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公誦書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至。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公誦書
  • 人物:司馬溫
  • 朝代:北宋
  • 類別:典故
譯文,注釋,人物介紹,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穫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穫就多了!”

注釋

①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封以溫國公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這件事。這裡藉此指讀書專心。
絕編:原指孔子讀《易經》時,反覆翻閱,多次將穿簡冊的牛皮繩子翻斷這件事。這裡指讀書刻苦。
④迨:等到。
⑤倍:反覆多次。
⑦嘗:曾。
⑧或:有時。
⑨患:擔心
⑩既:已經

人物介紹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其所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鑑》成書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記敘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前403-公元595)共一千多年的歷史,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六紀,內容以敘政治、軍事為主,旨在為統治者提供國家治亂興衰的借鑑。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司馬光逝世,終年六十八歲。太皇太后聽到訊息後,和哲宗親自去弔唁,追贈司馬光為太師、溫國公,諡號 "文正",賜碑 "忠清粹德"。京城的人聽到噩耗,都停工前往弔祭;嶺南封州的父老鄉親,也都備辦祭祖;都城和周圍地區都畫了司馬光的遺像祭祖,吃飯時必定為之祈禱。
司馬光像司馬光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