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口瑤族鄉

源口瑤族鄉

源口瑤族鄉位於江永縣縣境西南部,東鄰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南界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西接粗石江鎮,北連桃川鎮。全鄉總面積203.2平方千米(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源口瑤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區碼:425404
  • 地理位置:江永縣西南部
  • 面積:203.2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807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江永站
  • 車牌代碼:湘M
  • 耕地面積:4075畝
簡介,歷史沿革,經濟建設,民族文化,首家大院,禪山寺千人會,耍春牛,打油茶,《扶靈瑤統記》,江永香米,

簡介

該鄉耕地面積4075畝,其中水田3810畝,旱地265畝,林地面積2.8萬畝,土地結構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全鄉轄上村、八角亭、小河邊、公朝、大坪崗、七工嶺、富源7個行政村,33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小組。全鄉總人口18071人(2017年)。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95%。
源口瑤族鄉是四大民瑤之一——扶靈瑤聚居地,自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招安下山的扶靈瑤便聚居於此,也是江永縣境內成立最早的瑤族鄉。至今保存有《扶靈瑤統記》和《盤王書》等極為珍貴的瑤族歷史典籍。1950年,設源口鄉。1952年,分設源口鄉、大坪崗鄉、七工嶺鄉和大田瑤族鄉。1956年,又合併為源口鄉。1961年,為源口公社。1982年撤源口公社,建立源口瑤族公社。1984年,改稱源口瑤族鄉。1985年,劃出大田村、白俸村、杉木坪村,成立源口自然保護局(現為省級自然保護局)。

歷史沿革

鄉境南部崇山峻岭,群峰挺拔,山崗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林。谷母源、石道源、白沙源、俸源、大小溪流縱橫交錯,出涼亭坳,眾水歸一,謂之“源口”。
1950年設源口鄉,隸屬桃川區。
1952年境內設源口、大坪崗、七工嶺和大田瑤族鄉。
1956年合併成源口鄉。
1958年隸屬水美公社管轄。
1961年體制調整,成立源口人民公社。
1982年改為源口瑤族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源口瑤族人民公社,建立源口瑤族鄉。

經濟建設

全鄉總面積203.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271.6公頃,18071人(2017年)。源口水庫左右乾渠環流全鄉,水利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鄉經濟以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為主。鄉政府正確引導農民調整作物種植結構,進一步穩定了糧食、蔬菜、水果“三三制”種植模式。全鄉穩定發展以優質水稻為主的糧食作物900多畝,以香芋為主的蔬菜10000餘畝,以香柚、椪柑為主的水果2800多畝。特產有香米、香柚、香芋、香菇。唐代武則天始列為“貢米”,至今被譽為“糧中珍品”的江永香米就出自此地。全鄉年工農業總產值2611萬元,
年財稅收入33萬元,境內縣鄉公路與省道S325線相連,交通日漸改善。

民族文化

源口瑤族鄉以四大民瑤的扶靈瑤為主。在很多地方有明顯的瑤族特色。

首家大院

在源口瑤族鄉小河邊村的首家大院。具有瑤族文化特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禪山寺千人會

明朝初年源口扶靈瑤13姓瑤民為祭祀先祖共建禪山寺。寺內供奉諸多佛像和各姓祖宗牌位,扶靈瑤供養僧人為其上香誦經,祈禱四時順利、一方平安。瑤民每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千人會”即是十年一大祭活動的簡稱,已傳承近600多年。每年農曆八月十九日開始。“千人會”會期一般為三天,古時亦有五天、七天。“千人會”活動包括:(1)進香禮佛、誦經、拜懺;(2)調鼓;(3)耍春牛;(4)放河燈祭河神;(5)劃旱地龍船、舞龍、耍獅;(6)迎請諸祖、諸神環村遊行。“千人會”是扶靈瑤瑤胞祭祖禮佛、儼寄其思的祖先信仰和俗神信仰,也是扶靈瑤溝通、團結兩省三縣及周邊各村寨各族人民的橋樑和紐帶。“千人會” 是瑤族人民原始信仰的精神產品,它將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精神用藝術的形式予以表達,集中體現了瑤族人民傳統民俗文化,對研究瑤族文化、瑤族歷史有重要的社會價值。禪山寺“千人會”(十年大祭活動)入選為永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耍春牛

