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建於2003年,原名金砂灣工業園,2016年2月獲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該園區2015年完成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34.1億元,經濟總量位於江西省縣屬工業園區前十位。2020年5月6日,全省2019年度爭先創優綜合考評,全省排名第十四。

2021年6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同意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擴區和調整區位。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規模,事跡,

建制沿革

近年來,湖口縣委、湖口縣人民政府提出的依靠長江但不依賴長江的發展思路,加快園區調區擴區步伐,由沿江岸線向腹地縱深推進,規劃建設了4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發展空間比2011年擴展了一倍多,基本形成了“一園三區”的開發格局。園區堅持“路網大貫通、電網全覆蓋、管網同到位”。目前園區建成和在建主次幹道路30餘條,總計59.2公里。現有550KV石鐘山等變電站4座,2014年新建輕工業物流園和高新園區10KV開閉所2座,並擴充海山變電站容量間隔。建成環境線上監測站、日處理4萬噸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各類碼頭36座泊位46個。新建設標準廠房15.6萬平方米。
率先推進產城融合式發展,將園區配套由傳統的“幾通一平”提升到把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延伸到園區,著力解決企業的生產生活生根問題,對企業員工住笑漿察陵房、婚姻、就業、子女就學、就醫、文化娛樂消費實行“六包”服務。園區近兩年建設公租房5700餘套,目前交付企業入住2300套。建成辦學規模3000人的九年一貫制園區學校、辦學規模1200人國際雙語園區幼稚園和150張床位規模的三級甲等園區醫院。新建了20萬平米的中央商務區、4萬平米文體中心和占地400畝文體公園以及大型商場、市場、星級酒店和客運車站,為企業員工提供文化娛樂休閒消費等生活服務。
2014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5戶,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1.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5億元,同比增長1.46%;完成工業增加值61億元,同比增長17.17%;實現利稅28.9億元,同比增長31.34%;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5.9億,同比增長190%;規上工業用電量25億度,同比增長17.2%,占全市的25.14%;湖口港貨物吞吐量2556萬噸,同比增長36%,占九江港的31.8%;安置就業人員16221人。
近年來,園區大力實施招商引資上項目,目前落戶園區項目共14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6個,10億元以上項目21個,30-300億特大項目10個。其中2014年成功引進落戶園區項目40個,投資總額達316.3億元,有總投資100億元的天地不鏽鋼、60億元的榮僑電子、50億元的五星紙業、20億元的中技科技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這些重特大項目的落戶將實現“引進一個、帶動一批”的集群效應。2014年12月4日,總投資300億元的神華煤電一體化項目獲省政府核准,12月25日全面開工建設,將以近零排放的標準建成世界一流數位化電廠和長江沿岸工業藝術品,對決戰工業具有里程碑意義。五星紙業、榮僑電子、中技科技等項目破土動工;凱成科技、菲達斯空調、鐘山食品、利泰製藥等一批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晨光新材料、銘鉉醫療、遠能機器人等一批項目主體工程建成,即將投產;友邦光電、美賽新材料、九江高科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上述所有項目全部建成投產見效後,可實現園區主營業務收入1200-1500億元,利稅50億元以上。
2021年6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同意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擴區和調整區位。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由立樂迎原陵膠提危來的2005.20公頃擴大至2293.19公頃,其中從原核准規劃面積中調出141.44公頃,擴少循拔區面積429.43公頃(含等量調入面積141.44公頃)。所有調入區域一律不得在沿長江岸線1公里範圍內,擴區和調整區位後的四至範圍拐點坐標由省自然資源廳落實。

規模

園區已開發建成面積19.2平方公里,入園企業170餘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0家,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2個,省市級研發平台(中心)11家,市縣共建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試驗區1個、省級科技孵化器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領軍人才1人,高級技術人員82人、授權專利263項,省級重點新產品36個。園區2015年完成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34.1億蒸境元,經濟總量位於全省縣屬工業園定悼嬸區前十位。
金砂灣園區
板塊一,東起牛腳蕪,南連301省道牛九線,西止江新廠,北齊長江岸線,規劃用地面積8.4 km2。於2008年編制完成規劃並付諸實施,該園區現狀已基本建成,產業以鋼鐵、冶金、化工為主;板塊二,原高新產業園區、循環經濟園區,東起黃茅潭,北至龍山,南至銅九鐵路,西至金砂灣殃享朵大道。規劃用地面積約為10.59km2,於2013年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因需占用基本農田等問題,該規劃未完成評審。該園區初步開始建設,高新大道、龍山大道等主幹路網已竣工。產業方面,龍山山南已有部分化工、輕工、機械企業入駐。規劃中緊密結合金砂灣工業園原料工業基地的發展現狀,擬大力引進下游鏈條產業,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做強做大精細化工、輕工製造等產業。
銀砂灣園區
銀砂灣園區,東起彭澤縣定山鎮紅光村,南至301省道牛九路,西至黃茅潭,北至長江,規劃用地面積約14.4km2,於2012年12月編制了銀砂灣沿江鋼鐵產業規劃,未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現狀銀砂灣入園大道AB段已貫通,部分管網正在建設,已有電力、能源、化工等產業企業(項目)落戶進駐。
海山科技園
分為海山片和台山片。海山片為原輕工物流園區,台山片為原科技園區。海山片東起金砂灣南大道,南到銅九鐵路和郭家村一線,西到湖口縣城區,北至台山。規劃用地面積4.96 km2,於2010年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並付諸實施。現狀建設初成規模,路網骨架已鋪開,產業以輕工、機械、電子、醫藥為主。台山片西起桃源路,南至牛湖線,北至台山,東至站前大道,規劃用地面積1.69km2。於2013年與金砂灣園區板塊二同步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樣未評審。現狀桃源路、學士路等骨架道路已形成,手機、教育等產業已入駐。

