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黃龍山記

游黃龍山記

該文作於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時袁枚游於浙江。文章標題為遊記,實際上寫山的風光只不過二十來個字,正如他自己設問所云,是“山說”,而非“山記”。全文不寫登山即目,不寫山之形態,只寫游山時產生的聯想;然而通過文中對溶錫事所作的大段具體形象的描寫及對山的成因的探索,人們對黃龍山的詭異多姿也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黃龍山記
  • 創作年代:1782年 清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袁枚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游黃龍山記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袁枚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壬寅四月,余游天台、雁宕畢(1),游處州之黃龍山(2)。山皆磥磥大圓石(3),坻伏郁堙(4),各相跆藉(5),類東魯嶧山(6),與台、宕絕異。
人疑造物矜奇乃爾,予曉之曰:此豈造物者之有意為哉?使有意為之,必不能成如是形;就成如是形,亦不能有此奇變。惟其氣化推遷(7),偶然而生,適然而成,正恐造物者有意不為之而反有所不能。何也?余幼時嬉戲,好置水盂,熔錫投之,沸然有聲。俄而立者、蹲者、臥者,疊為架倚者,巨而宏者,碎且雜者,欹側而斜橢者,若相鬥又相悅者,蓋無弗備焉。其狀則為獅為象,為龍為馬,為雞蟲雜物,為華岳、嵩、岱諸名勝(8),亦無不備焉。是豈余之有意為哉?其傾之於水也,余之所知也;其成如是形也,非余之所知也。問之錫,錫不知;問之水,水亦不知。山之道,何獨不然?
當玄黃未判時(9)元氣茫茫,山水土沙熔為一片,石如柔乳,羼和其間(10)。一旦天浮地沉,沙飛水歸,風從而盪揉之,星里橫於天,石橫於地,詭狀殊形,或開闢即露(11),或俟後人搜爬始露。歷年愈久,蘊畜愈厚,山形愈奇。今人見山頂有舡,有匣,有屋,有朽槥(12),此豈真有人焉飛上置之哉!所以然者,職此之由(13)。惜人形體小,年壽促,後天地生,先天地亡,不能坐而待之、瞭然視之耳。然其理不過如是。
或曰:是山說也,非山記也,於黃龍何與?曰:舉一隅可知三隅(14),並可知千百萬隅。余因游黃龍而憬然有悟,故揭所見以書之;且游台、宕俱有詩(15),游黃龍無詩,記之,所以代游黃龍之詩也。

注釋

(1)天台: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縣北,為仙霞嶺的東支。山多奇峰怪松,尤以石樑瀑布馳名。雁宕:雁盪山。有兩、北雁盪,此指北雁盪,在今浙江樂清縣東。山多怪峰異石,有龍湫瀑布,懸岩數百仞,為東南奇勝。
(2)處州:清府名,治所在浙江省麗水縣。
(3)磥(lěi)磥:石多貌。宋玉高唐賦》:“礫磥磥而相摩兮。”
(4)坻(chí)伏:潛伏。坻,止;伏,匿。郁堙:同“郁湮”,滯塞。坻伏郁堙,出《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
(5)跆(tái)籍:踐踏。《漢書天文志》:“因以張楚並興,兵相跆籍,秦遂以亡。”
(6)嶧山:即鄒山,在今山東鄒縣東南。秦始皇曾登山刻石記功,山多奇形怪石。
(7)氣化:古指陰陽之氣的變化。推遷:變易更換。
(8)華岳:即華山,在今陝西省華陽縣,古稱西嶽。嵩: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縣,古稱中嶽。岱:即泰山,在今山東泰安縣,古稱東嶽。
(9)玄黃:天地。《易坤》:“夫玄黃者,天地之離也,天玄而地黃。”判:分。
(10)羼(chàn):羊雜處在一起。引申為摻雜。
(11)開闢:開天闢地。指天地之初開。
(12)槥:小棺。
(13)職此之由:主要原因在此。劉知幾《史通·敘事》:“史之煩蕪,職由於此。”
(14)舉一隅可知三隅: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言物有四隅,舉其一不知其三,則不必再教導。後因以舉一知三、舉一反三指連類相推。
(15)游台、宕俱有詩:這年袁枚游天台,有《入天台路上雜詩》、《等華頂作歌》、《到石樑觀瀑》等詩。游雁盪,有《過四十九盤嶺裁到雁山》、《觀大龍湫作歌》、《風洞》等詩近二十首。

作品賞析

金聖歎評點小說、戲曲,常用“不寫之寫”四字概括游離於正文之外的烘托寫法,袁枚這篇文章正是採用了這種“不寫之寫”的寫法。
興之所至,縱筆直書,是袁枚文章的特色。一切藩籬成規,在袁枚看來都是不足道的。“遊記”可以寫成“山說”,其它體裁也可以互相更易。正是這種直抒性靈的寫法,使讀慣了模擬刻板文章的人覺得別有新趣。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