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間借貸危機

自2011年4月以來,由於無力償還巨額債務,溫州市已有90多家企業老闆逃跑、企業倒閉,僅9月22日一天就出現9家企業主負債出走,而且關停倒閉企業從個別現象向群體蔓延,引發“溫州民間借貸危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民間借貸危機
  • 分類:社會事件
  • 時間:2011年4月
  • 背景:企業無力償還巨額債務
  • 地點:溫州
  • 事件:企業老闆逃跑、企業倒閉
簡介,成因,影響,機制,

簡介

據央行溫州中心支行調查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或個人、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其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同時來自溫州官方的檔案也證實,當地民間借貸規模占民間資本總量1/6左右,相當於溫州全市銀行貸款總額的1/5。如此嚴重的民間借貸危機引起了地方和中央高層的關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多次來到溫州視察,並於2012年3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希望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使金融服務明顯改進,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金融環境明顯最佳化,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民間借貸這種金融交易行為在溫州十分普遍。在銀根緊縮、外部經濟環境趨緊以及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履維艱的背景下,溫州民間借貸之風盛行,民間借貸市場出現動盪和混亂。
(一)監管缺乏亂象橫生
溫州傳統的民間借貸一般基於一定的血緣、親緣、情緣、地緣和業緣關係而發生,交易行為或活動沒有固定的場所,因為交易頻率高、交易主體多而呈高度分散性;民間借貸常處於合法與非法的灰色地帶,交易雙方通常不願意公開而使其具有隱蔽性。
2010年我國實行銀根緊縮政策以來,民間借貸更趨活躍,這催生了更多的地下錢莊、擔保公司。目前溫州有1000多家民間金融機構,只有46家是經主管部門審批的融資性擔保公司。大量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存在,改變了溫州的金融生態格局,出現了以“金融三亂”為特徵的民間借貸亂象。銀監部門對於民間借貸的監管可謂力不從心。監管機構缺位,監管制度不全,導致不少非正規金融機構違規操作,高息攬儲,或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銀行信貸資金,再高利放貸;很多民間借貸處於非法狀態,出現各種非法集資模式,惡意逃債、暴力討債屢有發生;
2011年4月到2011年9月期間,一批涉足民間借貸的中小企業和擔保公司的扎堆倒閉,企業老闆因不能償債而潛逃或自殺,企業關門,員工失業;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激增,2011年1月至8月期間,案件數同比增長25.73%,涉案金額50多億元,同比增長71%;大量民間借貸放出去的債收不回來,導致信用危機,出現擠兌風潮。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總體處於無序狀態,風險亂象並存。
(二)資金規模擴張利率奇高風險失控
2010年國家實行通貨緊縮政策以來,溫州民間借貸異常活躍。2010年4個季度的交易額分別為208億元、327億元、262億元和335億元。據溫州官方統計數據,目前溫州民間借貸資金規模達1100億元左右。民間借貸資金來源主要為民營企業和普通家庭的閒置資金。2011年7月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調查報告稱,89%的家庭和個人,以及接近60%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實際上,由於騙貸或銀行內部的違規操作,銀行信貸資金也可能被人套取轉而流向民間借貸甚至高利貸市場。
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溫州民間借貸年綜合利率為14.22%,2011年上半年,溫州社會融資中介的放貸利率40%左右,遠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但真實的民間借貸利率更高於監測數據,高利貸傾向非常嚴重。高利率伴隨著高風險。在歐債危機等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下,像房地產這種有可能出現巨大泡沫的產業在政策調控下已風光不再,投機性強的炒房炒地或直接玩“以錢生錢”的炒錢遊戲的資金風險非常大;一般的實體企業用工成本高,水電、原材料漲價,出口減少,利潤空間收窄,一些中小企業甚至虧損,經營、生存困難,民間借貸的高利息讓它們不堪重負而倒閉關門,連鎖效應造成互聯互保的相關企業和相關的擔保公司倒閉,投入實體經濟的借貸資金也有不小的風險;非法集資、金融傳銷的資金風險完全失控,一些放貸者資金難以收回甚至血本無歸。民間借貸的不良貸款餘額呈現加速累積之勢,據里昂證券的民間借貸調研報告,溫州的民間未償貸款總量可能已經高達8000億元到10000億元,且預計年內有10%-15%的未償貸款將變成壞賬。由於銀行信貸資金以曲線方式流向了民間借貸市場,也將導致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擴散。

