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善章

溫善章

溫善章 黃河水利委員會設計院水利專家、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善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39
  • 職業:黃河水利委員會設計院水利專家
  • 主要成就: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代表作品: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
主要成就,對三門峽水庫的定位觀點,對黃河下游和渭河下游水患的觀點,訪談錄(摘),人物評價,

主要成就

對三門峽水庫的定位觀點

對於三門峽水庫的定位,溫善章的觀點是:完全廢棄不是最佳選擇,應考慮廢物利用,三門峽水利工程原有的那些功能,大部分可轉由小浪底工程承擔。遇到洪峰時,三門峽大壩可不抬高水位,保持暢泄狀態;在非洪峰期,可以低水位徑流發電;在特大洪水時,則臨時滯洪。
不僅如此,在“定位”基礎之上,對於根除潼關淤積和渭河水患,溫善章還有一個已經醞釀了16年的“攔沙填補黃土高原峽谷溝道”構想。
他的“觀點”是針對當初三門峽大壩的設計方案而言的。他是“高壩大庫蓄水攔沙”方案的反對者。
1955年,他看了鄧子恢(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關於黃河規劃報告中所提到的三門峽大水庫,認為不符合中國國情。當時,他還是天津大學水利系的在校生。1956年的三門峽設計,蓄水水位提到360米,將要淹沒陝西關中平原350萬畝良田,動遷90萬人口。對這個概念,溫善章在心理上難以承受。他認為損失太大了,“我是從農村出來的,我了解農村”。
本著儘量減小淹沒損失的原則,經過反覆思量,溫善章針對原方案中“高壩(360米)、大庫(650億立方米庫容)、蓄水、攔沙”的規劃,提出了“低壩(335米)、小庫(90億立方米庫容)、滯洪、排沙”的個人建議。比較之下,兩方案的核心區別是:“攔沙”與“排沙”“多淹”與“少淹”。
1956年畢業後,溫善章被分配到電力部所屬的水電總局參加工作。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他先後向國務院和水利部呈述《對三門峽水電站的意見》。《意見》中說:設計水位降為335米,水庫死水位300米到305米;汛期不蓄水,排泄泥沙;汛末和冬季蓄水,以備春季灌溉和航運之用;動遷人口在15萬以內。
1957年6月10日至24日,在北京,包括27歲的溫善章在內,近70名水利界重要人士坐到了一起。蘇聯專家沒有出席,但寫來了反駁溫善章建議的意見。反駁意見中說,如果變攔沙為排沙,降低水位,則大壩一不能解決黃河下游的泥沙淤積問題,二不能起到有效調節水量的作用,三必將要使發電效益大大減小。總之,如果採納溫善章的建議,將削弱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綜合利用效益。
結果討論會否定了排沙的意見。支持或基本支持溫善章建議的,只有葉永毅、黃萬里吳康寧3人。
1957年的那次討論會最終決定:一、應儘早修建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二、要攔沙蓄水。
攔沙失敗,水庫被迫排沙
1957年,三門峽工程動工。1960年6月,大壩全斷面澆築到340米高程,9月份下閘蓄水。1960年11月到1961年6月,12個導流底孔全部用混凝土堵塞。
至1962年3月,最高蓄水位達332.58米,水位高於330米的時間有200天。在一年半時間內,水庫淤積15億多立方米,潼關水位較建庫前抬高4.5米,並在渭河口形成“攔門沙”。渭河下游兩岸農田受到淹沒和浸沒,嚴重危害農業生產,若繼續發展,將威脅關中平原和西安市的安全。
渭河流域的移民動遷工作支撐不住了。1962年3月,陝西省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上寫報告,要求降低三門峽水庫水位,排沙。
面對陝西的實際情況,國務院讓水利部研究三門峽大壩改建問題。
1964年,第一期改建工程啟動:在左岸打兩條水洞泄洪,同時,把8條發電鋼管中的4條改為泄水鋼管——簡稱“兩洞四管”。1969年,第二期改建工程實施:打開8個施工底孔,降低水位,泄洪排沙。這之後,又陸續把剩下的施工導流底孔全部打開。
從1969年到三門峽工作,到1975年調到黃委會,溫善章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觀點,觀察著一些事實,思索著一些問題。

