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湯陵遺址
- 出土地點:山東省曹縣土山集
商湯王陵,商都北亳,湯陵碑文,重修成湯廟記,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
商湯王陵
商湯陵自古就頗多爭議,但不論是《尚書》、《史記》記載,還是後世文獻的佐證,都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商湯死葬於亳(山東曹縣南二十里)。清乾嘉大儒孫星衍曾作《湯陵考》,力主曹縣湯陵為真,並為曹縣湯陵撰寫碑文。當代學者王國維、顧頡剛、郭沫若、史念海、王玉哲、楊尚奎、田昌五等學者論之確鑿。特別是商史甲骨文學者羅琨先生用甲骨卜辭研究成果,力證亳在商丘之北、定陶之南,為亳在曹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湯王在位13年,死後葬於亳。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傳,成湯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讚揚,有商一朝湯陵始終為商人祭祀的祖陵。西周、春秋、戰國,有商湯後代宋國負責祭祀湯陵,在《左轉》中,宋國君就稱亳為宗邑。《水經注》曾記載,漢哀帝建平元年,曾遣使祭祀湯陵,漢以後,歷代對湯陵祭祀不絕。該陵毀於抗日戰爭時期。
湯王陵歷代都有重修,明萬曆《曹縣誌》記云:成湯祠在縣南十八里土山集,不祥所始。墓前有石碣刻云:“宋皇佑四年(1052)年重修;元延佑五年(1318)重修;明宣德八年重修;成華丙申(1476)重修,李秉有記;弘治五年(149)年重修;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修;萬曆九年(1581)歲次辛巳春三月八日重修。”由此可知,至遲從宋代起,官方便開始對曹縣商湯陵進行重修和祭祀。另據《曹縣舊志》記載:“明代以前,有守墓戶百家,有大殿巍峨聳立,大殿中間,神像威嚴,中為成湯,左為伊尹,右為仲虺。湯王陵左邊有桐宮三楹,為太甲所居。”湯陵全盛之時,金碧輝煌,巍巍壯觀,後院大殿三間,中間拜殿三間,左右廊廟各六間,山門、照壁、甬道,歷代古碑排列廟道兩邊,為一大遊覽觀瞻聖地。
商都北亳
古地,“薄與亳同,一地二名”,商之都亳城,史稱北亳。因近景山(今曹縣東景山遺址),又稱景亳。西漢置薄縣,即今山東曹縣南二十里塗山之陽,其旁為蒙縣,蒙與薄相去三十里。三國魏時省薄縣入蒙縣,故亳又稱蒙亳。近代商都亳墟在曹縣,故稱之為曹亳。《管子·輕重篇·甲》云:“夫湯以七十里之薄,兼桀天下。”
薄為何義?王逸注《楚辭》稱:“草木交錯曰薄。”曹縣之南二十餘里為古名薄之地,薄地在濟水之南,濟水是大禹治理的古四瀆之一,固多水,草木交錯,故名其地為薄。
在古文獻中,對湯居之亳的地理方位早有界定,即皇甫謐所說的北亳,在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南二十五里土山集一帶。此地在春秋屬宋國,戰國初,宋國在睢陽之北,汳水之南置蒙縣,縣城在亳,《水經注·汳水》篇中的小蒙故城在亳,就是明證。漢晉時蒙縣屬梁國,故皇甫謐云:“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又云:“蒙為北亳,即景亳,湯所盟地。”
《史記》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中國著名商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羅琨先生長期研究殷墟卜辭,曾多次著作論證湯始居之亳。她在《湯始居之亳再探討》一文中重審:“通過對殷墟卜辭和早期文獻中作為地名的亳字的梳理,可見前人在追溯、引述商代歷史時常提及亳,亳已成為殷都乃至‘殷家之號’的代稱,這是導致對‘湯始居之亳’考訂眾說紛紜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追尋歷史沿用的地名亳,可知商周至秦,亳作為通行的地名,應只有一個,即近曹縣的北亳,亦即湯有景亳之命的景亳,從文獻記載看,這應是湯始居之亳”。不少先秦文獻佐證了這一精闢論斷。