成因

縱觀溫州民間借貸的演變歷程不難發現,溫州的民間借貸與創業初期相比較而言,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已然變了味道,這無疑埋下了民間借貸危機的隱患,並最終導致了危機的爆發。
原因之一:房地產替代傳統實業導致溫州經濟空心化。
在經歷了中國蓬勃興起的商品經濟的改革與去短缺化經濟興起的持續、快速、活躍的發展階段,到民間借貸虛擬化與國際化相互依存的新型金融過程的歷史演變,溫州民間借貸已從最初的傳統的實體經濟領域進軍到靠高度投機與炒作可以帶來超高利潤的房地產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社會商品短缺,溫州民營企業從事傳統製造業生產經營,一般都有較高的收益率,足以支撐民間借貸利率。然而隨著近年人民幣匯率升值,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溫州經濟走到了產業升級的關口,而不少企業選擇了外遷,帶走了大批資本。在溫州傳統加工企業陷入低迷時,溫州商人找到了一個賺錢的替代品,這便是房地產。這期間,當1998年全國取消福利房,推行商品房制度,敏銳的商業嗅覺讓溫州人發現了一次投機的機會,於是溫州炒房團名聲鵲起。據統計,從2000年開始,溫州人便開始在上海、杭州、蘇州、廈門、北京、寧波、金華等地置業。溫州的房地產開發規模相當於江西一個省的總量,而溫州市區的人口不過100萬多一點。炒透本地樓市後,溫州人開始大規模向外擴張。
由此可見,此次民間借貸危機只是當前溫州經濟運行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溫州經濟真正的病灶在於大批企業主偏離此前的實體經濟,以至於空心化日益嚴重。大批企業逐漸放棄實業,轉向投資房地產以及虛擬經濟,從而埋下了危機的伏筆。
原因之二:龐大的民間成本導致非理性的全民借貸狂潮。
據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溫州民間借貸極其活躍,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其中,規模高達1100億元,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就規模而言,將近10年的時間,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增長了2.4倍以上。然而,可怕的是,在上述1100億元民間借貸資金中,約占40%的資金規模沒有進入生產投資領域,而是停留在民間借貸市場上。可見,溫州民間借貸已經牽涉九成家庭,儼然成為溫州全民遊戲。
從借貸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種形式是依靠私人關係放貸,這種形式的放貸中間人一般是在朋友圈中比較活躍的女性;第二種形式是從銀行借款,再以更高的利率借給其他人,這種形式的放貸中間人涉及銀行職員、政府官員、大型企業的老闆;第三種形式是由擔保公司出面放貸。從借貸主體看,溫州民間借貸涉及面極廣且複雜多樣。從資金來源看,溫州民間借貸資金來源已經遠遠超出個人自有資金,更多的是利用銀行的資金來獲利,說明此時的民間借貸已經不是簡單地為閒置資金尋找出路的問題,更多的是將其當作坐享其成的職業。而通過信用卡套現、銀行貸款等方式進行放高利貸,一旦資金鍊斷裂,後果將非常嚴重。
原因之三:瘋狂的利率是鴆殺民間借貸的毒酒。
“高利貸”、“利滾利”向來是個危險的遊戲,常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為何將近九成的溫州人明知危險卻還趨之若鶩、樂在其中,反其道而行之呢?其實說到底,最大的誘惑還是來自民間借貸狂飆的利率,而這正是溫州人飲鴆止渴的癥結所在。
據調查,2010年,溫州的民間拆借年利率從12%~96%不等,也就是當地習慣所稱的月息1分~8分。價格較低的是建立在親情或友情上的民間借貸,一般年利率在12%到36%之間,以個人和家庭為單位居多。而通過信用卡套現,資金融入到民間借貸鏈條後,價格高至銀行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的16倍。臨近年底,加上銀行貸款縮量,之前一直活躍的溫州高利貸市場再度瘋狂,最高的甚至出現一兩毛。正是在暴利的引誘下,更多的溫州人開始迷戀上這個遊戲,而近十年來不斷攀升的房價使得不少溫州人嘗到了“用錢來生錢”的樂趣,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鋌而走險。
原因之四:“二元”金融結構滋生資本尋租。
溫州金融結構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二元金融結構,即以現代銀行業為主的現代金融市場和傳統民間金融市場並存。隨著溫州經濟的發展與金融生態格局的變化,當地一些非法擔保公司的介入,打破了通過地緣、業緣、親緣及社區化的傳統介入的單一方式,更多的金融掮客的出現,加劇了民間借貸投機性的擴張,增大了民間借貸的風險。這些企業或中介機構為獲取利差,設法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利率較低的貸款,轉而以較高的利率在民間借貸市場上轉借出去,而最終取得貸款的第三方往往是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從而給正規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造成新的風險敞口

