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鄂西關鍵地區區域地質調查

《湘西-鄂西關鍵地區區域地質調查》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魏運許、徐大良、劉浩、鄧新、彭練紅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西-鄂西關鍵地區區域地質調查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 主要完成人:魏運許、徐大良、劉浩、鄧新、彭練紅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70266
成果名稱
湘西-鄂西關鍵地區區域地質調查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
主要完成人
魏運許、徐大良、劉浩、鄧新、彭練紅
研究起始日期
2013-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5-12-01
主題詞
湘西、鄂西、區域地質調查

成果摘要

本項目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2013-2015年新開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項目。工作區位於湘、鄂,渝、貴。通過湘西-鄂西地區岩石地層單位的重新厘定,建立了不同時期的岩石地層劃分與對比表;確認野馬洞岩組具有綠岩帶物質組成特徵,其形成時間約為3.0Ga,是黃陵早期的綠岩建造;在揚子陸塊核部黃陵花崗岩基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球狀岩類型——球狀(花崗)閃長岩,初步探討了其成因;發現原古元古代黃涼河岩組之上的變質中酸性火山岩中,可能是古元古代(2183Ma)的洋板塊俯衝弧的產物;新發現2053Ma~2194Ma的花崗岩;將原劃分為青白口紀白竹坪火山岩岩組重新厘定為一套古元古代(1.85Ga)火山岩-次火山岩建造;重新厘定了黃陵花崗岩岩基的岩石序列並討論了其形成環境和背景;確定湘西-鄂西成礦帶具有典型揚子陸塊的組成與結構特徵,系統總結了湘西-鄂西地區地質構造過程。探討了湘西-鄂西成礦帶滑脫構造時空演化及其與成礦的關係,進行了湘西-鄂西成礦帶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構造背景的地球化學研究。,本項目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2013-2015年新開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項目。工作區位於湘、鄂,渝、貴。通過湘西-鄂西地區岩石地層單位的重新厘定,建立了不同時期的岩石地層劃分與對比表;確認野馬洞岩組具有綠岩帶物質組成特徵,其形成時間約為3.0Ga,是黃陵早期的綠岩建造;在揚子陸塊核部黃陵花崗岩基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球狀岩類型——球狀(花崗)閃長岩,初步探討了其成因;發現原古元古代黃涼河岩組之上的變質中酸性火山岩中,可能是古元古代(2183Ma)的洋板塊俯衝弧的產物;新發現2053Ma~2194Ma的花崗岩;將原劃分為青白口紀白竹坪火山岩岩組重新厘定為一套古元古代(1.85Ga)火山岩-次火山岩建造;重新厘定了黃陵花崗岩岩基的岩石序列並討論了其形成環境和背景;確定湘西-鄂西成礦帶具有典型揚子陸塊的組成與結構特徵,系統總結了湘西-鄂西地區地質構造過程。探討了湘西-鄂西成礦帶滑脫構造時空演化及其與成礦的關係,進行了湘西-鄂西成礦帶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構造背景的地球化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