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亂彈

溫州亂彈

溫州亂彈是浙江省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以唱正反亂彈腔為主,有兼有崑曲、高腔、徽調、灘簧、時調等多種聲腔,因流行在溫州地區,故名“溫州亂彈”,建國後改稱“甌劇”。相傳,明末清初,在永嘉一帶的農村,有種半職業的班子,農閒結班作戲,農忙則落田務農,俗稱“三月班”。上演的戲文有《趕子倒鍋》、《浪子踢球》、《馬蹄炮》等亂彈小戲。直到清乾隆年間,發展為擁有八十四本大戲和眾多小戲的職業班社,一直至今。其曲調豐富,有民歌風,長於抒情。劇目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與歷史故事,愛憎強烈,忠奸分明。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唱白為溫州方言加上北京話的混合語,俗稱“亂彈白”。另外,甌劇的臉譜也有自己的特色,如一字眉,手形臉,以及神話中的鯉魚臉 、鳥臉、虎臉、龍臉等,都是惟妙惟肖,有獨特的創造。再加上詞句通俗,表演細膩,形成了樸素、清新的風格,受到了民眾的歡迎。
現有溫州市甌劇團仍堅持演出亂彈諸戲。

歷史沿革

甌劇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較有影響的傳統劇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陽河摘印》以及創作的現代戲《東海小哨兵》等。甌劇的音樂除亂彈外,還有高腔、崑曲、徽戲、皮黃等劇種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多彩。甌劇唱腔分“正亂彈”和“反亂彈”;正亂彈主要曲調有[慢亂彈]、[二漢]、[玉麒]、[流水]、[小桃紅]等;反亂彈有[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緊板]等。
溫州是宋代南戲的發源地。明代以後,高腔、崑腔流行於浙江南部,明末清初,溫州的戲班以演唱高腔和崑腔為主,亂彈腔傳入後,逐漸兼唱“高”、“昆”、“亂”。當時溫州一帶農村流行一種半職業性的“三月班”,農閒時結班做戲。農忙時務農。這種班社起初僅有八個演員,只能演出《浪子踢球》、《賣胭脂》等小戲,在演出角色較多的劇目時,則採取跑角、兼角辦法。後逐漸發展成為職業性班社。清代中葉,溫州的戲班又吸收了徽調、灘簧和時調,逐漸發展成為多聲腔的劇種,並出現規模較大的職業班社。但此時演唱崑腔、高腔者漸少,而以亂彈腔“正亂彈”、“反亂彈”為主。
據史料考證,溫州一帶最早的亂彈班是以洪全本為班主的“老錦秀”班,成立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老錦秀班是具多種聲腔而以亂彈腔為主的班社,能演八十四本大戲,成為後來溫州亂彈固定的傳統劇目。清嘉慶(1796-1820)年間,班社有日秀、三星、小春花、八永義等。
道光(1821-1850)時,溫州一帶商業、手工業更加繁榮,人口激增,班社一度發展到三十餘個,主要班社有新益奇、竹馬歌、老同慶、新聯奇、新同慶、大三異、大吉慶、小同慶等。活動區域除浙南的溫州、台州(治今臨海)、處州(轄今浙江麗水、縉雲、青田、遂昌、龍泉、龍和等縣)外,還遠及閩北、贛東北等地,相當繁盛。
宣統二年(1910)後,京劇開始在溫州流行,溫州亂彈開始衰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部分班社解體,致使溫州亂彈一蹶不振,到40年代,僅存老鳳玉、新鳳玉、勝鳳玉三個班社。建國後,有關部門將老鳳玉、新鳳玉、勝鳳玉三個班社合併組成勝利亂彈劇團。1950年後又先後成立“更新”、“紅星”等班,1955年合併為溫州亂彈劇團。1959年溫州亂彈更名甌劇,溫州亂彈劇團也改稱為溫州地區甌劇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