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臨澧縣地名錄

湖南省臨澧縣地名錄

《湖南省臨澧縣地名錄》是臨澧縣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臨澧縣地名錄
  • 作者:臨澧縣人民政府
  • 出版時間:1983年06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名錄所收錄的地名包括臨澧縣的行政區劃和自然村名稱、自然地理實體名稱、人工建築物名稱、企事業單位名稱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湖南省臨澧縣地名錄
著作權頁
目錄
圖例
一、前言
二、縣、社地各圖
杉板公社地名圖
佘市公社地名圖
文家公社地名圖
太浮公社地名圖
陳二公社地名圖
珠日公社地名圖
柏枝公社地名圖
烽火公社地名圖
望城公社地名圖
楊板公社地名圖
修梅公社地名圖
停弦公社地名圖
新合公社地名圖
官亭公社地名圖
九里公社地名圖
洞坪公社、新安公社地名圖
三、行政區劃自然村
臨澧縣概況
杉板公社概況地名
佘市公社概況地名
文家公社概況地名
太浮公社概況地名
陳二公社概況地名
珠日橋公社概況地名
柏枝公社概況地名
烽火公社概況地名
望城公社概況地名
楊板公社概況地名
修梅公社概況地名
停弦公社概況地名
新合公社概況地名
新安公社概況地名
官亭公社概況地名
九里公社概況地名
洞坪公社概況地名
城關鎮概況地名
合口鎮概況地名
新安鎮概況地名
四、自然地理實體
自然地理實體概況
道水概況
臨澧縣自然地理實體名稱
部分自然地理實體簡介與圖片說明
縣委、人大常委駐地在城關鎮人民街東端北側,圖為縣委辦公樓。
縣人民政府駐地在城關鎮人民街西端北側。圖為政府門樓。
縣人民武裝部駐地在城關鎮文化街西側。圖為機關大門樓。
鰲山古瀕洞庭湖畔,是臨澧、常德、澧縣三縣交界處,扼常澧古大道,立有清道光“九省通衢”石碑。歷來商賈雲集,市場繁榮。現仍是柏枝公社主要集貿市場之一。
圖為車站一角。
上圖為主峰古廟遺址。
中圖為二十四景中的打兒岩
下圖為二十四景中的捨身岩
天心堰是“浮山二十四景”之一,位於主峰西北側、地形複雜險要。現闢為杉木林基地。
百畝竹園是文家公社林場一九六四年栽培的,目前生長茂盛,積蓄量已達一萬多根。
插圖為墨山平台。
圖為雷打岩全境
韓家洞座落官亭公社天星大隊。入口在羅家凸山腳,出口在山頂,洞口小,內空大,深約六百米,可容二千多人,日寇犯境時附近數百民眾藏匿洞內,才幸免於難。洞內鐘乳石楚楚動人,陰河常流,水聲綜綜,引人入勝。
圖為生長在太浮公社保豐大隊境內的兩株古松,相傳植於清道光年間,樹高20.7米,圍徑3.93米,枝葉繁茂,蒼勁挺拔,是縣內稀有的古樹之一。
圖為生長在望城公社農豐大隊的兩株占桂,桕傳植於清道光年間,距今有一百四十多年。高九點五米,支盤園徑九點八米,形似雨傘,八月桂花瓢香,沁人心脾,逗引遊人留戀。
五、人工建築物
人工建築物概況
臨澧大橋概況
臨澧縣人工建築物名稱
部分人工建築物簡介與圖片說明
青山水輪泵站樞紐工程,包括攔截澧水總長797米的主、付壩;有安裝35台100-8型水輪泵的水輪泵機房;裝機容量為8900千瓦的電站,年吞吐量為120萬噸的船閘等。
一九六六年九月縣委總動員組織六萬七千多人,打響修建青山水輪泵站工程的戰鬥。圖為施工場面一角。
機房夜景
機房內景
圖為引水上山菅道
船閘長105米,高11.6米,一次可過20噸船隻16艘,下圖為船隻通過船閘情景。
圖為副壩全景。
江家坡渡糟:全長1200米,高44米,飛越道水,是青山水輪泵站最大的渡糟之一。
青山工程有主、 乾、支、斗渠一千零九十八公里,(其中主幹渠為一百二十六公里)圖為水輪泵站出口主幹渠道。
青山水輪泵工程建成後,澧南十二個公社水源都有了可靠保證,糧食生產連年增產豐收,圖為余市公社糧食豐收的情景。
青山工程峻工受益後,先後有十六個國家三十位國際友人來參觀訪問。圖為外賓參觀考察情景。
金寶灘水輪泵站屬望城公社轄,建於1976年,攔截遭水河築壩119.6米,附建船閘一座,安裝80-8型水輪泵六台,一百二十五千瓦發電機五台,年發電量九十萬度,灌田七千畝。
烽火大橋是豐火水輪泵站工程之一,建於一九七七年,由省交通廳和縣水電局設計,豐火公社民眾施工。大橋橫跨道水河,屬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長175米,高四十八點二米,截重八十噸,臨澧至澧縣、津市的公路橋。
