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樂歌二首

《涼州樂歌二首》是北魏文學家溫子昇組詩作品。這兩首樂歌,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歷的感受,充滿著歡樂與繁榮的景象,表現了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日日有歌舞樂事相伴,也並不為苦的一種樂觀曠達的心態。全詩出語率真,平實自然,格調開朗,頗有北方人的豪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涼州樂歌二首
  • 作者:溫子昇
  • 創作年代:北魏
  • 出處:《溫子昇集》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別名:涼州樂歌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涼州樂歌二首
其一
遠遊武威郡,遙望姑臧城。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
其二
路出玉門關,城接龍城坂。
但事弦歌樂,誰道山川遠。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涼州:古地名,管轄今甘肅省境。
⑵武威郡:古地名,為今甘肅武威市轄區。
⑶姑臧城:古地名,為武威郡首府,在今甘肅省武威市。
⑷交錯:東西為交,斜行為錯,意即互動往來。
⑸吹:吹奏樂器。日:充滿。縱橫:縱其心意,任其自由。
⑹玉門關:古關名,在武威西北千餘里,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關口。
⑺龍城坂:古地名,即稱作龍門的山坡。
⑻但:《初學記》作“阻”。事:專意從事。弦歌:彈琴唱歌。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其一
遠遊武威郡,首府在望中。姑臧城漸近,景象迥不同。
車馬互動馳,往來似游龍。樂器能伴奏,歌聲滿激情。
其二
路出玉門關,前接龍城坂。
心樂彈唱事,不覺道路遠。

創作背景

這兩首樂歌,應作於溫子昇隨廣陽王元淵北征之時,是作者親身經歷的感受。溫子昇隨軍北征,雖然戰事吃緊,路途遙遠,但是能在辛苦之餘找到歌樂的樂趣,苦中作樂,寫下這兩首詩記錄沿途所見所感。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二首詩所表達的情感相似: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日日有歌舞樂事相伴,也並不為苦。詩中所出現的幾個地名“武威郡”“姑臧城”“玉門關”“龍城坂”都是古代通往西域的沿途要道。此二首詩記錄了作者隨軍北征的沿途所見所感,表現了一種樂觀曠達的心態。
第一首詩畫面古樸而蒼涼,展示出的是一幅遠征邊塞行軍圖。語言質拙,充滿了北方豪壯蒼涼之氣。前兩句點明地點,後兩句人、馬、號角聲,真實地反映了行軍之情狀。在作者的筆下,姑臧城車馬交錯,歌吹縱橫,充滿著歡樂與繁榮,根本沒有一點悽愴荒涼的影子,真可新人耳目。其所以能夠成為這樣一顆光芒四射的明珠,大概是由於匈奴休屠王、前涼張軌、後涼呂光、北涼沮渠蒙遜皆在此建都並且長期經營的結果。
第二首詩節奏加快,竟把世人視為充滿勞苦的遠遊當作樂事,與以往行軍詩迥異,讓人倍感新鮮。尤其後二句“但事弦歌樂,誰道山川遠”,胡樂之聲並沒有增加行人內心的淒楚與思鄉情結,而是使行人醉心於樂聲,用心去傾聽領略涼州音樂的美妙,或許這些音樂還觸動了行人的心弦,使之產生共鳴,不禁也微微吟唱起來。如此看來,山長水闊又算得了什麼,有音樂的撫慰,進而陶醉、忘我,如此行軍真是一件愜意之舉。北人豪邁、豁達、簡單的性格突顯出來,格調歡快。
《涼州樂歌二首》是五言四句短制小詩,容量小就意味著不能做過多的鋪墊,而要開門見山直抒胸臆,這樣敘事的簡單直接,平實自然,頗有北方人的豪情。正如郭預衡《中國古代文學史》中所說,“出語率真,格調開朗,全無愁苦之音”。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詩評選》卷三:“上二句(指‘路出玉門關,城接龍城坂’)與下二句有何交涉?一直之中,思腸九曲,小詩絕頂技也。”

作者簡介

溫子昇(495—547),北魏文學家。字鵬舉,濟陰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曾任侍讀兼舍人。東魏末,高澄引為諮議參軍。後元僅等作亂,高澄疑溫子昇同謀,下獄死。能詩文,在當時北方文人中頗有名望,但作品傳留較少。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溫侍讀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