事跡

近年來,園區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實現了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新興產業聚集成勢。堅持把新興產業作為打造新型工業的重要增長點,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製造等3個新興產業主攻方向,園區已聚集30家企業,其中投產企業25家,在建項目5個。三大新興產業1-4月份完成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6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2%。目前以金砂灣工業園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契機,全面啟動新興產業倍增聚集行動,圍繞產業規模倍增、龍頭企業倍增、示範基地倍增,大力實施新興產業集聚、高新企業培育、核心技術攻關、名牌產品創建、高端人才開發等五大基礎工程,大力引進和培育成長性好、競爭力強、關聯度高的新產業和新業態。力促榮僑電子、利泰生物製藥、銘鉉醫療器械產業園、遠能機器人等項目實質性投產,支持泓洋電子、友邦光電、明迪製造等企業擴能增效、做優做強,幫助海納川、鐘山藥業、菲達斯空氣能等項目招商重組。確保今年引進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占比達80%以上,新興產業龍頭項目4個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加快形成產業集群。
2、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園區通過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明顯增強。一是鞏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2012-2014年共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66項,其中國家級重大項目2項,中小型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項,省級項目32項,市級項目30項。同時,企業科技投入也迅速提高,平均每年達6億元以上。二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10項,市級科技獎20項。三是增強企業研發能力。共申報省級重點新產品30餘項,通過鑑定22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2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15項。四是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意識。累計申請專利29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總數達到32件;授權150件,新技術企業成長迅速。2012年以來共有10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有一批正在準備申報之中。五年內,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湖口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基地等“雙創”平台,新增“雙創”市場主體5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以上。
3、協同創新機制健全。一是豐富園區科技創新平台。擁有研發中心的企業占到園區企業總數的60%以上,其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5家,省市級院士工作部各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部2個,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3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各級創新型企業20家,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的研發水平。今年,我縣在園區啟動科創中心項目建設,規劃占地100畝,計畫總投資10億元,建設打造總面積15萬平方米科技創新平台,引進四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來園區設立中心(站)。
二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園區企業擁有各類科技人才300多人,一批經過市縣科技部門和企業自身培養的人才迅速成長,成為了園區科技創新的帶頭人,其中榮獲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1人,九江市“雙百·雙千”人才6人,九江市優秀專利發明人2人,“九江市引進人才貢獻獎優秀個人”2人,“九江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
三是完善協同創新體系。在“江西晨光與武漢大學合作成立晨光一武大有機矽研究所、九江力山投入近百萬元與江南大學合作開發異硬脂酸的產業化萃取工藝”等校企合作的示範帶領下,產學研科技合作活動不斷深入至今已有20餘家企業與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西南大學江南大學南昌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溫州大學九江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校簽訂了長期技術合作或合作研發協定,為園區承接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是創新政策扶持機制。縣財政設立創新發展專項基金,推進“兩基金兩平台”高效運行,引進產業引導基金和創業扶持基金2個以上,推動1∽2家企業掛牌上市。進一步完善扶持工業發展的獎勵政策和激勵措施,充分發揮專業協調服務小組、“工業110”服務平台的作用,幫助企業降成本、解難題、增效益、提質量。進一步推進“人才強縣”戰略,加快人才集聚,制定“梧桐計畫”和“2233人才工程”的實施意見。
五年內,園區擁有研發中心的企業占到園區企業總數將達到80%以上,其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20家,省市級院士工作部各5家,博士後科研工作部5個。
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21年6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同意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擴區和調整區位。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由原來的2005.20公頃擴大至2293.19公頃,其中從原核准規劃面積中調出141.44公頃,擴區面積429.43公頃(含等量調入面積141.44公頃)。所有調入區域一律不得在沿長江岸線1公里範圍內,擴區和調整區位後的四至範圍拐點坐標由省自然資源廳落實。