扶靈瑤傳統文藝節目。相傳遠古時代牛神從天宮御田盜來五穀種子和農具於人間,玉帝遷怒牛神,宰牛於人間以示懲罰。人們為紀念神牛捨生取義的壯舉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遂以“耍春牛”活動祭祀神牛。源口扶靈瑤保持了這一原始的傳統祭祀儀式。“耍春牛”文藝活動在每年的立春舉行。表演由2位青年披上牛皮道具扮演春牛,一人耍牛頭,一人耍牛尾,模仿牛的行走、犁田、搔癢等姿態。2人扮演夫婦,即犁田的丈夫和送飯的妻子,另2人肩背鋤頭,作耕田狀。如此在公共場所沿街表演。每到一處,先由坐轎的“春牛官”下來朗誦祝詞,其意祝新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由表演者唱《十二月花》,邊歌邊舞,當地主人鳴炮迎送。

打油茶

瑤家飲食文化。唐朝年間,居住於都龐嶺山脈瑤族先民在生產生活中發現大山茶葉有多種健身功效。於是開始以茶葉煮水藥用治病,稍後發展到以茶葉、生薑為主料用鐵鍋木棰打碎取汁飲用解乏,後又加炒米、蔥花、食用油等佐料配以飲用充飢,逐漸演化為山居瑤民日常飲用和招待賓客的地方特色飲食習俗。打油茶使用的廚具為特製“茶鍋”、“7”字木錘、竹漏斗、勺等。製作方法:以紅茶或綠茶為主要原料,配以生薑,用特質茶鍋與木錘捶打,放入食用油少許,濾汁入茶杯,加配蔥花、食鹽、炒米、油果及時令蔬菜、花生等浸入茶中合飲;每配料一次,可打出3-5鍋油茶。油茶有消炎解毒、驅熱禦寒、提神醒腦、解渴健胃、生津化食、滋補健身之功效。源口扶靈瑤胞長期保持著早餐喝油茶的習俗。

《扶靈瑤統記》

瑤族社會的首部“地方志”。源口瑤族保存的《扶靈瑤統記》,詳細記載了扶靈瑤山水圖、地界、沖漯、村落、道路、河水、戶籍、充役、把隘、辛勞、霸場、田糧則、縣誌糧、征糧冊、田土名圖、繪憑、批示、奉則、繪照、開試、庵觀、閣廟、祠寺、社壇、津渡、橋亭、文生、貢監、職員、承充、事故、災祥等內容。其中僅“批示”一欄,就收錄了從明永樂二年(1404年)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的官府批示計三十件,內容涉及保護瑤族山場田土、免役、辦義學,處理鹽運、停泊糾紛等,為今天研究封建制度下的民族政策提供了一份十分重要的參考資料。在瑤族內部長期實行的瑤長自治制度,《統記》也有完整記錄,從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起至民國三十年(1941)止共287年間,歷屆瑤長、瑤目的任職名單一一詳記。每三年換一屆,按姓氏輪流,實行民主選舉。如此完備的瑤族史資料,在國內瑤區尚屬首例。《扶靈瑤統記》堪稱是記錄扶靈瑤社會550年的地方志,是一部極為珍貴的瑤族歷史典籍。

江永香米

江永香米又稱源口香米,產於源口瑤族鄉富源村。屬原始性高桿粳稻型本地農家品種,僅產於該村特定的二十餘畝稻田中。若將其種於其他田塊或在該田塊中換植其他水稻品種,則所產稻米芳香特性盡失,因此具有極高的生物學研究和經濟開發價值,是“江永五香”(香米、香柚、香芋、香姜、香菇)中最獨具地域特色的作物品種。源口香米始於北宋年間,據《湘橋斗聘記》記載“府境有米香不多得,所謂長沙好米其五里香者即此也”歷代官府把它作為貢米,黎民百姓也拿它來作請客送禮之佳品。此米營養豐富,氣味芳香,況只出在源口一方,據專家考證“它因品種、土質、水源及氣候的特殊關係”一年只收割一次,成為不可多得的珍品也。每年秋收時季,歷代封建王朝均派官兵監割香稻,除留種外,全部運往朝廷供宮廷食用。民國初期,多為達官貴人占有,少量銷往廣州和港澳等地。解放後,香米由糧食部門統一收購出售。1989年起,由農民自行銷售。煮飯,淘米後放入少許(相當於十分之一)拌和同煮,飯熟開鍋,清香撲鼻,柔軟可口,室內香味久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