍山兩市之間,東依青山森林公園。西瀕長江,南與蕪湖市接壤,北臨長江支流姑溪河,瀕臨當塗縣城,因唐代大詩人李白...
池鎮三星村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黃池鎮,位於黃池鎮西北部,東南與漁河村接壤,北面與西河村相連,西邊至姑溪河,全村面積5.3平方公里,總戶數為1038戶,人口...
安徽省長江流域的面積達6.6萬平方公里,較大的支流航道有秋浦河、華陽河、青弋江、水陽江、裕溪河、姑溪河、滁河等;較大的湖泊有巢湖、泊湖、黃湓湖、菜子湖...
社區簡介東大社區,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姑孰鎮下轄社區。東大社區成立於2004年,位於姑孰鎮中心地域,東至東護城河,北至提署中路,西至東大街,南至姑溪河北岸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