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名。一名《溫子昇集》。北魏溫子昇(曾官侍讀兼舍人)著。據《魏書·溫子昇傳》載,子昇死後,太尉長史宋游道集其文筆為三十五卷。《隋書·經籍志》著錄《溫子昇集》三十九卷。《舊唐書·經籍志》著錄二十五卷。《新唐書·藝文志》著...
東魏武定五年(547年),館客元瑾作亂,高澄懷疑溫子升同謀,囚入晉陽監獄,餓死獄中。著有《文筆》35卷、《永安記》3卷傳世,輯錄《溫侍讀集》。作品全文 少年多好事[1],攬轡[2]向西都[3]。相逢狹斜[4]路,駐馬詣[5]當壚[6]。注釋 [1]好事:喜歡多事。管閒事。[2]攬轡pèi:挽住馬恚 [3]西都...
及元瑾、荀濟等作亂,高澄疑溫子升知其謀,下晉陽獄餓死。其詩文在北朝頗有聲譽,與邢邵齊名,時稱“溫邢”;又與邢邵、魏收合稱“北地三才”。今存文章26篇,其中為帝王宗室代筆16篇,銘文3篇,碑文6篇,以及祝文1篇;詩歌據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則僅10首,有《溫侍讀集》傳世。
明張溥輯有《溫侍讀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存詩11首,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文27篇,清嚴可均輯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人物生平 溫子昇是晉朝將軍溫嶠的後世子孫。父親溫暉,曾任兗州左將軍長史,行濟陰郡事。北魏孝明帝初,在全國選拔辭人補充御史之職時,他在8000名應考...
及元瑾、荀濟等作亂,高澄疑溫子升知其謀,下晉陽獄餓死。其詩文在北朝頗有聲譽,與邢邵齊名,時稱“溫邢”;又與邢邵、魏收合稱“北地三才”。今存文章26篇,其中為帝王宗室代筆16篇,銘文3篇,碑文6篇,以及祝文1篇;詩歌據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則僅10首,有《溫侍讀集》傳世。
濟陰太守溫暉之子,“北地三才”之一。孝明帝初年,東平王元匡召募御史,時年二十二。永熙年間,為太子侍讀兼舍人、鎮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遷散騎常侍、中軍大將軍。[1]武定五年(547年),被誣參與館客元瑾作亂,囚死於晉陽監獄之中。著有《文筆》35卷、《永安記》3卷傳於世,輯有《溫侍讀集》。
顯然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敗筆。作者簡介 溫子昇(495—547),北魏文學家。字鵬舉,濟陰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曾任侍讀兼舍人。東魏末,高澄引為諮議參軍。後元僅等作亂,高澄疑溫子昇同謀,下獄死。能詩文,在當時北方文人中頗有名望,但作品傳留較少。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溫侍讀集》。
附錄三 溫侍讀集題辭 附錄四 溫子昇詩文佚句輯存 附錄五 溫子昇年譜 附錄六 溫子昇研究資料選輯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牟華林,四川平昌人,文學博士,教授。中國俗文學學會會員、廣西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廣西古代文學學會會員。現任賀州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廣西文藝評論基地(賀州學院)負責人、賀州學院...
行濟陰郡事。北魏孝明帝初年,東平王元匡召募辭人,補充御史,時年二十二。永熙中,為侍讀兼舍人、鎮南將軍,加金紫光祿大夫,遷散騎常侍、中軍大將軍。[1]東魏武定五年(547年),館客元瑾作亂,高澄懷疑溫子升同謀,囚入晉陽監獄,餓死獄中。著有《文筆》35卷、《永安記》3卷傳世,輯錄《溫侍讀集》。
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莊帝誅爾朱榮,子升參預謀畫。爾朱兆入洛,懼禍逃匿。孝武帝永熙中,復官侍讀,兼舍人。後領本州大中正。東魏時高澄引為大將軍府咨議參軍。疑其知元僅等謀反,投之晉陽獄中,餓死。子升文筆,當時已傳於江南,為梁武帝所稱,又遠傳至吐谷渾。今有《溫侍讀集》明輯本。
、《涼州樂歌》寫涼州的繁華和遠行的樂趣,則有北歌豪放剛健之氣。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評論何子升這類詩作云:“江南聲偶既盛,古詩已絕,晉宋風流僅存者,北方一鵬舉耳。”(《古詩評選》卷五)何子升詩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9卷,多亡佚。明人輯有《溫侍讀集》。另有《永安記》3卷,亦佚。
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莊帝誅爾朱榮,子升參預謀畫。爾朱兆入洛,懼禍逃匿。孝武帝永熙中,復官侍讀,兼舍人。後領本州大中正。東魏時高澄引為大將軍府咨議參軍。疑其知元僅等謀反,投之晉陽獄中,餓死。子升文筆,當時已傳於江南,為梁武帝所稱,又遠傳至吐谷渾。今有《溫侍讀集》明輯本。
一直之中,思腸九曲,小詩絕頂技也。”作者簡介 溫子昇(495—547),北魏文學家。字鵬舉,濟陰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曾任侍讀兼舍人。東魏末,高澄引為諮議參軍。後元僅等作亂,高澄疑溫子昇同謀,下獄死。能詩文,在當時北方文人中頗有名望,但作品傳留較少。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溫侍讀集》。
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莊帝誅爾朱榮,子升參預謀畫。爾朱兆入洛,懼禍逃匿。孝武帝永熙中,復官侍讀,兼舍人。後領本州大中正。東魏時高澄引為大將軍府咨議參軍。疑其知元僅等謀反,投之晉陽獄中,餓死。子升文筆,當時已傳於江南,為梁武帝所稱,又遠傳至吐谷渾。今有《溫侍讀集》明輯本。
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莊帝誅爾朱榮,子升參預謀畫。爾朱兆入洛,懼禍逃匿。孝武帝永熙中,復官侍讀,兼舍人。後領本州大中正。東魏時高澄引為大將軍府咨議參軍。疑其知元僅等謀反,投之晉陽獄中,餓死。子升文筆,當時已傳於江南,為梁武帝所稱,又遠傳至吐谷渾。今有《溫侍讀集》明輯本。
流露著被隱藏起來的情感,含蓄蘊藉。作者簡介 溫子昇(495—547),字鵬舉,太原人。北地三才之一。晉大將軍溫嶠後代。北魏時,官至散騎常侍、中軍大將軍。東魏武定五年(547),館客元瑾作亂,高澄懷疑溫子昇同謀,囚入晉陽監獄,餓死獄中。其詩深受南朝文風影響,原有集三十九卷,後人輯有《溫侍讀集》。
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莊帝誅爾朱榮,子升參預謀畫。爾朱兆入洛,懼禍逃匿。孝武帝永熙中,復官侍讀,兼舍人。後領本州大中正。東魏時高澄引為大將軍府咨議參軍。疑其知元僅等謀反,投之晉陽獄中,餓死。子升文筆,當時已傳於江南,為梁武帝所稱,又遠傳至吐谷渾。今有《溫侍讀集》明輯本。
謝光祿集序 昭明太子集序 重纂沈隱侯集序 重纂陶隱居集序 重纂任中丞集引 王左丞集引 陸太常集引 劉戶曹集小引 王詹事集題詞 劉秘書集序 劉豫章集引 劉庶子集引 庾度支集題詞 何記室集序 吳朝請集引 陳後主集題辭 徐僕射集序 沈侍中集引 江令君集序 張散騎集引 高令公集題辭 溫侍讀集引 邢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