西周文獻《逸周書》中就有關於商湯“以薄之居,濟民之賤”的記載,可證湯居之亳近濟水。古濟水過定陶境,南距北亳60里。
戰國孟子曰:“湯始居亳,與葛為鄰。”孟子把亳定在葛附近。考古葛國在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東北四十里,寧陵縣與商丘結合處,東北距亳四十里,與亳地阡陌相連。葛為夏桀之黨國,所以湯伐夏自葛開始。
《史記》曰:“夫鴻溝以東,芒、碭以北,屬鉅野,此梁、宋也,陶、睢陽亦一都會也。昔堯作(游)[於]成陽,舜漁雷澤,湯止於亳,其俗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毋庸置疑,太史公筆下的亳,在梁、宋區域之中,即北亳。北亳不但是湯始居之亳,諸侯會盟之景亳,還是商湯至仲丁十代國君計159年的都城。
第一個提出湯都北亳的是西漢大學者揚雄,他在《兗州牧箴》中說:“成湯五遷,卒都於亳”。西漢尚無南北亳之說,而亳縣正在兗州境內的山陽郡,即後來所謂的北亳。而後來之南亳在谷熟,屬梁國,在豫州境。揚雄把湯居亳變為“湯卒都於亳”。西晉學者臣瓚注《漢書》,在亳縣下注云“湯所都”,他贊成北亳是湯的都城。伊尹是商湯的主要謀臣,曾佐三代商王,功莫大焉。《史記》云:“既葬伊尹於亳。”《皇覽》曰:“伊尹冢在濟陰己氏平利鄉,亳近己氏。”西漢亳縣屬山陽郡,又可證北亳為商都無疑。
北亳為湯都最為有力的證據是北亳為宗邑,即商宗廟所在地。《左傳》哀公十四年,宋國權臣桓魋向宋公提出以鞍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請益鞍七邑,而請享公也。”宋國君寧願拿出七座城邑送桓魋,也不同意把一個薄城送出去,反映出薄是宋人宗廟所在地。薄通亳,古今認同。《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宋乃商後,薄為商宗廟所在已明。《竹書紀年》、《史記》倶載:自湯至太戊九王皆居亳,其陵廟必在亳,故稱宗邑。桓魋欲易之薄,有宋商祖宗陵廟所在,故不能送人。宋國境內的宗邑之亳就是商湯及以後九王的都城亳已明。
北亳有大土丘曰景山,上有湯冢。《爾雅·訓詁上》曰:“景,大也。”魯西南無山,所謂山者,大土丘是也。如舜耕之歷山,西周前稱歷丘,到戰國諸子書中已稱歷山,可見景山即景丘。上古先民為避洪水,多居高丘之上。查景山遺址,今名土山集,從南至北五百米之內有三處古遺址,內含龍山、岳石及商文化,反映出先民避水居丘的真實性。《詩經·商頌·殷武》曰:商湯“陟彼景山”。宋人引《詩經》曰:“陵彼景山”。湯終老於亳都,死葬當年誓師伐夏的景丘之上。《詩經·殷武》產生時代較早,而成書於春秋,其詞可能由最初的“陵彼景丘”演變為“陟彼景山”。因亳在景丘之陽,故《左傳》中稱“湯有景薄之命”。
查中國境內湯冢有五,而景山湯陵見於文獻最早。首先《詩經》有載;其次宋宗邑薄可證;其三,漢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長卿按行兗州水災,因行湯冢;其四,東漢崔駰隨漢章帝東巡,親見湯冢在濟陰薄縣北;其五,《皇覽》、《水經注》、《括地誌》、《寰宇志》等文獻倶載,湯陵在濟陰薄縣北。其六,清代學者孫星衍對曹縣亳都之湯陵不但有考,且行文山西、河南、浙江布政司使,力議曹縣湯陵為真。湯陵在此,可佐此亳為《左傳》宋宗邑之薄,也即商都亳。現代學者王國維、呂思勉、傅斯年、顧頡剛、范文瀾、翦伯贊、李學勤、王玉哲、史念海、楊向奎、孟士凱、鄒逸麟、羅琨、張永山、何茲全、田昌五、方輝、侯仰軍、徐子紅等皆持此說。
