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成就
由於工作出色,2006年至今,南郊團工委先後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省五四紅旗團委“、全區五四紅旗團組織”等光榮稱號;2009年,南郊團工委下屬的擂鼓墩中學被授予“青年文明號”、南郊衛生院內科被授予“青年示範崗”光榮稱號。
行政區劃
湖北隨州市曾都區共有5個鄉鎮、4辦事處、2個管委會和1個經濟開發區。
依據民政部行政劃分,曾都區共有5個鄉鎮、4辦事處、2個管委會和1個經濟開發區。
5個鄉鎮:
淅河鎮 萬店鎮何店鎮 洛陽鎮 府河鎮
4個街道辦事處: 東城街道辦事處 西城街道辦事處南郊街道辦事處北郊街道辦事處
2個管委會:隨州城南新區管委會 隨州鐵東新區管委會
以上是湖北隨州市曾都區5個鄉鎮、4辦事處、2個管委會.
歷史文化
隨州市南郊區編鐘
一九七八年春,湖北省
隨州市爆出了一條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的新聞:在一個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的大型木槨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曾侯乙編鐘
“擂鼓墩”在發掘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山崗,北望桐柏,南面溳山(大洪山),山嶺綿亘,古冢森森。相傳公元前605年(楚莊王九年),令尹(相當宰相)杜越椒發動叛亂奔隨,楚莊王率軍追擊至此,親自擂鼓督戰,最後全殲叛軍,此地因而得名。兩千多年後的一天,隨著人民解放軍戰略施工的一聲炮響,使這個沉寂多年的地方再次揚名——一個空前的考古發現展現在世人面前。
曾侯乙墓建於紅沙岩坡上,鑿石為穴,墓的主人是戰國早期曾國(春秋時為隨國領地)一名叫乙的國君。墓口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深11米,墓壙面積約220平方米,其形狀極像我們今天的三室一廳單元房,分東、中、西、北四室,都是用巨型優質梓木隔成的小室,用材總量達380立方米。其中中室最大,南北長9.75米,東西寬4.75米,主要放置編鐘等青銅禮器,其餘三室放置棺槨及其他隨葬品。主棺分內外兩層,外棺槨高3.5米,內外槨全是彩繪;殉棺21具,多施彩繪,殉葬人多是13-25歲的青年女性。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124件古樂器,其中以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編鐘最為壯觀。這套編鐘共65件,總重2500多公斤,小的不及水桶那么大,大的則有五、六百公斤,設計精巧,氣勢宏偉,出土時分三層掛在銅鑄的鐘架上,只要敲擊鐫刻在鐘下方的標音位置,就能發出或渾厚或清脆的聲音,音域寬廣,音色優美。經湖北省有關專家用精密儀器測試,其準確的發音竟與現代標準樂器絲毫不差!我記得,當時測試過後,在場的專家們都驚愕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們怎么也無法理解,2500年前的人類,十分簡陋的冶煉條件,卻如何鑄造出如此絕美的樂器?這套編鐘的出土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舉世矚目,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第八奇蹟”。
中國編鐘之鄉
2010年6月8日,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隨州為“中國編鐘之鄉”。這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的第一塊牌子,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