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概貌
目前,中國三大石油公司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俄羅斯塔氏集團等中外大企業和
跨國公司已在臨港工業園投入巨資建設了奧里油儲罐、燃油電廠、煉油能力擴建、高等 級瀝青、液氨儲罐等一批大項目。
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在加緊建設中。中心選址位於湛江臨港工業園區內,規劃面積為39萬平方米,總投資5.35億元,建設倉庫面積4萬平方米、堆場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約5.2萬平方米,有鐵路專用線等配套設施。
臨港工業園區對外交通非常便捷,處於粵西地區和環北部灣地區的
交通中心
樞紐:
港口:湛江港擁有華南沿海最大的30萬噸陸岸式油碼頭,20萬噸鐵礦石碼頭,30萬噸級航道,是中國華南沿海通航條件最好的港口,現已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鐵路:通過園區內規劃鐵路專用線可接入三茂鐵路、粵海鐵路和黎湛鐵路並與湘桂、黔桂、湘黔、南昆、川黔、枝柳等全國鐵路幹線網連通;
此外,還具備管道運輸的便利。
開發背景
2003年4月10日,
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湛江時深刻地指出,要發揮優勢,湛江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是港口優勢;要抓住機遇,湛江面臨的機遇是港口與西部大開發的結合;要理清思路,湛江港是湛江發展臨港工業的前提。
臨港工業園是湛江發展臨港工業的重要載體。當前,面對國外重化工業轉移、國內擴大開放、西部大開發、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合作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臨港工業園正處於加快發展的最佳時期。
投資環境
地理區位
臨港工業園位於湛江市城區南部,東起湖港路,西至東海大堤,北起湖光路,南至海岸線。東接湛江港霞山港區,北靠“國家重點
風景名勝區”
湖光岩風景區和
三嶺山森林公園。園區範圍已被列入正在修編的湛江市城市規劃的主城區。
地質地貌
臨港工業園東、南兩面臨海,海岸線長約12600米,沿海岸線水深多為4~12米,為理想的天然良港地形,區內地形較平坦,基本由北往南方向緩慢降低,東部海岸已建成湛江港碼頭,南部海岸主要為大片的灘涂地。
氣象氣候
臨港工業園地處北回歸線以南低緯度地區,屬南亞熱帶
海洋性氣候明顯,陽光充足,氣溫年差較小,終年高溫高濕,年平均氣溫23.1℃,年相對濕度83%;常年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和東風,冬季為北風和東北風,地面平均風速3.2m/s,每年7-9月份為颱風季節。
基礎設施
電力:臨港工業園北側現有22萬伏變電站(湖光路以北約500米處)容量達2×15萬千瓦和3×15萬千瓦,工業園首期開發區域內110KV變電站建設項目也將於近期動工建設。而且,湛江發電廠裝機容量4×30萬千瓦,正在建設的奧里油發電廠裝機容量4×60萬千瓦,規劃建設的華能東海島電廠裝機容量4×60萬千瓦。臨港工業園的供電需求完全可以得到滿足。
供水:臨港工業園現有的臨東水廠、龍划水廠可滿足園區近期用水需要,鶴地水庫和鑒江等地表水源通過運河等管網可滿足園區大工業用水的需要。
通訊:湛江市目前已配備了微波通信、光纖通信、程控電話、行動電話等。程控電話、傳真可直撥國內1900多個城市和世界200多個國家及地區。
人力資源
廣東海洋大學
湛江擁有全國三所海洋大學之一——
廣東海洋大學和
廣東醫學院、
湛江師範學院等3所全日制本科高校,擁有高校數量居廣東省第二位。同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萬多人、科研開發機構48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5家、技術中試基地2個。這些高校、科研技術力量可以為投資者進入臨港工業園興辦實業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術保障。同時,湛江人口多,勞動力供應充足,可滿足臨港工業園投資企業普通勞動力的需求。
投資指南
功能分區
臨港工業園從東向西分成六個功能片區:三類工業區、二類工業區、一類工業區、配套生活區、港口物流區、港口碼頭區。各個功能區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繫,主要以物流倉庫為功能區的核心紐帶,連線工業企業和港口碼頭,形成圈層式的協作模式。
主導產業
臨港工業園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是
石化產業、機械裝備製造產業、汽車製造產業、
食品加工產業、紙品製造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物流產業。
總體思路
(1)港口開發為先導
以高起點、高水平的
港口建設為先導,大力突出區位優勢,積極創造港口優勢,帶動園區開發建設。
(2)園區開發為支撐
以重化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為先期開發區域,通過營造局部產業優勢,發揮示範效應,實現產業帶動、滾動發展。
(3)港區聯動為根本
力求港口建設與園區建設同步發展、一體化運作,實現港區聯動,共同創造協同優勢,形成“前港後區”的利益共同體。
發展前景
依託湛江深水良港優勢,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借貸滾動、開發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思路,未來的臨港工業園將建設成為一個以港口為依託,以臨港工業為主導,以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業為支柱,
第三產業發達、功能齊全、服務優良、環境優美的新型
工業園區,成為西部大開發重要出口貿易加工區和
東協自由貿易加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