對黃河下游和渭河下游水患的觀點

早在1987年,溫善章就提出,根除黃河下游和渭河下游水患的長遠之策是,在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多沙粗沙來源區的溝道中和山陝峽谷河段,修建不斷加高的高壩進行攔沙,把入黃泥沙減少到2億~3億噸,變黃河下游和渭河下游(潼關河床)的淤積性質為沖刷性質,從而終使下游和渭河成為高灘深河。在上述溝谷中修高壩攔沙,處理單位體積泥沙的費用和移民動遷人數,僅相當於黃委會現規劃提出的其他減輕河道淤積辦法的1/20~1/10。
溫善章說,這些大壩攔沙,還能把黃河高原區域的侵蝕環境變為沉積環境,不僅可以淤地、改變溝道地形,還能夠改善水環境。總之,能改善生存環境,能把黃土高原的峽谷溝道變為沃野良田。
黃委會水利專家、俄羅斯水利科學院外籍院士趙業安也持這種主張。趙說:黃河的癥結在泥沙,而泥沙是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帶來的。在黃河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因素。要知道,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大家一直在想,怎樣才能讓黃河的水土不流失或者少流失。對此,我們的主張是,變“侵蝕環境”為“沉積環境”。

訪談錄(摘)

東方早報訪談
東方早報:1955年,全國一次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三門峽水利樞紐為第一期重點工程。在這個“報告”中,三門峽大壩規劃的正常高水位為350米,為此將淹沒良田207萬畝、遷移60萬人。建國初期國力薄弱,既然明知要付出這么大的代價,為什麼還要修三門峽大壩?
溫善章:主要考慮的是解決下游水患問題。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黃河下游“決口改道威脅與日俱增”。因此修建三門峽高壩攔沙也變得“刻不容緩”。
在1955年全國人大通過的《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和1957年《水利部關於三門峽水利樞紐問題向國務院的報告》都強調下游已危在旦夕。如果下游決口,將威脅到下游25萬平方公里和8000萬人,為了保住下游,必須在上游修建大壩,哪怕為此付出巨大的淹沒代價。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對下游決口可能估計得過於嚴重,按經濟狀況,即便決口,其災害程度也沒有估計的那樣嚴重。
東方早報:據說,修建三門峽大壩,與一種“黃河清”的說法有關……
溫善章:建三門峽大壩的初衷是“蓄洪攔沙”,即把洪水和泥沙都擋在三門峽水庫,以減輕下游由於泥沙淤積造成的水患威脅。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有足夠的庫容,也必然要帶來淹沒。
黃河的根本特點就是泥沙含量高。泥沙淤積使下遊河道抬高,黃河變成一條地上河,威脅也越來越大。當時認為,通過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使下游黃河水變清,從而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1955年的人大報告中,也要求通過水土保持變“黃河清”。而在水土保持生效前,應該修建三門峽水庫攔沙,從而立即實現“黃河清”。三門峽攔沙,是換取水土保持的時間。
現在看來,把黃河基本變清,在社會、環境和經濟等方面價值具有非常巨大的效益。但單靠面上的水土保持,由於自然和社會因素的制約,是難以實現黃河清的。

人物評價

在網上搜尋“溫善章”這3個字,條數眾多,到處是敬佩的語氣。其中一篇傳閱量極大的文字說,“三門峽大壩”和“三峽大壩”這兩項工程,有一個極為偶然的共同點,即都面對著一個最堅定的反對者黃萬里、一個反對高壩大庫而主張低壩小庫的堅韌的建議者溫善章。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位有著48年“三門峽水庫情結”、看著三門峽水庫一天天“長大”、耿直不阿並且深具真知灼見的水利專家。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在三門峽水庫問題上,沒有溫善章的聲音是不可想像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