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
- 成立時間:1956年
- 原名: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
- 類型:科研機構
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原為潛江市荊州花鼓劇團,成立於1956年。1993年經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升格為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2012年劃轉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構——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屬國有公益性事業單位...
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志願服務支隊 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志願服務支隊是由潛江市民政局登記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20年7月27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0人,正式成員有50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丁明安。
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位於戲劇大師曹禺的故鄉,原是潛江市花鼓劇團,成立於1956年。1993年更名為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2006年,荊州花鼓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花鼓劇院被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責任單位。2011年,花鼓劇院被確定為國有公益性事業單位——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基本簡介 劇院...
《紅荷》是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創作演出的大型紅色題材荊州花鼓戲,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胡新中、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獲得者付潛芬等擔任主演。2021年9月亮相武漢,於9月29日晚在琴台大劇院上演。背景介紹 《紅荷》是繼《河西村的故事》之後,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結合時代主題傾力打造的又一...
2016年,學院與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楚劇、漢劇、黃梅戲專業定向班委培協定。2018年,學院與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簽訂了花鼓戲專業定向班委培協定,與長陽職教中心精準對接、對口幫扶。2017年5月,以學院“青年實驗藝術團”為主體組建的“湖北藝術團”赴比利時、法國參加了聖吉斯蘭國際民間藝術節和羅克拉...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荊州花鼓戲項目保護單位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其創作劇目《家庭公案》轟動首都北京。《原野情仇》、《鬧龍舟》、《荷花洲頭》、《十二月等郎》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
《河西村的故事》是大型現代荊州花鼓戲,該劇是由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和湖北省藝術研究院聯合創作的現實題材花鼓戲,從語言到形式都鮮活且時尚,具有濃郁的花鼓戲地方特色,是一部帶有正劇色彩的輕喜劇。演出背景 作為一部反映潛江新時代、新農村、新農業、新農民的現實題材劇目,該劇獨具匠心、另闢蹊徑,避開就...
《血冤》已數十年未登上舞台。為切實傳承優秀傳統劇目,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於3月上旬啟動劇目復排工作。2022年4月26日,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已圓滿完成《血冤》復排工作並彩排。劇情簡介 《血冤》講述的是,賭徒吳誠道為謀財,害死妻兄劉慶昌,串通官府誣陷劉慶昌妻子韓素娘因姦情殺夫。吳妻劉翠娥探監看望韓...
防汛、私房禁建、城市管理、愛國衛生、紀檢監察、政策法規、綜合材料起草、公文管理、黨務政務公開、宣傳報導、信息公開、改革、民眾文化、藝術創作與生產、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完成局黨組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務。具體分管圖書館、群藝館、戲劇工作室、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聯繫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是全國地方戲曲中同名最多的劇種,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戲。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陝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劇種。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
荊州花鼓戲《漢王陳友諒》,演出單位:仙桃市沔陽花鼓戲劇團 (十五)天門市 荊州花鼓戲《醉飄香》,演出單位:天門市花鼓戲傳承保護中心 (十六)潛江市 荊州花鼓戲《秦香蓮》,演出單位: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 (十七)神農架林區 堂戲小戲《送寒衣》,演出單位:神農架下谷堂戲演藝團 (十八)省演藝集團 1.楚劇《...
2016年4月20日晚7點半,由湖北省襄陽市花鼓戲劇團打造的大型襄陽花鼓戲《長山壯歌》在襄陽劇院上演,這是《長山壯歌》全國巡演的首站演出。2017年7月14日,襄陽花鼓戲《長山壯歌》作為全中國28部基層戲曲藝術精品,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首次亮相。2018年10月15日晚,大型現代襄陽花鼓戲《燈影老屋》在襄陽劇院舉行首演...
天門市花鼓劇團成立於1954年,是湖北省建團最早的花鼓戲專業藝術表演團體。50多年來,劇團一直致力於花鼓戲劇種的繁榮與發展,創造了花鼓戲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個又一個輝煌。劇團曾三度進京,兩次在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專場演出《打連廂》、《繡荷包》、《水鄉情》、《飄失的藍印花》等優秀傳統戲和創作現代戲,...
幕後製作 本次演出單位為南漳縣文工團(南漳縣花鼓戲傳承中心),為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充分挖掘、宣傳南漳縣三國文化資源,打造南漳旅遊名片,南漳縣文工團聘請原湖北省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編劇胡應明,進行《水鏡先生》劇目創作,反覆打磨,最終定稿。演藝經歷 2023年6月29日,《水鏡先生》在襄陽劇院成功首演。
湖北地方文化匯東西南北之長,承楚文化之緒,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創造和發展了富有楚文化傳統的多種藝術形式,大致可分為戲曲、說唱、歌舞等幾大類。簡介 湖北現有22個地方劇種,有屬於皮黃系統的漢劇,南劇和湖北越調;屬於花鼓系統的東路花鼓戲,湖北花鼓戲,襄陽花鼓,遠安花鼓,黃梅採茶戲,梁山調,提琴戲和文曲,...