規模

園區已開發建成面積19.2平方公里,入園企業170餘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0家,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後流動工作站2個,省市級研發平台(中心)11家,市縣共建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試驗區1個、省級科技孵化器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領軍人才1人,高級技術人員82人、授權專利263項,省級重點新產品36個。園區2015年完成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34.1億元,經濟總量位於全省縣屬工業園區前十位。
金砂灣園區
板塊一,東起牛腳蕪,南連301省道牛九線,西止江新廠,北齊長江岸線,規劃用地面積8.4 km2。於2008年編制完成規劃並付諸實施,該園區現狀已基本建成,產業以鋼鐵、冶金、化工為主;板塊二,原高新產業園區、循環經濟園區,東起黃茅潭,北至龍山,南至銅九鐵路,西至金砂灣大道。規劃用地面積約為10.59km2,於2013年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因需占用基本農田等問題,該規劃未完成評審。該園區初步開始建設,高新大道、龍山大道等主幹路網已竣工。產業方面,龍山山南已有部分化工、輕工、機械企業入駐。規劃中緊密結合金砂灣工業園原料工業基地的發展現狀,擬大力引進下游鏈條產業,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做強做大精細化工、輕工製造等產業。
銀砂灣園區
銀砂灣園區,東起彭澤縣定山鎮紅光村,南至301省道牛九路,西至黃茅潭,北至長江,規劃用地面積約14.4km2,於2012年12月編制了銀砂灣沿江鋼鐵產業規劃,未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現狀銀砂灣入園大道AB段已貫通,部分管網正在建設,已有電力、能源、化工等產業企業(項目)落戶進駐。
海山科技園
分為海山片和台山片。海山片為原輕工物流園區,台山片為原科技園區。海山片東起金砂灣南大道,南到銅九鐵路和郭家村一線,西到湖口縣城區,北至台山。規劃用地面積4.96 km2,於2010年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並付諸實施。現狀建設初成規模,路網骨架已鋪開,產業以輕工、機械、電子、醫藥為主。台山片西起桃源路,南至牛湖線,北至台山,東至站前大道,規劃用地面積1.69km2。於2013年與金砂灣園區板塊二同步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樣未評審。現狀桃源路、學士路等骨架道路已形成,手機、教育等產業已入駐。

事跡

近年來,園區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各項方針、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實現了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新興產業聚集成勢。堅持把新興產業作為打造新型工業的重要增長點,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製造等3個新興產業主攻方向,園區已聚集30家企業,其中投產企業25家,在建項目5個。三大新興產業1-4月份完成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6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2%。目前以金砂灣工業園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契機,全面啟動新興產業倍增聚集行動,圍繞產業規模倍增、龍頭企業倍增、示範基地倍增,大力實施新興產業集聚、高新企業培育、核心技術攻關、名牌產品創建、高端人才開發等五大基礎工程,大力引進和培育成長性好、競爭力強、關聯度高的新產業和新業態。力促榮僑電子、利泰生物製藥、銘鉉醫療器械產業園、遠能機器人等項目實質性投產,支持泓洋電子、友邦光電、明迪製造等企業擴能增效、做優做強,幫助海納川、鐘山藥業、菲達斯空氣能等項目招商重組。確保今年引進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占比達80%以上,新興產業龍頭項目4個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加快形成產業集群。
2、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園區通過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明顯增強。一是鞏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2012-2014年共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66項,其中國家級重大項目2項,中小型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項,省級項目32項,市級項目30項。同時,企業科技投入也迅速提高,平均每年達6億元以上。二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10項,市級科技獎20項。三是增強企業研發能力。共申報省級重點新產品30餘項,通過鑑定22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2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15項。四是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意識。累計申請專利29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總數達到32件;授權150件,新技術企業成長迅速。2012年以來共有10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有一批正在準備申報之中。五年內,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湖口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基地等“雙創”平台,新增“雙創”市場主體5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以上。
3、協同創新機制健全。一是豐富園區科技創新平台。擁有研發中心的企業占到園區企業總數的60%以上,其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5家,省市級院士工作部各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部2個,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3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各級創新型企業20家,有力地提升了企業的研發水平。今年,我縣在園區啟動科創中心項目建設,規劃占地100畝,計畫總投資10億元,建設打造總面積15萬平方米科技創新平台,引進四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來園區設立中心(站)。
二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園區企業擁有各類科技人才300多人,一批經過市縣科技部門和企業自身培養的人才迅速成長,成為了園區科技創新的帶頭人,其中榮獲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1人,九江市“雙百·雙千”人才6人,九江市優秀專利發明人2人,“九江市引進人才貢獻獎優秀個人”2人,“九江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
三是完善協同創新體系。在“江西晨光與武漢大學合作成立晨光一武大有機矽研究所、九江力山投入近百萬元與江南大學合作開發異硬脂酸的產業化萃取工藝”等校企合作的示範帶領下,產學研科技合作活動不斷深入至今已有20餘家企業與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西南大學江南大學南昌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溫州大學九江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校簽訂了長期技術合作或合作研發協定,為園區承接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是創新政策扶持機制。縣財政設立創新發展專項基金,推進“兩基金兩平台”高效運行,引進產業引導基金和創業扶持基金2個以上,推動1∽2家企業掛牌上市。進一步完善扶持工業發展的獎勵政策和激勵措施,充分發揮專業協調服務小組、“工業110”服務平台的作用,幫助企業降成本、解難題、增效益、提質量。進一步推進“人才強縣”戰略,加快人才集聚,制定“梧桐計畫”和“2233人才工程”的實施意見。
五年內,園區擁有研發中心的企業占到園區企業總數將達到80%以上,其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20家,省市級院士工作部各5家,博士後科研工作部5個。
湖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