北亳在曹縣,研究商史的學者皆知。然而,古代文獻說到商都亳的地理方位,總讓人模糊不清,不知所在。這主要是因為“商都北亳”在歷史的行政區劃沿革中,不斷變換歸屬所致。周武滅商,封商湯後裔微子於商,曰宋國,亳都為宋國宗邑;戰國時行縣制,宋國於亳置蒙縣,亳屬宋國蒙縣,故稱之為蒙亳;公元前365年,魏伐宋,亳都屬魏國蒙縣;前357年宋攻魏,復取蒙亳,亳都又屬宋。前352年,魏復取蒙縣及今菏澤西部,亳都復歸魏。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蒙縣,亳都屬秦。公元前202年,劉邦建漢,置梁國,都定陶,蒙亳屬梁國;公元前169年,漢文帝封劉武為梁孝王,蒙亳屬梁國;公元前125年,梁平王任王后犯死罪,漢武帝削梁國八城,亳都劃屬山陽郡曰薄縣,郡治在鉅野縣昌邑鎮;梁平王於亳都東南三十里、今曹縣梁堤頭一帶另築一城曰蒙縣,史稱大蒙城;而亳都為舊蒙縣治所,史稱蒙縣故城,或曰小蒙城,亦曰蒙亳。《都城記》云:“湯居亳,今濟陰東南亳城是也。”《城冢記》云:“北亳,在蒙城西北。”《太平寰宇記》東京考城下云:“北亳城在縣東北五十三里。”皆指蒙、亳分治的地理方位。東漢合併天下郡縣,薄縣屬濟陰郡;建國中(公元80年),薄縣從濟陰郡劃歸梁國;三國時薄縣歸屬魏國濟陰郡;西晉廢亳縣為邑,歸屬無考,始稱北亳;北魏時北亳故城屬北梁郡,孝昌中(526)於北亳城治孝陽縣;北周及隋朝,北亳似屬梁郡考城縣;唐代北亳屬曹州濟陰縣;宋初北亳名北亳城,屬河南道東京考城縣;金朝北亳屬睢州考城縣;元朝北亳屬汴梁路睢州考城縣;至正後,大河淹淤北亳城,河走北亳遺址西,北亳屬曹州濟陰縣;明洪武二年,曹州移治盤石鎮,其南二十五里即北亳遺址,屬曹州濟陰縣。洪武四年降曹州為曹縣,廢濟陰、楚丘二縣,其地歸曹縣。自此,北亳城遺址隸屬曹縣至今。明末清初顧炎武來亳考察,尚見遺址。鑒於商史學界尚存多亳說,北亳與鄭亳、濮亳等諸亳同,曹縣境內之商都亳,稱宋亳、景亳、蒙亳、北亳均不再適宜,應稱曹亳。
湯陵碑文
重修成湯廟記
[明]李秉 湯始居亳,實維曹境。傳稱湯以七十里,此其地也。商之八遷,多在境內,以故盤庚村、盤石鎮、商村之名,今猶昔焉。夫曹為大聖故墟,其遺澤未泯,流風尚存,無足疑矣。 今其陵在曹南土山之顛,廣二十丈,袤四十丈,高稱之,左海岱,右華岳,黃流經其前,濟水引其後,魯、宋、徐、燕四面環繞,謂不可以仰止景行,風厲人心哉!陵上建廟古有之,迄國朝,因其廢而重修,增其舊制,中塑成湯,左伊尹、右萊朱。旁列之室,前有門,繚以牆垣。陵之四傍有田,樹木森列,風撓之,則鳴聲凜然,亦足發人心之敬畏。水旱疾疫,有禱必應,捷如影響,曹民賴之。 邑宰真定韓公懋惜其歷世遠而屢遭兵燹,古碑斷殘,乃庀財重修,且因主廟者袁長等之請,屬余記之。 夫湯德具於《詩》,載於《書》,傳誦於千萬世學者之口,凡有耳目者所共知,奚假於墓上一記哉?是不然,王者之生,有功於天地民物,繼往開來,布在方策,萬古如日中天,固也。使不記以信將來,則傳之萬世一丘陵而已矣,孰則知之?用記諸石。時成化丙申十月一日也。
曹縣重修成湯陵廟碑
[清]孫星衍 古者,墓而不墳,故劉向稱“殷湯無葬處”。至漢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郗長卿按行水災,因行湯冢,事具《皇覽》,以為在亳。其時詔稱:河南穎川郡水出,大司空史按部所至,宜於濟陰得見湯陵。自薛瓚、杜預、伏滔、劉昭皆以為在濟陰亳縣,未有異辭。今曹縣左山之陽,是古濟陰郡治。縣南二十里土山集,是古亳湯都地。北陟淇洹,南跨睢,西至衛國,東盡濮陽,皆千里畿內。故太甲陵在濮州之歷山,微子、箕子陵亦在東方也。曹縣湯陵列於祀典,明置守冢戶,陵前有碑。在宋皇佑、元延間皆重修。陵上有廟,像設猶存。星衍臨司泗上,於嘉慶元年塞河曹、單,親臨展謁,見其祠宇傾圮,采樵不禁,因檄曹令度工修葺。復遍考書傳,移咨山西布政司;告以滎河湯陵,出後魏小說家言,張恩破陵得銘,附會殷湯,前代沿訛,列為祀典,實則少康綸邑,急宜釐正。並考《括地誌》所稱偃師湯陵,乃湯祠之誤。《水經注》所稱徵縣湯陵,乃湯池傳疑。其《括地誌》又稱始平湯陵,真亳王號湯者所葬,俱不足以奪濟陰亳縣湯陵之說。既發資千金,申報大府,興工修葺,復得王、魏兩觀察先後代任增建宮牆,撥置地畝。曹令孫立芳、黃炳先後助成盛舉。會星衍奉督運之命,再蒞東省,以嘉慶十年四月竣工立石,將以質鬼神俟百世。為其銘曰: 天乙在亳千里畿,言觀於洛居河糜。千年水徙國邑迷,亳城雖荒神所依。漢臣行部欣得之,封樹不設丘墟卑。我來展拜敬且欷,稽古破俗別是非。滎河陵廟空巍巍,釐正祀典書之碑。從先王居神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