梁淑芬代表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給潛江劇團授獎 王生鐵在湖北省首屆荊州花鼓戲藝術節座談會上 省文化廳廳長徐春林等與《高玉蓮》劇組合影 省文聯主席等與《月照空山》劇組合影 省文化廳、省劇協領導接見《洪橋別》劇組 余叢、何為同志與出席全國新興劇種及地方小戲發展討論會的荊州花鼓戲代表 湖北省荊州花鼓戲廣播演出...
是2017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雲亭。內容簡介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江漢平原富有濃郁泥土氣息的地方戲曲,俗稱“花鼓子”。早期因多按農事季節活動、農閒演戲、農忙務農,故稱“犁尾戲”、“麥黃戲”。1954年定名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名荊州花鼓戲,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麻城十分重視東路花鼓戲的傳承和保護,東路花鼓戲的發展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新品名作不斷,佳績連連,多次在省、市賽事活動中獲得各類獎項,成為在打造湖北戲曲大省和強省中一個極富競爭力而不可缺少的藝術品牌。2008年,該劇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祖國文藝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麻城東路花鼓戲...
早期的“花鼓調”,在不斷演出實踐中,吸收了徽劇、京劇、青陽腔等聲腔藝術,使皖南花鼓戲具有深厚、粗獷、悠揚的鄉音旋律。流行於黃山、天目山腳下,水陽江、青弋江畔,在皖南山區這塊肥沃的土壤上生根、開花、結果。建國後 建國後,戲劇工作者把“京白”做為“大白”,“小白”則以湖北地方話為標準。把單一的...
付潛芬,1989年8月出生,籍貫湖北潛江,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演員,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與湖北藝術職業學院花鼓戲大專班。2020年9月29日,獲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早年經歷 11歲時,付潛芬開始學習花鼓戲。演藝經歷 2006年成為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演員,先後在20餘台劇目中擔綱主演。2022年...
《河西村的故事》《河西村的故事》由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與湖北華語廣電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周慧擔任編劇的電影。2023年7月5日,《河西村的故事》在湖北省潛江市後湖管理區舉行開機儀式,即將開機拍攝。主要演員包括胡新中、李春華、付潛芬、答沙等。2023年底上映。劇情簡介 《河西村的故事》以“鄉村振興”為大...
方光城,1935年生,湖北武漢人。一級作曲。1959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曾任湖北省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湖北省楚劇團團長。長期從事戲曲音樂創作、教學與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越劇《雙教子》、荊州花鼓戲《攔花轎》等。論文有《西皮探源紀行》、《米應先來三勝史料的新發現》均與王健合寫)等。參加組織過《中國戲曲志...
劉趙黔(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杜玉梅(山西大同市晉劇團)李維銓(中國評劇院)吳國華(山西省晉城市上黨梆子劇團)邱玲(湖北省武漢市漢劇研究所)宋麗(遼寧省瀋陽評劇院)張虹(江蘇省江蘇梆子劇團)張愛珍(山西省晉城市上黨梆子青年團)陳瑜(上海滬劇院)陳巧如(四川省成都川劇院)陳淑敏(河南省洛陽豫劇二團)黃小午...
原湖北省通城花鼓戲劇院院長。早年經歷 出生音樂世家的孔慶海,從小就能打鼓吹嗩吶,先拜林昌靖為師學民間鼓樂,後師從瀏陽縣花鼓戲劇團譚品生學打鼓,又師從湖南省藝術學校李陽生學嗩吶,師從湖南省湘劇院音樂大師歐壽庭學湘劇曲牌,並向湖南省戲劇研究院鼓師黎建民學習了湘劇傳統的鑼鼓點子和湘劇高腔。社會任職 中國...
湖北省仙桃市,湖北省襄陽市,湖南省衡陽市,湖南省臨湘市,湖南省花鼓戲劇院 717 IV-116 呂劇 山東省濱州市 曲藝(總計10項)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37 Ⅴ-1 蘇州評彈(蘇州評話、蘇州彈詞) 江蘇省演藝集團,浙江曲藝雜技總團 238 Ⅴ-2 揚州評話 江蘇省演藝集團 249 Ⅴ-13 溫...
提琴戲,源於岳陽花鼓戲,湖北省崇陽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提琴戲原是湖南嶽陽一帶的花鼓戲,約於清末流傳到湖北崇陽、通城等地,改稱“提琴戲”,是湖北省崇陽縣別具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在鄂東南、湘北、贛北等地區流傳的梁山調與崇陽地方小調、民間音樂結合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形成,因以提琴為...
眉戶劇《遲開的玫瑰》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2005年(國家十台精品劇目)話劇《皆大歡喜》 中央戲劇學院 2006年 湖北花鼓戲 《十二月等郎》 湖北荊門藝術劇院 2006 年(國家十台精品劇目)舞劇《吉祥草原》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 2007年 話劇《臨時病房》 湖北省藝術劇院 2007年 京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