保和堤是松澧大垸的南隅屏障,緊挨合口鎮,該處常受洪水襲擊,一九八一年在鎮黨委的領導下,建成了一條長2010米,高3.5米,腳4米,頂寬一米的污工大堤,可防禦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災害。
牛頭水庫位於銅山,牛頭山峪,建於一九五八年,庫容量二百二十八萬,灌田七千畝,是全縣位置較高的一座小(一)型水庫。
官亭水庫建於一九五八年,是全省八大重點工程之一。庫容5600萬方,灌田八萬畝。建有電站一座,裝機720千瓦,年發電量120萬度。附設漁場年產鮮魚2000擔,是全縣最大的一座中型水庫。
官亭水庫捕魚時情景
官亭水庫養鹿場
臨澧大橋:1969年在原陳河橋遺址上端新建,全長146米,寬8.5米,均高10.9米,可負重13噸,鋼筋混土結構,橫跨道水河,是常、澧幹線最大的公路橋。
停弦渡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渡口。相傳漢司馬相如駕舟撫琴至此時,忽遇波涌船簸,身子一歪,停弦斷聲,渡口因此得名。
鵝井渡糟座落官亭公社鵝井大隊,建於一九七五年,長208米,寬1.2米,高17.9米,青條石乾砌,經多年運用,證明安全可靠,節約適用,是縣內農民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唯一的岩石乾砌渡糟。
佘市橋橫跨道水,原名道沅橋。後因一寡婦佘氏牽頭捐款整修,故名佘氏橋,逐步演變成集市後,遂稱為佘市橋。橋體屬紅條石單曲孔結構,長七十米,寬七米,高八米,可負載八噸,是全縣古老石橋中最大的一座。
農豐變電站位於望城公社農豐大隊,建於一九七一年,是我縣自行設計施工的第一座三十五千伏升變電站。有三千二百千伏安的變壓器一台,配電屏五塊,輸變電至澧南十二個公社。
六、企事業單位
臨澧縣企事業單位名稱
部分企事業單位簡介與圖片說明
臨澧縣氮肥廠位於停弦公社紅岩大隊,一九六九年始建,一九七二年投產,七個車間,幹部職工五百六十人,主要生產碳酸氫銨,年產量達三千一百噸,產值五十多萬元。
臨澧縣機械廠位於縣城關鎮上正街南側,建於一九五八年,五個車間,幹部職工二百三十六人,以生產磨粉機和各種汽門為主,磨粉機暢銷全國,汽門獲省優質產品獎。
觀山園藝場位於杉板公社牛麓大隊境內,建於一九七六年,有幹部職工三百八十四人,經營柑桔五百畝,年產鮮桔一千五百擔,年產值十五萬元。
圖為成熟時的柑桔
圖為縣藥材公司合口站收購的蜈蚣。
枝柳鐵路新安火車站位於新安公社梁馮大隊境內,一九七六年建成,有四條軌道,附設有倉庫、貨站、油庫等建築,占地一百五十畝。
停弦公社影劇院建於一九八二年,有一千一百零七十個座位,建築面積一千二百個平方米,是縣內公社一級設備最好的影劇院之一。
臨澧縣印刷廠,建於一九五六年,有幹部職工一百餘人,車間四個,建築面積三乾七百多平方米。圖為印刷車間一角。
新安鎮草帽廠是個街道辦的小廠。有工人五十四人,生產草帽,工藝新穎,美觀大方,年產量約四十萬頂左右,產品遠銷港澳。
右圖為教學大樓一角。
左圖為住院部樓房一角。
右圖為縣血防院大門。
新安公社水泥廠(又名龍鳳山水泥廠)建於一九八○年,有幹部職工一百五十人,年產水泥二千噸,質量優良,暢銷省內外。
合口油脂化工廠,位於合口鎮東郊,建於一九七三年,屬縣糧食局轄,有幹部職工九十一人,200-3型螺旋榨油機械蘭台,建築面積一萬個平方米,年榨油量約四千噸,產值七百零六萬元。
九里公社茶廠,建於一九七一年,設有總場和十個分場,職工六百人,有成茶麵積六千畝,年產茶四千四百擔,茶質優良,紅茶遠銷內蒙及港澳等地。
左圖為女工在描繪龍缸情景。
停弦公社陶瓷廠,建於一九七九年,有六個車間,職工四百六十五人,生產水缸、花缽等日用陶瓷,暢銷湘鄂兩省五十多個縣、市。
七、革命紀念地、名勝古蹟
臨澧縣革命紀念地、名勝古蹟名稱
部分革命紀念地、名勝古蹟簡介與圖片說明
林伯渠同志舊居
圖為故居前的古柏樹。
上圖為出土的文物
中圖為發掘楚墓時全景
下圖為發掘楚墓時局部情景。
左圖為宋玉墳全景。
右圖為墓地遺址。
左圖為天莽墳全景。
圖為原八方樓全景。
蔣家假山在中共臨澧縣委機關內,是明末清初的建築物,為蔣姓財主的庭園,故名蔣家假山,現僅存一小隅,余該拆毀。
八、臨澧縣人民政府政發(1982)010號關於部分地名命名更名和部分社、隊應更換印章的通知
九、臨澧縣水電局臨水電字(1982)11號關於更改部分小(二)型水庫名稱的通知
十、後記
編纂說明
湖南省臨澧縣地名洞目
《臨澧縣地名錄》勘誤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