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集

土山集

土山集,在今山東省曹縣南二十里。歷史悠久,北有土山,古稱塗山,今稱土(土,塗也)山,南有亳邑(北亳,今曹縣鹼劉村一帶),乃商朝之初都。

塗山歷史悠久,是塗山氏族的發源地。大禹治水時,見到在此等待的塗山氏女,於是與其在桑台(景山,後改楚丘,皆在今曹縣境內)成婚。禹治水成功後,受舜禪讓為王,在塗山大會天下諸侯,《左傳·哀公七年》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夏末,商湯率部落遷於塗山之陽的薄地(“亳”通“薄”,漢置薄縣),建城名亳。

商湯王死後,葬在塗山之陽,時有陵墓殿宇桐宮,威嚴壯觀。今山東省曹縣湯陵遺址仍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山集
  • 別稱:土山、塗山
  • 位置:山東省曹縣南二十里
  • 遺址:湯陵遺址、塗山遺址
塗山氏族,商湯之都,商都亳城,商湯王陵,周穆之會,

塗山氏族

土山集歷史悠久,是塗山氏族的發源地。大禹治水時,往來於塗山一帶,在路上遇到塗山氏女,兩人一見鐘情,禹想到自己三十歲還沒成婚,治水回來一定要娶此女子為妻。禹治水回來又見到在此等待的塗山氏女,於是與其在桑台(景山,後改楚丘,皆在今曹縣境內)成婚。婚後四日,禹即受命外出繼續治水。
商都曹縣商都曹縣
《呂氏春秋·音初》記曰:“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命其妾候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又:“禹三十未娶也,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曰;‘吾娶也,必有應矣。’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又:“禹娶塗山,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
屈原《天問》有:“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塗山女,通之於台桑。”禹治水成功後,受舜禪讓為王,在塗山大會天下諸侯,《左傳·哀公七年》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商湯之都

商都亳城

夏朝末年,商湯率部落遷於塗山之陽的薄(“薄”通“亳”)地(今菏澤市曹縣南部,漢置薄縣),建城名北亳。商王朝建立後,塗山西南一帶的北亳(湯陵之側,今山東曹縣鹼劉村一帶)作為商初之都,成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商湯王死後,葬在塗山之陽,時有陵墓殿宇桐宮,威嚴壯觀。
商都在今山東曹縣南二十餘里商都在今山東曹縣南二十餘里
公元前16世紀,商湯以亳為根據地,選用薛人奚仲的後人仲虺(萊朱)為左相,又與有莘國聯姻,有莘國伊尹為男僕,為湯講解“治大國如烹小鮮”之理。成湯想啟用伊尹,但宥於其奴隸身份,臣子都不同意。伊尹回到莘國從事農耕生活後,成湯又親自駕車聘請伊尹到亳,拜他為右相。伊尹讓商湯不再向夏朝納貢,夏王桀讓九夷出兵問責,伊尹看到夏桀還能領率九夷,就暫時妥協,同意納貢。一次,商湯外出,看見捕鳥者在四個方向都張著網。商湯讓他撤去三面,並祝禱“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不聽命令,入我網中。”諸侯聽後感動地說:“商湯德行,恩及禽獸。”是為“網開三面”的成語典故。翌年伊尹獲悉九夷中多數並不願出兵伐商,報與商湯,商湯認為時機成熟,又不向夏桀納貢了。夏桀再次讓九夷出兵時,九夷都不聽了。伊尹說:“可伐夏了。”於是商湯就率領諸侯興師伐夏。夏桀敗於有娀之墟,退保三鬷(今曹縣西北),湯遂伐三鬷,獲夏國寶玉,湯即代夏。伊尹報天下已定,諸侯歸服,商湯即天子位,統領天下。商湯回亳,改服色,定年號,崇尚白色。以亳(今曹縣邵莊鎮鹼劉莊村東)為都,建立商朝。

商湯王陵

商湯死後,葬於亳之東北郊(今土山集村西)。後代商王武丁等曾來此修葺湯王陵廟,並多次祭祀商湯。春秋末期,宋國仍把湯王陵廟當作祖先宗邑。湯陵歷代都有守冢戶百家,官府都在春秋二季舉辦祭祀活動。商湯後裔有宋、孔、戴、莊、湯、商、殷數十姓。抗日戰爭中,湯陵大殿被毀,以後未再修葺,數百通古碑倒地。1994年12月,湯陵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今湯陵現仍高出周圍地面約5米,舊碑尚存。

周穆之會

周代,穆王東巡,在塗山會盟諸侯,《左傳·昭公四年》記:“穆有塗山之會”。當時,塗山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國中勢力最強。皋陶為塗山氏首領,禹任命皋陶為刑官, 兩族結成了牢固的政治聯盟,對大禹治水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
春秋亳邑春秋亳邑
據《尚書舜典》記載:帝舜之時,禹為司空,皋陶作士,伯益為虞。禹即帝位後,皋陶、伯益迭為首輔,塗山氏成了夏後氏最倚重的力量。為了進一步獲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攜同女嬌,在塗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準備與共工決一死戰。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云:“夏之興也以塗山”。正是塗山之會,確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會議開始後,當時有個叫汪芒氏方國的部落首領防風氏,被共工收買了,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當機立斷,就在會上殺了防風氏,以儆效尤。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副其實的國王了。這使得與會的所有方國之君深感恐懼,他們只得小心翼翼地聽從大禹的指揮。共工很快被大禹打敗了,但共工的臣子相柳卻不服氣,妄圖繼續頑抗。相柳為人貪婪,時常搶奪民眾的糧食,民眾形容他長了9個腦袋,食量驚人,每次都要吃掉9座山高的食物。大禹於是又領兵繼續進攻,再一戰殺掉了相柳。共工知道不是禹的對手,便逃掉了,據說最終還是被祝融殺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