湽

湽,總筆畫:12 ;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9,總筆畫:13

五筆86:IGVL 五筆98:IVGL 倉頡:EVMW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湽
  • 拼音:zī
  • 部首:氵
  • 部外筆畫:9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總筆畫:12 ;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9,總筆畫:13
五筆86:IGVL 五筆98:IVGL 倉頡:EVMW
筆順編號:441555125121 四角號碼:3216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E7D
基本字義
--------------------------------------------------------------------------------
● 湽
zīㄗˉ
◎ 古同“淄”。
生僻字。現代漢語不再使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正韻》莊持切,音菑。水名。《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
又州名。《廣韻》春秋時屬齊,漢為濟南郡,宋文帝改淸和郡,隋置淄州。因水以名焉。
又縣名。《廣輿記》淄川,屬濟寧府。臨淄,屬靑州。
又通作菑。《周禮·夏官·職方氏》幽州,其浸菑時。
又黑色曰淄。《後漢·皇后紀》恩隆好合,遂忘淄蠹。《集韻》俗作,非。
考證:〔通作菑。《周禮·夏官·職方氏》幽州,其浸菑。〕 謹照原文菑下增時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