影響

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爆發規模雖小,但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卻是極其深遠的。首先,危機暴露出溫州傳統的民間借貸市場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嚴重缺陷。長期以來,溫州的民間借貸都是建立在個人信用基礎上的“熟人經濟”,是缺乏規範和外部監管的自發性行為,存在較為頻繁高發的風險性。加之大量的民間資本由於無法向實業輸送,只能轉向虛擬經濟,在嘗到“資本生錢快於實業生錢”的甜頭後,巨大的資金需求瘋狂地拉升了利率水平,而狂飆的利率更加劇了資金的洶湧湧入,最終導致惡性循環,嚴重地擾亂了地方金融秩序,破壞了社會穩定。其次,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爆發,在給社會帶來深遠的消極影響的同時,也為地方政府敲響了警鐘,加快了規範民間借貸的步伐,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發展。正如很多專家所言,此次民間借貸危機不容小覷,如若處理不當,極易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次貸危機”。

機制

(一)完善國家的巨觀調控,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反應機制
國家的巨觀調控對於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指引作用。對於經濟社會中發生和存在所有經濟活動及行為,能夠快速有效的做出反應與決策,是衡量一個國家巨觀調控力度的重要尺度。因此,在經濟出現了不良的現象及危機的情況下,國家的巨觀調控需要快速的做出反應與決策,這對於遏制危機的蔓延與擴散,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於溫州民間的借貸危機,快速有效的反應機制有助於在危機發生之前,根據各項經濟數據及經濟動態做出預測與反應,並及時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方案,在危機發生後,能迅速的實施解決方案,緩解危機的嚴重程度,遏制其蔓延,將危機的影響和造成的損失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降到最小。
(二)深化國有大型銀行體制改革,完善經營體制,增強活力
在現代的經濟社會中,銀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經濟社會的運行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和影響。銀行是最重要和最大的融資渠道和機構,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出現也反應了現在的銀行融資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向大型的銀行機構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改革銀行的體制有助於緩解和解決這種融資困難的局面,放寬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限制,建立新型的融資方式,為中小企業和民間的融資開闢特殊的通道,為中小企業的融資給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和優惠等相應的措施都有助於危機的解決。?
(三)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設立改革實驗區
健全和完善的金融體制有助於推動經濟的發展,維持經濟的良好運行。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出現反應了現有的金融體制仍然存在弊端。因此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對於國民經濟的良好快速發展和各種經濟危機的解決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設立金融改革實驗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小的範圍內設立改革實驗區,同時國家出台相應的優惠和扶持政策,推進改革的進行,探索改革的路徑,總結實驗的問題,積累改革的經驗。在論證成熟之後,把這種新的道路和體系進行推廣,有助於在各方面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技術保障,為危機的解決提供一種參考的道路,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四)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和擔保體系
中小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借貸往往是以個人的信譽和相應的抵押作為擔保,這種擔保常常不能保證銀行在最後能真正收回貸款。建立起中小企業的信用及擔保體系有助於解決這種問題。成立專門的機構或組織,對中小企業的信用進行管理和及時的更新,將相應的信息及時的反饋給銀行和中小企業主,這有助於借貸雙方及時掌握自己的信用狀況和借貸狀況,為自己將來的借出和還款做出規劃。這一機構介於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並且獨立於二者之外,為二者產生的經濟活動提供紐帶的作用,並為借貸雙方提供信用擔保。這一舉措對於此次危機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
(五)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需要國家資本、民間資本的共同參與。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體系需要與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相結合,並以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為基礎,發揮多元體系的作用。打破商業銀行借貸壟斷的局面,為其他借貸方式和結構的形成提供支撐。在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之下,多種借貸方式和借貸機構之間的相互競爭,有利於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當出現供多於求的局面時,中小企業的借貸將有更多的機會。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也有助於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解決,為民間借貸提供更多的出路。
(六)加強對民間借貸的監管,積極引導和規範民間借貸組織借貸
金融體系需要完善,同時更加需要監管。民間借貸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經濟活動,缺少了監管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加強監管是重中之重。對民間借貸的程式要進行嚴格的審批,各層各機構和部門都應該把握住和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保證借貸的嚴格和規範。同時民間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借貸組織也是新興的借貸“力量”,政府需要加強對民間借貸組織的引導和規範,同時也加強對它們的監管,保證借貸組織的健康運行。這有助於民間借貸危機的緩解,有助於拓寬民間借貸的道路,有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平穩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