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景區簡介,旅遊指南,
景區簡介
清代林楓《榕城考古略》載:“龍潭山在十一都,一名西山。……旁有屋數楹,祀張真人,俗稱溪源宮”。溪源宮背山臨溪,依山而築,坐北朝南,橫向排列。從東至西計有宮門、真人殿、三相公殿、彭李獅公殿等建築物,占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宮觀為牌坊式建築,宮門為三級馬頭牆,土石結構,開三個拱門。正門上方是白石鐫刻“溪源宮”橫匾,直行楷書、字徑約40厘米。真人殿右側有一摩崖石刻,長2.6米,寬0.95米,中間橫行楷書陰刻“溪源古蹟”字徑約50厘米。真人殿、三相公殿(即護國留侯)和彭、李獅公殿均為單進仿古宮殿建築,面闊三間,混凝土結構,布局嚴謹,規模宏大。
溪源宮前面的溪源出自永泰、閩清二縣的崇山峻岭,流到閩侯縣上街龍潭山前受巨崖阻隔形成深潭。傳說時有蛟龍現身,故名龍潭。《榕城考古略》記載“山下有潭,龍居之。歲旱祈雨,以瓷瓶塗蠟於口。懸而下之,以有無得水測雨候。潭中群魚游泳,無敢捕者。有靈石四,若龜、蛇、劍、印,溪源之水出焉。”傳說這一帶溪潭中蟄伏一頭修煉成精的巨黿,時常出沒,興風作浪,殘害蒼生。被降伏在虎頭盆深潭後,月朗風清之夜,還不時浮出水面觀月。四處雲遊的道教神靈張真人到此降龍伏黿後,託夢上街二十四境民眾擇定龍潭山腳建宮廟,廟宇正面朝向牛姆山、羅漢山、鯉魚山三座重疊的大山,民間稱為“真人得地三重山”。宋政和四年(1114年)當地民眾從坑口小廟真人寺分爐起建溪源宮大廟,供奉張真人。從溪源宮宮門古石刻“溪源宮(1114年)”的落款,也可佐證其建宮歷史。《福州府志》也有記載“溪源宮有神日三相公,公祈雨最靈”。溪源宮峰巒靈秀,岩石崢嶸,溪澗蜿蜒,碧水如帶,山光水色,令人流連。因此溪源宮聞名遐邇,香火旺盛,信徒遍及海內外。據王應山《閩都別記》記載,明代太守林春澤、詩人王應鐘、王湛、林世璧、陳鳴鶴等曾多次游宿溪源宮,並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如明代太守林春澤在《夜宿溪源宮》詩中寫到“雪花飛瀉訪其源,溪畔仙風醒客魂。怪石倚雲臨截鎳,哀泉渡壑弄潺湲。蛟龍洞口如相會,虎豹庭前不敢喧。高閣夜深聞磬咳。青鸞隨月到宮門。”又如明代詩人林世璧訪溪源宮而作“溪源勝自類桃源,別有桃花映洞門。水竹遠村人世隔,桑麻仍見古風存。潭清好趁游魚泳,樹密時聞曉鳥喧。明發又隨塵跡混,不堪遐思屢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